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宮(Běi gōng )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為春秋時姬括之後,以居住地方位為氏。據《姓纂》載:“出自姬姓,衛成公曾孫括,世為衛卿,別以所居為北宮氏。”周初,周文王之子康叔被封於衛,稱為衛康叔。春秋時,衛國衛成公的曾孫名括,世襲為衛國的上卿,居於京都北宮。其後代子孫有的就以北宮為姓,稱為北宮氏。
北宮姓的歷史名人有北宮喜、北宮錡、北宮伯子、北宮純等。
基本介紹
歷史發展,姓氏淵源,遷徙分布,傳統文化,郡望堂號,宗祠楹聯,姓氏名人,研究考證,
歷史發展
姓氏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君主衛成公曾孫括,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姓纂》記載:“出自姬姓,衛成公曾孫括,世為衛卿,別以所居為北宮氏。”西周初期,周文王姬暢第九子姬封康叔先被周武王姬發封於康(今河南禹縣),後又被周成王姬誦封於衛地(今河南淇縣),領有黃河、淇水之間大片疆域,史稱“衛康叔”,他建立了衛國。到了春秋時期,衛國君主衛成公姬鄭有個曾孫叫姬括,世襲為衛國的上卿,他所居之處在京都的北宮,因此有別名號為北宮氏。其後裔子孫便以先祖居地名稱為姓氏,稱北宮氏。後省文簡改分別稱北氏、宮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北宮氏正宗。
北宮氏族人以及分衍的北氏、宮氏皆尊奉姬括為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北宮姓是以居住地的方位命姓氏。北宮氏、東宮氏、西門氏、北門氏、南門氏,都是以居住地的地理方位命姓氏。同樣,東郭、南郭、西郭、北郭四個複姓的產生也是由於四家居於城郭四方的緣故。
傳統文化
郡望堂號
郡望
上黨郡:“上黨”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與天為黨也”,故名。上黨地名最早見於春秋時期的晉國,此後趙魏韓三家分晉,都占據了上黨地區的一部分,戰國時期韓國置郡,但是具體的郡置如今已經難以考證。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分地為三十六郡,上黨郡承之,是其中大郡之一,治所在長子(今山西長子),這個郡級行政區劃轄治範圍大致是以今天山西省長治市為中心的山西省東南部地區。西漢時期沿置,轄縣十四個;東漢時期轄縣減少到十三個。三國時期,上黨郡治所向東北遷移到壺口關(今山西長治北部,但不是壺關縣)。西晉時期,轄縣十個,郡治進一步向東北遷移到潞縣(今山西潞城東北部)。十六國時期,除後周政權短暫改名為潞州外,上黨郡基本被保留,到北魏時期郡治又遷回壺關。隋朝建立後,廢並原壺關縣,建上黨縣,並將上黨郡治遷往上黨縣(今山西長治市區),轄縣十個。唐朝時期,改上黨郡為潞州,從此上黨郡之名不復存在,但之後歷朝歷代仍保留上黨縣,直到明朝嘉靖八年(己丑,公元1529年),改上黨縣為長治縣,從此上黨作為地名不再存在。
金城郡:西漢朝始元六年(庚子,公元前81年)置金城郡,治所在允吾(今甘肅永靖),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蘭州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東地區。隋朝大業及唐朝天寶、至德年間又曾改蘭州為金城郡。
湟中縣:湟中縣歷史悠久,距今四千多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李家山鄉卡約村古文化遺存的發掘,證明早在青銅器時期,古代先民就已經在這裡繁衍生息了。西部古老民族之一的羌人是迄今為止最早活動在湟中地區的民族。據古籍記載,戰國初期羌人首領即與中原接觸、聯繫,吸取中原地區先進的農耕畜牧技術,農牧有一定的發展。秦漢以前,湟中屬“羌戒之地”。漢武帝時,派大軍進據湟水流域,在今西寧設西寧亭,湟中從此列入中央政權版圖。此後,漢在今湟源縣設臨羌縣,歸金城郡轄,湟中屬臨羌縣地。漢宣帝神爵二年,後將軍趙充國在湟水流域興修水渠,修築道路,架設橋樑,實施較大規模的軍事屯田,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為湟水流域的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東漢末年,在青海東北部設定西平郡,改西平亭產西都縣以炒郡治,湟中大部分地區歸西都縣轄。大約在魏、晉時期,臨羌縣移治今湟中多巴,此後很長時期,湟中地區西部,臨羌兩縣轄地。東晉和南北朝時期,湟中和青海東北部地區一樣,先後在前涼、後涼、南涼、西北秦和北涼等地方割據政權的統治下。隋時,湟中屬今樂都縣地的湟水縣轄。唐朝時期在今西寧設定鄯城縣,湟中歸鄯州鄯城縣轄。故臨縣治多巴改稱“臨蕃城”。唐朝末年,湟水流域被吐蕃占領。宋朝初期,為吐蕃角廝羅政權管轄,後為宋西寧州地,在總寨鄉一帶設定倚郭縣。不久,湟水流域先後被金、夏占領,湟中地區歸金國和西夏國的西寧州轄。元朝時期湟中縣地屬西寧州,為蒙古吉駙馬封地。明朝時期地屬西寧衛,清朝時期地屬西寧縣。明朝以後,漢族、回族大量移居境內,逐步形成了以漢族為主,漢、回、藏等民族共居的地區。民國時期的1943年,西寧縣治遷至魯沙爾,1946年始稱湟中縣,並沿用至今。歷史文獻中,“湟中”一詞泛指湟水流域,自此才有了特定含義。新中國建立後,湟中一直是青海省直屬縣,1960年1月~1961年7月屬西寧市,1961年8月復為省直屬縣,1979年劃屬海東地區。1999年底湟中屬西寧管轄。
郃陽縣:今陝西省合陽縣。郃陽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合陽土地上繁衍生息,部落時代有華氏部族聚居之地。夏、商、周時期為古“華國”,亦名“有華國”,周族遠祖至公劉所居地。春秋時期為晉國轄區,戰國時期歸屬魏國。魏文侯十七年(辛亥,公元前429年)在黃河西岸的郃水(亦稱洽水,清初斷流)北岸築城,取名“郃陽城”。秦朝時期置“郃陽邑”。漢朝置邰陽縣,據史籍《百家姓》注邰陽郡,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武功縣。1964年甲辰9月國務院更改生僻地名,稱合陽縣。
堂號
上黨堂:以望立堂。
金城堂:以望立堂。
湟中堂:以望立堂。
郃陽堂:以望立堂。
宗祠楹聯
四言通用聯
周室爵祿;
孝文寵臣。
——佚名撰北宮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戰國時衛國人北宮錡,他曾向孟子詢問有關周代王室爵位、官階及分等級制定俸祿的事。下聯典指西漢人北宮伯子,文帝時寵臣。
姓氏名人
春秋時衛靈公因衛國發生變亂而逃亡到鄰近的諸侯國,北宮喜與析朱鉏幫助他平亂歸國,衛靈公如願以償,喜不自勝,為了褒獎平亂功臣。竟別出心裁,立即賜北宮喜謚為貞子(子是爵位)、析朱鉏為成子。二人生而得謚說,也屬例外。諡號含有褒貶之意,最高的褒揚就是文、武,還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 厲、幽、暢都是貶字,沖、殤、愍、哀、悼等謚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貶意。按前人記載,議謚是在將葬之時。未死而謚的特別例子是有的: 楚太子弒父,謚父為靈,豈料其父尚未瞑目,雖然不能開口說話,卻急巴巴地睜著眼睛似有所語: 太子即改謚為成(史稱楚成王),他這時才瞑目。因為成字比靈字要好得多。
戰國時期衛國人,五十多歲時新任衛國太宰,他上任後欲對國家的制度進行一些調整和改革,翻遍了古籍文獻,也未查到周朝制定的官爵和俸祿的等級制度,請教了許多人,俱不能答,只好不遠千里迢迢,到齊國來請教孟子。北宮錡自然無法查找,因為諸侯們厭惡那種制度對自己不利,早把那些文獻毀滅了。孟子也無法談得太詳細,只能根據自己聽到的談個大略:天子為一級,公一級,侯一級,伯一級,子和男共為一級,一共五級。君一級,卿一級,大夫一級,上士一級,中士一級,下士一級,一共六級……北宮錡對孟子的回答很是敬佩,自然十分滿意。他本欲當即告辭回國,但見孟子面容慈祥,為人謙恭而熱情,頗似孔夫子“誨人不倦”,便索性留了下來,向孟子請教,探討治國之道,孟子則有問必答,百問不厭,循循善誘。北宮錡剛剛上任不久,國家百廢待舉,工作千頭萬緒,請教孟子該先從何處下手。孟子說:“智者無不知也,但以當前之重要工作為急。仁者無不愛也,但以愛親人和賢者為先。堯舜之智,不能通曉萬物,因其急於知曉首要任務。堯舜之仁,不能普遍愛一切人,因其急於愛親人與賢人。不能服三年之喪,而講求緦麻三月、小功五月之喪禮;在長者面前用餐,大口吃飯,大口喝湯,毫無禮貌,但卻講求不以牙齒啃斷乾肉,這叫作不識大體。”……北宮錡還提出了許多衛國的具體問題,與孟子商討,孟子全部知無不言地耐心予以解答。
西漢孝文帝劉恆時得寵宦官,生性忠厚,人緣極好。孝文帝時宮中受寵幸的臣子、士人中有鄧通,宦者中有趙同和北宮伯子。北宮伯子靠愛護別人、恭謹厚道得寵。而趙同是靠觀星望氣的方術得寵,經常陪同文帝乘車出行。
西晉末年人物,性格悍勇衝動。任職西涼督護,直屬於西涼刺史張軌。307年,劉淵起兵殺奔洛陽,青州叛軍王彌已攻至洛陽津陽門。晉廷震驚,滿朝文武紛紛逃難。北宮純受上司張軌命令救洛陽,恰逢匈奴兵至,入城見過司徒王衍,命與東海司馬王斌率軍出擊,北宮純原為前驅,便命令其只近千人的西涼衛隊至洛陽城門列陣抗敵。面對10餘萬敵軍騎兵,西涼衛隊依託護城河,夾門而陣展開了陣型。衝到城門附近的叛軍騎兵亂箭齊發,但無法穿透西涼衛隊的盾牌和重鎧。兩軍接觸後,西涼軍團依靠其重步兵武器和盾甲的優勢,大敗叛軍。王彌軍潰敗逃走。後投劉淵。次年,劉淵稱帝,劉聰帥兵再次南進,大敗東海王司馬越,再次抵達洛陽城關。張軌派北宮純入援洛陽。北宮純率西涼軍夜襲匈奴大營,劉聰部下征虜將軍呼延顥被北宮純擊殺,匈奴指揮司空呼延翼於亂軍中踩死,西涼軍獲勝,由於其他各路勤王軍的陸續到達,劉聰被迫退軍。兩次以絕少勝多的經歷讓世間傳唱歌謠:“涼州大馬,橫行天下。”而如此猛將卻未能全始全終,不久竟投降匈奴漢國,原因不明。
研究考證
北宮為歷史上罕見之複姓。《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姬姓,衛之公族之後。”《姓氏考略》引《元和姓纂》亦註:“出自姬姓,衛成公曾孫括,出為衛卿,別以所居為北宮氏。”
2、或出自少數民族。《姓氏考略》又據《後漢書》云:“後漢靈帝時湟中義從胡有北宮氏,北宮伯玉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