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和鎮(北和)

北和鎮

北和一般指本詞條

北和鎮,隸屬於廣東湛江雷州市,地處雷州半島西南沿海,東靠龍門鎮,南接烏石鎮,西瀕北部灣,北鄰企水鎮,行政區域面積199.96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北和鎮常住人口為62366人。

建於南宋末年,原為北和營,至清康熙元年(1662年)遷今址。1987年4月,改為北和鎮。截至2021年10月31日,北和鎮轄3個社區、2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北和圩。

2019年,北和鎮有工業企業3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和鎮
  • 行政區劃代碼:440882114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市
  • 地理位置雷州半島西南沿海
  • 面積:199.96 km
  • 下轄地區:3個社區、28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北和圩
  • 電話區號:0759
  • 郵政編碼:524256
  • 人口數量:62366 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 車牌代碼:粵G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貿,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廣播電視,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建於南宋末年,原為北和營,至清康熙元年(1662年)遷今址。
1957年,分為北和、海康港、交寮三鄉,後又並為北和鄉。
1958年,屬衛星公社,
1961年,廢公社置北和區,
1966年,改稱北和公社。
1987年4月,改為北和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北和鎮轄北和、康港、北糖3個社區,鵝感、標角、調邏、博懷、格內、新家、洋家、高蓬、斗六、北和、紅屋、北樣、金竹、英兜、交寮、和家、賢洋、調和、那膽、調羅、潭葛、康村、吳蓬、境莊、劉張、徐黃、南邊黃、鹽庭28個行政村。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北和鎮轄3個社區、2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北和圩。
北和鎮區劃詳情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440882114001
121
北和社區
440882114002
220
康港社區
440882114003
121
北糖社區
440882114200
220
鵝感村
440882114201
220
標角村
440882114202
220
調邏村
440882114203
220
博懷村
440882114204
220
格內村
440882114205
220
新家村
440882114206
220
洋家村
440882114207
220
高蓬村
440882114208
122
斗六村
440882114209
122
北和村
440882114210
220
紅屋村
440882114211
220
北樣村
440882114212
220
金竹村
440882114213
220
英兜村
440882114214
220
交寮村
440882114215
220
和家村
440882114216
220
賢洋村
440882114217
220
調和村
440882114218
220
那膽村
440882114219
220
調羅村
440882114220
220
潭葛村
440882114221
220
康村村
440882114222
220
吳蓬村
440882114223
220
境莊村
440882114224
220
劉張村
440882114225
220
徐黃村
440882114226
220
南邊黃村
440882114227
220
鹽庭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北和鎮地處雷州半島西南沿海,東靠龍門鎮,南接烏石鎮,西瀕北部灣,北鄰企水鎮,行政區域面積199.96平方千米。
北和鎮

地形地貌

北和鎮地勢從東向西傾斜,西臨海,坡度較緩,境內大部分屬玄武岩台地。

水文

北和鎮龍門河流經北和鎮的海康港而入海。

自然災害

北和鎮除乾旱外,還常受颱風暴雨等自然災害的威脅。2007年發生的特大洪災,北和鎮受災情況嚴重。

自然資源

2011年,北和鎮有耕地面積10.8萬畝,其中水田面積2.4萬畝,坡地面積8.4萬畝。人均耕地面積約1.3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北和鎮轄區總人口8.3萬多人。
截至2017年末,北和鎮常住人口為86004人。
截至2019年末,北和鎮戶籍人口為95419人。
根據雷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北和鎮常住人口為62366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72%。

經濟

綜述

2011年,北和鎮農業總產值6.3億元。
2019年,北和鎮有工業企業3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農業

2011年末,北和鎮農業屬半漁農地區,內地以農業為主,沿海以漁業為主。海岸線長39千米,有沿海村(居)委會8個,海灘涂1200公頃。對蝦養殖面積達4200多畝,出產青蟹。甘蔗種植面積達4.5萬畝,水稻種植面積3.3萬畝,北運果菜種植3.5萬畝,花生種植2萬畝,水產品產量2萬噸。

工業

2011年末,北和鎮工業初步形成以制磚、木材製品等為主的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4500萬元。鹽庭村鹽田產的原鹽產量高、質量好。

商貿

2011年末,北和鎮有2個集貿市場,是農業主、副產品的聚散地。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北和鎮有職業高中1所,初級中學1所,國小58所,國中普及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北和鎮有衛生院1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會率98%以上。

廣播電視

2011年末,北和鎮廣播電視站,部分村莊已開通數位電視。

社會保障

2011年,北和鎮納入最低生活保障990多戶,人數2200多人,民政部門資助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860人次。
北和鎮(北和)
北和敬老院

基礎設施

  • 水利工程
2011年,北和鎮有調和、石山、新興3宗中小型水庫。
  • 供電
2011年末,北和鎮鎮區有35千伏變電站1座。

交通運輸

2011年末,北和鎮有龍門至烏石公路通過鎮內,境內有康港路、調羅路兩條主幹公路,鎮內行政村硬底化道路實現村村通。道鎮區道路總長5千米,主要圩區街道有工農路、德政路、人民路、前進路、朝陽路、沿林路、新和路、桃園路。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北和鎮原名“北河”,為溪河北域之意。明朝萬曆年間改為“北和”,“河”與“和”為同音,“和”是和睦相處的意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