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忻州城古稱
秀容,位於
太原至
五台山途中,為忻州行署、地委駐地。春秋時,忻州屬
晉國,戰國時歸趙,秦漢時屬太原
郡、雁門郡、太平郡。隋代為新興都、雁門。唐、五代、宋時為忻州定襄郡,金、元、明、清為忻州、代州、保德州。民國初年為
雁門道。忻州城有一個帶有象形意義和傳奇色彩的俗稱,叫“臥牛城”。傳說因城池地形西高東低,順坡而建,遠望色黃而廣袤,狀如一頭碩牛面東而臥:一側挺凸如弓弧,酷似臥牛之背;城牆頂上排列有序的雉堞又像牛的脊樑,“臥牛城”便由此而得。
建築結構
忻州北城門樓創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樓身座落在12米高的城牆之上,更顯其巍峨高大。雄偉壯觀。在忻州城內,雖然東西南北都有城門,但北門城樓卻是“臥牛”的性格內涵和風雲象徵。垣頂四周的城垛十分考究,重檐三滴水,歇山式;樓體布局合理,構思精巧;
形制巍然而富麗堂皇,雖逾百載,威儀不減當年,像一位氣度風雅的貴夫人,雖年邁,其身韻的貴氣仍顯示著清代高層建築風格和精湛的造型境界。城牆巍巍聳立,外塗朱紅,下築券門洞,洞頂甚高。底闊3米多。城牆內兩側,各有磚砌台階,曲折通上牆頂。牆頂四周磚砌圍廊,中部為上樓。門樓面闊7間,進深4間,三層檐下,四周共有紅色廊柱22根。兩層廊柱間置木欄板。樓內無柱,梁架結構簡潔,聯結嚴實,是城內唯一的高層
木結構建築。
歷史考證
忻州北城門樓創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於這一次大修,明代學者
余繼登特地寫了一篇《重修忻州城記》的文章。文章開頭說:“忻州於古為陽曲,外控雲谷,內蔽全省,最稱要害。而地勢平曠,無山河為之關閡,虜闌入,憑城為守,城僅築土為之,易於潰壞。至嘉靖之季,虜無歲不內訌,忻父老子弟時苦蹂躪,蕭然步之矣,築以磚石而蒿目,瘡痍之民不任吏役,官無見,和虜後益復,騷擾加劇,因二十餘年,郊無壘,州無城,城無守御之備,垝垣敝甲以待市而不虞其變。”由此知道,敵人變本加厲的入侵,土城牆的頹廢傾圮,百姓的“時苦蹂躪”、“和虜的益復”等乃是此次修城的重要原因。倡導者何許人也?文中云:“萬曆丙申巡撫中丞魏公(允貞)行部至忻,慨然太息,亟令主者揣厚薄、度崇卑、量經費,凡既具矣,與督府王公合疏以聞,報可。“這裡清楚的說明倡導人
魏允貞,是指令”主者“先擬出修城經費計畫,再呈報上級部門,以求得到上級的許可與支持。
史料記載
根據有關資料所知,“城牆包
磚的提倡與實行,是與
大炮的廣泛使用有著密切的關係,是在元朝以後明代普遍推廣”(見《忻州城探微》)。隍三重,深二丈,闊丈余。建四門,東“迎暉”,更名“拱辰”;東北角隍三重跡存,余止一重,南北門外皆有
關廂築郛。善墩堡,修亭障,所在皆然。虜奉約束,邊人釋戈負耒,誰不謂可幸無事?吏治拊循,士民練簡戎伍,輯寧疆場而博安靜之悅。樓櫓睥睨,靡弗
壯麗。珠聯璧合,相應成趣,上這次修建的籌劃之周,規模之大,用費之多,人數之眾,歷時之長,質量之高,造型之美,無論從哪一方面看均超過了第一次,為以往所不能比擬。這次修城組織領導的人員除山西巡撫魏允貞外,還有太原府同知賈一敬,嵐縣添注典史、靜樂署邑事趙夢麟,分離者為忻州官邱允升,清源縣縣丞曹汝宏,總經理為太原府知府趙彥、周詩,忻州知州張堯行(號河柱)。忻州城樓的濫觴史,《重修城垣記》中說:“
嘉靖二十八年築浚垣塹,增設敵台,繕修堞樓”;余繼登《重修城記》中云:“萬曆二十四年甓以磚石”,“樓櫓睥睨”加之,當時的山西巡視魏允貞寫有《閱忻工南樓紀興》,詩云:“日暮輕裘更朔風,登樓慷慨與誰同。千峰堆血胡塵淨,百雉連雲漢戍雄。兵法古來兼地利,人謀今亦借神工。丁寧刺史無他策,保障惟欺善後功。”同時期的學者推官侯正鵠寫的《和中丞魏公閱忻工南樓紀興雲韻》道:“層樓城上依天風,萬里空濛一望同。睥睨西連秦塞險,雲山北拱地圖雄。九原峰火形偏壯,三晉關河勢轉工。牧馬河水清胡騎絕,和戎誰復更論功。”
忻州城樓是明代始建的。然而,明代的這種城樓僅僅是“樓櫓”而以,也叫“
望樓”,以為瞭望目標,作防禦戍守之用,造型較為簡陋。而成為現存的城樓,乃是
同治所建,它是在望樓的上層部分增高飾頂,以使樓體結構複雜而美觀,從上面看,如鳥奮翅而起飛,由下端觀,檐阿華彩而軒翔。
磚砌拱券
中國的磚砌拱券建築技術到元明時期已經普及,各地城門的頂部由過去的木質結構發展
到了磚石加工結構,其跨度也明顯增寬,形狀更為規格和美觀。忻州北城門樓底端下砌拱形門洞,洞頂高曠而豁朗,底寬3米餘,交通方便而深長,兩邊是光滑平整的
青石階,門扇鐵裹而
鉚釘密匝,啟動時轟隆有聲,分作前後兩幢。城門內側各鋪台階拾級而上,曲折迴環拐向垣頭,以便戰需和登臨。垣頂四周的
城垛十分考究、精工,石道專供穿行,與樓身組成協調而相應的整體。門樓面闊7間,進深4間,設彩色圍廓,全部用貴木安裝。重檐三滴水,歇山式頂。3層檐下四圍共有巨形立柱22根,上兩層立柱間設定木欄板,樓內無柱,梁架結構簡捷,聯契嚴實,是城內唯一的高層木結構建築。整個樓體布局合理,構思精巧,形成巋然富麗堂皇,雖逾百載,威儀不減,充分顯示了清代高層建築風格與精湛的藝術造詣。
三門設計
其餘三門,即南門、東門、西門三城樓的外部形狀、建築結構、雕飾設計、窗欞安裝等與北城樓全然相同。四座城門,前箭樓(此樓一般系磚石結構,門窗狹小)、後城樓,成雙配對,彼此矚望。八幢樓各門牌矗立雲霄,爭相媲美,如鳶斯飛,凌空欲翔,典雅壯觀,滿眼風光。各門牌匾題字,北門“晉北鎖鑰”是概括忻州憑險扼隘,易守難功,為太原的門戶;南門“三關總要”是綜述忻州遙控三關,為其後盾,如臂使指,干係甚重;西門“九峰雄峙”,是指出忻州西部崗巒錯迭,挺拔突兀,景色綺麗,氣象萬千;東門“雙流合抱”,是指出忻城東面牧馬、雲中二河奔騰,漸至合流,依山傍水,得天獨厚;四門匾額,既有位置,又有景物,既有動景,又有靜景,博大精深,耐人尋味,“忻州不賴”,美不勝收。
歷史意義
在城門樓頂層檐下,高懸一方醒目牌匾,浮雕四個大字:“晉北鎖鑰”,光緒六年版《志序》說:“忻郡為晉陽北路門戶。”因而後人的文字說忻州是“保衛太原的金湯之要”。“晉北鎖鑰”的形象性和準確性,便在於隱喻這座門樓是山西北部的一把巨鎖偉鑰:綏靖百姓,抵禦寇敵,敵來我“鎖”,敵退我“開”。南倚
石嶺、赤塘之險,北扼忻口、雲中之隘,位居全晉後藩,他當交通要衝,定襄、靜樂分峙東西,寧武、雁門環山拱後,既為三關內障,更屬四塞要地,由此才知“晉北鎖鑰”四個大字的分量。以“鎖鑰”形容山關要隘的只有兩處:一是
山海關的聯語“兩京鎖鑰無雙處,萬里長城第一關”;再就是忻州北城樓上的匾額“晉北鎖鑰”。然而山海關還經過人為的修葺加工,而忻州則純粹是自然地貌,更為難得。城牆上修建城樓是古代
城池建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群體配合的必有建築物,以增強
威儀,顯示氣魄,渲染華麗,同時兼有軍事職能,正如《忻州城探微》中所說:“城門樓是古代警戒、指揮必建的軍事設施。舊多劫盜,諸忻縣置城樓,盜發四面皆守要路,便而擒送。大哉斯樓之作,上可以陳列鼙鼓,下可以禁限中外,近可以張皇斯眾,遠可以戒勵大軍。”城門樓不只標誌雄偉、烘托容姿,而且有其實際的軍事價值。所以一座城池,從整體上看,城門樓、角樓均在建築牆的關鍵性部位,便是強調和突出了這個重點。
由於歷史的風風雨雨,自然的剝蝕消磨,尤其是
十年浩劫的嚴重摧殘,僅有北城樓倖存,作為忻州城發展變化的見證,有詩云:昔日巍巍一臥牛,今朝空餘北城樓。秀容新姿聞三晉,高台獨秀掩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