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廟橋村

北廟橋社區位於大學城西,滆湖路南,鳳林路東,鳴新西路北,面積約1.2平方公里。目前 北廟橋社區共有居民465戶,人口1380人(男662人,女687人),外來人口約1200左右,轄城莊、左介、中村、趙家、邢村、北廟橋、下沿7個居民小組。社區黨總支部有62名黨員,下設四個黨支部,北廟橋社區成立以來,建立了領導班子,為社區工作的深入展開提供了組織保障。幾年來社區成立了計生協會,婦聯關工委,調解委員會,老年協會,殘疾人協會等民眾組織,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廟橋村
  • 行政區類別: 村
  • 所屬地區:江蘇省常州市
  • 人口:1200多人
村情概述,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村情概述

該村充分利用常漕路串村1.5公里的地域優勢,築巢引風,吸引一批批企業家來村投資辦廠,2006年吸引民間資金,實行技改投入2500萬元,先後開發了二個工業小區及鳴凰工業園村級用地,現有規模以上企業12家,2006年上半年已完成全村工業產值3.0657億元,銷售收入3.0596億元,實現利稅3106萬元。全年工業產值6.4億元,銷售收入6.2億元,實現利稅6000萬元。為配套大學城建設、開發鳴凰工業園,已拆遷三個村民小組,拆遷戶被安置在曉柳花苑。全村實現了道路硬化,在2005年實現“三清”達標村以後,2006年先後投入30萬元進行環境衛生整治,家家通自來水,減少水質污染,使村民生活在整潔、優雅的環境中。在技防村建設中,村投資20萬元進行安全技防改造,增加了技防監控和技防巡查力度,減少了刑事民事發案率,使居民有了生活安全感。切實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確保解決農戶因病致貧的困境,減少村民因生病而無錢看病的後顧之憂,同時開展慈善活動,使他們感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4.00畝(其中:水田146.00畝,旱地58.00畝),人均耕地1.17畝,主要種植糧食、蠶桑等作物;擁有林地130.00畝;水面面積2.00畝,其中養殖面積2.00畝;其他面積137.9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路、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全村35戶全部通自來水。有35戶通電,有3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5.71%和85.7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戶(分別占總數的71.43%和28.57%)。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大麗高等級公路從村內經過,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輛,機車3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04畝,有效灌溉率為100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46.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3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8.0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00萬元,占總收入的 10.18 %;畜牧業收入19.00萬元,占總收入的 17.5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3頭,肉牛20頭,肉羊0頭);漁業收入1.00萬元,占總收入的 0.93%;第二、三產業收入72.00萬元,占總收入的 66.62 %;。農民人均純收入1,954.00元,農民收入以二三產業、畜牧業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5.5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14.4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生豬、蠶桑特色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5戶,共鄉村人口177人,其中男性87人,女性90人。其中農業人口175人,勞動力95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白族、納西族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70人、白族5人、納西族2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5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 100 %。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三合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義朋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00公里,距離中學3.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1人,其中小學生13人,中學生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76.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5人,黨員中男黨員2 人,女黨員3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由於經濟落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農田水利建設和土地治理難以開展,機械化程度低,農業抗風險能力弱,農業效益低下;
2、由於與麗江古城區七河鄉用水矛盾突出,稍有不慎就導致雙方衝突,為社會穩定埋下不和諧因素;
3、基層組織建設薄弱,農村黨員、幹部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藉助我村區位優勢,依託傳統磚瓦燒制,正確引導、安全生產、合法開採、規模化經營,促進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2、抓好支柱產業的培植,大力發展畜禽養殖業,擴大生豬養殖規模, 爭取五年內生豬養殖達1000頭以上;
3、大力發展栽桑養蠶技術,積極發展蠶桑業,把可利用之地全部發展成蠶桑,來增加農民的收入。

地圖信息

地址:常州市武進區鳳林北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