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提要,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在望得見皇城的地方念書,形成何種心理期待,似乎不言而喻。即便帝制已經取消,高高聳立的皇宮,依然是某種文化符號。每天閱讀此符號,不可能完全熟視無睹。或者欣賞,或者厭惡,但有一點,皇宮所包含的“政治”、“權力”、“中心”等意味,很容易感染閱讀者。北大師生之故意不提紫禁城,不等於毫無這種心理積澱。每回學生示威遊行,都要在天安門前演講,當然不只是因那裡地方寬敞。進入民國以後,“天安門”作為政治符號,取代了“紫禁城”的地位;更因其具有某種開放性,兼有“公共空間”與“權力象徵”的雙重意義,成為政府與民間共同注目的焦點。從北大民主廣場到天安門城樓,這距離未免太近了。當初清政府籌建京師大學堂時,若把校址設在山清水秀、遠離權力中心的郊區,學生們的政治意識是否會有所減弱,這是個很有趣的話題。
北大學生自認繼承太學傳統,以天下興亡為己任,這種信念之確立,早在五四運動以前。1903年的拒俄運動中,北大學生集會抗議,慷慨激昂,表示“要學古代太學生一樣,‘伏闕上書’”。在這“北大學生爭取自由的第一幕”中(俞同奎《四十六年前我考進母校的經驗》),雖有“伏闕上書”的動議,但其讀禁書,喜演講,發通電,以及事後有人走向社會,組織武裝等,均非漢宋太學生所能想像。而五四以後的學生運動,往往有政黨的直接領導,成為改朝換代的重要工具。也就是說,所謂太學傳統,主要取其政治意識;至於實際運作,早已斗轉星移。
將學校作為黨爭的基地,其間利弊得失,黃宗羲、章太炎的意見截然相反,值得三思。這裡不想詳細討論學潮的功過,而是借政府對待學潮的態度,窺探現代中國政治的演進。借用謝興堯的話來說,便是“紅樓一角,實有關中國之政治與文化”(《紅樓一角》)。
在“第一幕”中,京師大學堂的學生爭到了馬上選派出國留學的權利。此後,讀書人地位急劇下降,政府態度也日益強硬。1919年的五四運動,只是以火燒趙家樓的罪名,把若干學生抓起來,可見政府對輿論尚有忌諱。到了1926年的三一八慘案,那可就是公開的屠殺了。周作人將後兩個事件,作為現代中國政治的象徵:五四代表知識階級的崛起,三一八象徵政府的反攻。“在三一八那年之前,學生與教授在社會上似乎保有一種權威和地位,雖然政府討厭他們,但不敢輕易動手”;此後可就大不一樣了,以北大教授李守常、高仁山慘遭殺害為標誌,政府決定採取強硬立場,以極端手段解決學潮(《紅樓內外》)。
編輯推薦
向西望去,護城河的荷花順著紫禁城根直開入望不清的金黃紅碧叢中,那是神武門的石橋,牌坊,那是景山前的朝房,宮殿。我尤愛在煙雨迷濛中在這裡徘徊,我親眼看到了古人所描寫的“雲里帝城雙風闕,雨中煙樹萬人家”。文章對日本侵略軍將北大人引以為榮的紅樓作為兵營大發感慨,可想而知,談論紫禁城,也是個相當沉重的話題。不管是故國相思,還是觀光遊覽,紫禁城的帝王之氣,並不為浮塵所完全掩蓋。因而,朱文的最後一句,“北大人是在這種環境中陶冶出來的”,值得仔細琢磨。
作者簡介
陳平原,1984年6月,文學碩士,中山大學中文系。1987年6月,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系。 專著及論文集有《北大精神及其他》、《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觸摸歷史--五四人物與現代中國》等。夏曉虹,文學碩士,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專著及論文集有《觸摸歷史--五四人物與現代中國》、《詩騷傳統與文學改良》和《舊年人物》等。
目錄
老北大的故事(代序)
校史拾零
北京大學最早期的回憶
記優級師範館
京師大學堂師範館
四十六年前我考進母校的經驗
記譯學館
八年回想
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
蔡先生任北大校長對近代中國發生的巨大影響
五四運動與北京大學
回憶“五四”
北京大學和學生運動
擾攘不安的歲月
五四以後之北大世界語宣傳運動
七年北大
三一八慘案中的北大學生
北京大學的復校運動
記憶殘片
――憶‘一二九”時的北大
七七事變後北大的殘局
我在北大
我和北大
回想北大當年
北京大學預科
我在北京大學當學生的時候
五四運動前後的北京大學
從“五四運動”到“六三索薪
北大六年瑣憶
“五四”雜憶
“但開風氣不為師’
――記我在北大受到的教育
回憶我在北大的一段學生生活
我的大學生涯
一點經歷?一點希望
末班車
紅樓掌故
北京大學五十周年
我觀北大
北大和北大人
記北京大學的教授
漢花園的冷靜
沙灘上的駱駝
不是萬花筒
馬神廟的塑像
自由之神
理想中的北京大學
北大與北大人
蔣夢麟先生
胡適先生
錢穆先生
陳垣先生
“北大老”
沙灘
“拉丁區”與“偷聽生’
“凶”“松’“空”三部曲
吃
住
課程與圖書
紅樓一角
紅樓內外
卯字號的名人
三沈二馬
紅樓點滴
記北京大學的圖書館
北大圖書館
我與北大圖書館的關係
松公府舊北大圖書館雜憶
北大憶舊
六十年前我在北大的幾點回憶
讀書有味聊忘老
北大教授剪影
外景素描
北京大學素描
北大外景速寫
沙灘馬神廟
――老北大回憶之一
憶沙灘
老北大
紅樓
府院留痕
北大區裡的小飯鋪
沙灘的住
沙灘的吃
名人菜
“北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