北文字村

北文字村隸屬萊城區苗山鎮,全名北文字現村。位於萊城東北24公里。鎮駐地東6公里處。北離和莊鄉張家台村4公里,西去古德范1.5公里,南距南文字村僅0.5公里,地處山區。全村現有289戶,786口人,1091畝耕地,1500畝荒山,1300畝公益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文字村
  • 別名:北文字現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電話區號:0634
  • 人口:786人
民國24年《續修萊蕪縣誌》記載:“北文字鄉·北文字”。據《張氏譜》記載,明朝萬曆年間張姓遷此建村。因址在南文字北,以村名村,故名北文字村。但民間傳說,系明萬曆年間由楊羅兩姓建村,現有村北羅家林、楊家林為證,但楊羅兩姓村中皆無後人。全村現有張、劉、李、郭、韓、溫、孫、康、田等十姓,張姓為人口居多,占全村人口的70%。
北文字村歷經沿革,在2001年前均隸屬常莊(區、公社、辦事處、鄉);2001年後隸屬苗山鎮。
村莊北倚巍巍原山(文字嶺,原山的一座),南臨常文平原。西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季節性小溝,小溝上有一座小橋,橋面是一塊巨石板,一石擔三孔。村東一條小河,也是南北走向。河上有一座明朝修建的石拱橋,橋面平整,兩邊擺列長條石作護欄,橋邊有棵巨大的五角楓樹。這樣橋欄長條石就成了人們納涼和談天說地的好地方。整個橋造型優美,氣勢雄偉,建築堅固,雖歷經幾百年的洪水沖刷,滄桑變化,仍巋然不動。是東出村莊的主要通道。整個村莊倚山傍水,實為一塊風水寶地。
清朝光緒年間,北文字村出了一個御醫名叫張廷文。他出身卑微,但苦讀醫書,學成了妙手回春之醫術,成了一名鄉村游醫。他走村串莊給人治病,從不收錢,只求人家給他傳名。這一年,他到了濟南府,給一要員之母治好了病,從此名聲大震。時光緒帝之女生病,久治不愈,皇宮御醫皆一愁奠展。受山東濟南府推薦,張廷文到北京皇宮內給皇姑治病。給皇姑試脈,與電視上的鏡頭一般無二,內侍給皇姑手腕上拴一長線,拉出內室,張廷文在外室按線試脈,讓人啼笑皆非。張無法,只得問了內侍和御醫皇姑病情及症狀,思忖良久,權衡再三。然後喝酒吃飯。張在醉意朦朧之中開出一劑量大藥重且帶有毒性的藥方。張酒醒之後,一看自己親手寫的方子,大汗淋漓。這時太監將張關在側屋裡,說皇姑之病不好不能放人。誰知皇姑服藥之後,大瀉了兩天,病情逐漸好轉,20餘天后,病痊癒。光緒帝十分高興,張廷文被賜御醫,授海關道系三品大夫,後授廣東連平州州官,因此張之長子張會臣乳名叫“連平”。張為官期間,清正廉潔,愛民如子,廣東百姓曾賜“萬民衣”,“清正扇”,很有政績。後來,朝廷重臣李鴻章便把自己的親侄女、其二弟都台李鴻昌之女李美華許配給張廷文之子張子臣為妻。時李美華年方十九,風姿綽約,光彩照人,貌若天仙。李鴻昌從廣東畫來圖紙,建一廣東式庭院於村西,占地20餘畝,四四方方,成為村中之村。據說,此庭院與廣東李鴻昌之庭院一模一樣,但無人考證。張廷文年老生病,1902年卒於廣東,但屍體來家安葬。庭院建好後,張子臣李美華夫妻來家居住。張廷文死後,其五妾,美貌絕倫的安氏,也來此文字寡居。安氏好吸菸喝茶,每天都吸水菸袋。安氏治家極嚴,規矩甚大。張子臣每天都怕見到“阿娘”。因分院居住,李美華每天第一次見到安氏,都必須雙膝跪地問好。以後,每天不管見到婆母多少次,都要單腿跪地並問“阿娘好”。安氏死於1936年左右,其喪事規模,在常文一帶聞所未聞。弔喪者,不下萬人。據說弔喪者挨號,西路一直挨到了8里路之外的石灣子村。山東省主席韓復榘親筆寫來手諭“如有干涉先殺後問"8個大字於黃綃之上,懸掛於張氏庭院大門口,門口兩旁有韓復榘的兩名軍兵持槍把門。公事上分工很細,村裡的頭面人物有的當飯官、有的當壽衣官、有的當哀樂官,等等。該村韓火廷當鹽官,常文一帶的鹽全賣光,公事上缺了鹽,韓復榘的軍兵非殺他不可。後經眾人下跪求情,才撤職換成了張延年。張延年下通知:每家每戶都“倒鹽罐子”,借一還二。這才湊付了一頓午飯。時至1975年“文革”中,張廷文和安氏之墳被民眾扒開。安氏屍體已只剩骨骸,只有頭部纏有一金條,但張廷文卻屍體完好,皮膚華潤,竟有彈性。臉部如同他的畫像,只是眼部凹陷,面無血絲。壽衣為絲綢,完好如初。 如果不是上面有塵土,就如新的一般,人們用鐮刀割也割不破。屍體兩手中分別攥有一塊黃色手絹,顏色鮮艷,無半點褪色。這時距張死時已有73年之久,當時屍體又從廣東不遠萬里輾轉運來,其保鮮防腐技術,令人驚嘆。後家境日漸敗落,李美華寡居,生活逐漸窘迫。一口廣東話,人們早已忘記了她的名字,民眾都稱她“廣東老娘子。”1970年病故,葬於張家林中。生有一女,小名叫張阿哈(ha),嫁於博山盆泉村王桂善,也已故。張廷文娶有一妻四妾五個老婆,生有五子一女。長子張會臣抗日時期石馬區區長,為抗戰立下功勞。二子張方智、三子張亮智、四子張子臣均不做官,五子張漢臣為國民黨政府縣長。一女張清蓮嫁於魯西村亓光福為妻,亓當時為萊蕪紅十字會會長,和張漢臣同為日本留洋生。六個孩子中,四子子臣、五子漢臣、小女張清蓮均為五妾安氏所生。
北文字和全國一樣,解放後即走上了農業集體化道路,1955年加入高級社,又叫文字大社,社駐地在南文字,1958年大社解散,劃歸常莊公社。
北文字歷來重視林業,保護植被。早在民國三年就建有石碑,碑文“封禁碑記”規定:從村至原山山根,從山根至山頂,嚴禁放牧牛羊,嚴禁採石掘土。此碑“文革”中被埋,後村委會又組織人扒出豎起,以警示後人,永誌不忘。
1964年開始,又在村東河旁種樹綠化,如今密密匝匝,綠樹成蔭像一條綠色帶子。全村80%的山地已栽樹綠化,土地貧瘠沒有植樹的山坡也保持了良好的植被。夏秋兩季登高一望,只見群山疊翠,滿坡披綠,鬱鬱蔥蔥,令人心曠神怡。1976年被萊蕪縣林業局命名為“綠化造林紅旗單位”,並多次來此召開現場會議,村幹部也多次在縣介紹先進經驗。綠化給村莊帶來了三大變化,一是解決了民眾的燒柴問題,有計畫的採伐,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二是保持水土,涵養水分,暴雨過後濁水從山上飛瀉而下沖土毀堰的現象已經絕跡。無論多大雨,山上從不發洪水。三是擋風遮沙,空氣清新了,飛鳥明顯增多了,常有不知名的鳥兒飛進農家庭院。北文字的造林綠化,經過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那些育樹栽樹護樹,默默無聞,為林業發展出力流汗的人將永遠記錄在北文字的歷史史冊上。
北文字的水利建設也頗具特色。他們在村東河流上大做文章,一條季節性河流,銀絲串葫蘆似的修建了水庫、水池、河壩、機井等6處水利設施。從上而下依次是:距河發源地2里處,1958年由常莊公社組織萬餘勞力苦戰半年,修建水庫一座,名為“文字嶺水庫”,為常莊公社當時第一大水庫,蓄水50萬方。當時修水庫時的口號是“乾、乾、乾,蓄水50萬”。夏季雨量充沛,藍澄澄一湖碧水,倒映著藍天白雲,群山峰巒,山林樹木,身臨其境,如在畫中一般。下隔300米是郭家泉子水池,1973年修建。再下250米楊家泉攔河壩,1956年文字大社時修建。1965年又在攔河壩前挖修一長方形水池。1975年村幹部又帶領民眾對水池進行了擴建,建成一蓄水1000餘方的方塘,對全村的抗旱保豐收、攔水防洪起了重要作用。再下400米處是小井子水池,1968年修建,現已成為北文字村自來水第二水源地。再往下走300米左右,1966年大隊幹部帶領民眾在此挖機井一眼,深23米,水源旺盛,是全村自來水的第一水源地。1991年,大隊又請來了打井隊在村東東嶺子下打機井一眼,水澆地面積已達45%。成為常文一帶水澆地面積最多的村莊之一。
1950年北文字村建國小一處,校址在村南張家祠堂里,一至四年級複式,由上級派來公辦教師一名,後來祠堂成了危房,學校被迫遷入農家。1968年大隊在莊西大廟舊址建新校。1973年辛大鐵路修建,由駐村的費縣民工團幫助村里擴建學校,建教室4間。學校共有一至五年級四個班。1999年,學校撤併合班並校,入文字希望國小。第一個大學生是張俊玲,1973年推薦,專科,現在青島。村南有張家祠堂廟,村中有關帝廟,有鹽店、酒店。清朝時期,酒店張家曾出過一位武秀才,名叫張如林。
北文字村是革命老根據地。濟南、淮海戰役出過擔架隊,納軍鞋,出公糧,搶救傷員都盡了最大的可能。吳瑞林在此住過,廖容標在此作過講話。全村有20人成為革命烈士。其中有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營長田慎儉,民兵隊長安尚祥等。有名榮譽軍人。著名的有在解放文登城戰鬥中第一個登上城頭,白手奪機槍,為部隊打開通路的張迎田,被華東軍區譽為一級戰鬥英雄,有四人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均立戰功。
1958年本村青年榮尊祥獲全國五四青年獎章。
1973年村里通了電。1978年村領導帶領民眾在大井、大橋井邊建成兩個盛水30方的水池。把井水抽進水池,民眾打水再也不用拿井繩了。1996年村里請來技術員,每戶集資120元建起了自來水,這樣連擔水用的擔杖也“解放”了。
截至2002年7月底,全村安裝電話96部,為常莊鄉繼常莊村之後的第二個電話村。
道路通百業興。隨著交通的發展、經濟的繁榮,運輸業也應運而生。富起來的山裡人運出了豐收的果實,運進了幸福的生活。北文字村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