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門(浙江滸山北城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城門,慈谿城區繁華的解放街北面,俗稱小山墩的虎嶼山,山上林木扶疏,掩映亭台碑塔樓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城門
  • 地理位置:慈谿解放街北面
  • 建造年代:明洪武二十年
概況,歷史,樓外古蹟,

概況

依山循著幽靜小巷緩緩躦行,視野一展,一座古老的城樓——北城門悄然聳立。
立馬城樓旁,眼前條石壘成的城壁,爬滿藤蘿艾蒿,透過蒼苔塵埃,依稀可見彈洞、矢簇之痕。

歷史

史載,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御倭海防,信國公湯和奉旨置衛所,令千戶劉巧柱築滸山所城,與觀海衛、臨山衛互成犄角。經過600多年的歷史煙雲,當年古城陳跡已大多湮滅。“城頭戍角號,吹霜花滿袖”,邊聲連角的古戰場氣息已遠去,北城門成了惟一的歷史見證。
北城門
當初,滸山城築成,登樓“極目無邊浪掠拍,魚龍百怪望中收”,城外臨海的曬網山教場上,官兵演武,生龍活虎。清代裁撤衛所,“教場地廢生禾黍,演武亭空聚野蒿”,登北門城樓北望,一川菸草,風來艾蒿如熏,平原綠疇盡頭是村鎮,海濤更在村鎮北。滸山成了水陸要衝,姚北商業重鎮。女牆箭樓的北城門,變作了民房。而今,城樓雖風侵雨蝕,卻依然傲立。

樓外古蹟

北門樓外,舊時為御倭防寇,築兩頭抱水的半圓小城—月城,內建相公殿供捍海神君。按古人陰陽五行四靈說,北門接水迎氣,奉龜形玄武為神靈,城門高大。20世紀50年代,相公殿內,時時有紹興大班、的篤班演出曲目。“翠雨飄落隨處有,綠陰啼鳥坐橋聞。” 舊時,護城河煙柳萬絲,河北岸野色蒼蒼,淡煙疏樹含氤氳,1888年由月城吊橋改建石橋。五福橋邊,亭子俏立,酒幔迎風,城郭村居遠近分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