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與年

北京:城與年

《北京:城與年》是由寧肯創作、陳惜惜攝影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17年7月。

《北京:城與年》是在北京胡同長大的作家寧肯對這座城市半個多世紀變遷的滄桑回憶。寧肯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向讀者講述了對這座城市風物的冷靜觀察,對親友人物命運的探究思索。從童年到青少年時期都在那個特殊年代中度過,而青年時期又恰逢改革開放百廢俱興的時代,這樣的時間跨度使得該書的多種歷史文化事件和時間空間節點打上了鮮明的地域和時代烙印,讓讀者在閱讀中能夠輕易地被帶回到那個年代。

2018年,《北京:城與年》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北京:城與年
  • 作者:寧肯著;陳惜惜攝影
  • 創作年代:當代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字數:248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北京:城與年》是在北京胡同長大的作家寧肯,對這座城市半個多世紀變遷的滄桑回憶。作者生於1950年代末,整個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是在那個特殊年代中度過;青年時代又恰值改革開放,百廢俱興……這樣的時間跨度,使得該書涉及的多種歷史文化事件和時間空間節點,打上了鮮明的地域和時代烙印,加之作者視角的獨特——不乏小說家對城市風物的冷靜觀察、對親友人物命運的探究思索,記憶的豐富,文筆的生動與思辨兼備,使得作品雜糅了多種魅力。書中穿插著攝影家陳惜惜多幅黑白作品:北京的市井風貌,老人兒童,高樓大廈與斷壁殘垣,都以黑白光影呈現,靜謐中隱約著喧響,懷舊中蘊含著溫馨,與寧肯的文字兩廂呼應,構成了更加豐富的張力與空間。

作品目錄

序言:我與北京
記憶之鳥
城牆
火車
化石
父親,母親
屋頂上的夢
哨音
探照燈
1969年的冰雹
腳踏車
衛星,溫都爾汗
防空洞
穿過七十年代的城
裂口子
曹全碑
毛主席去安源
尼克森
照相館
胡同
琉璃廠國小
憶苦思甜
小人書
閣樓
管樺或劉哲英
跳級
遊行
填表
每周一次審判
紅小兵
桌球
空問
春天
鄉村
民間
動物兇猛
1976年衝擊波
北京圖書館
美術館
一次未謀面的造訪
新華書店
紅塔禮堂
後記:漂來的房子

作品鑑賞

“現在,我已經比北京老,我充滿回憶。”《北京:城與年》的敘事,便始於一句這樣謎語似的文字。寧肯的這本書給人以離散之感。早在記憶以前,離散已經開始,寫下這本書之後,它們還沒有終結。而人正是在時間不確定性的兩端,悲痛地溢出了這個城市的歷史。
這是一次從城市地理學過渡到個人精神現象學的寫作,書中至少寫到六次離散,第一次是明初寧氏先祖四位兄弟一同經歷的大槐樹遷徙,第二次是四位兄弟中的海門與江門等三位兄長在河北河間縣分別,第三次是1925—1926年作者父親背井離鄉到關外闖蕩,第四次是1957年作者父親將一家人從寧莊兒接至北京,第五次是1968年作者的哥哥重新回到山西。前面這五次離散都是空間意義上的變易,且多在書的序言和後記中寫到,只有第六次占據了該書的主體部分,它是時間意義上的斷裂,因此也屬於心智意義上的改變。
《北京:城與年》只記錄了一部歷史,這部歷史就是裝置經驗破碎的古瓮,毋寧說作者憎恨的是時間的變數,正是由於這一變數,古瓮不再象徵著永恆而意味離散。書中有不少關於此一時間變數或心靈函式的描述,它們無一例外來自物,屬於物象中的例證。
以這些變亂的物象為證,作者嘆惋的就是歷史本身的消失。這也就是為什麼兩個歷史——他所憎恨的與他所嘆惋的——並非同一個歷史的原因。前者是時間的變數,後者是時間的常量。變數不要求個體有記憶,甚至要求抹去記憶,常量則不然,且必然因記憶的喪失生出感喟。每一種時間函式都能夠決定歷史演變的邏輯,並且哺育它的時代之子,唯當兩種函式交織在一起,共同決定歷史的走向時,人們才會生出時間錯亂的感覺。當作者還不習慣被孤立乃至每周都被審判為“中”的小學生活時,他進入到了動物兇猛的中學;而當他早已習慣了在街頭抽菸卷、滿胡同亂竄茬架時,1976年又來了,在學生改組分班中他被分到了處處不合時宜的快班。此前的經歷就像是此後的一個縮影,並且變動的幅度越來越大:當寧肯認為藝術到了“以《父親》《春》《1968年X月X日雪》為代表的現實主義作品”可以為止時,“星星美展”等現代主義作品又將他“拋在時間的旋渦中”。
寧肯不是普魯斯特,他沒有單純地選擇以空間去對抗時間,但故宮的紅牆、斑駁的倒影與荒草,包括他在寫作開端選擇的對象西藏,所印證的都不是別的,其恰好就是時間的變數從永恆年歲的常量中竊取的內容,也就是挖防空洞令小院喪失的那種氣韻。不僅僅是門洞、影壁與屋脊——亦毋論時代怎樣變亂,只要這些民間的元氣、筋骨與秩序尚存,人心的譜系便不會風化。從這一角度來看,將時代分而論之也並無十足的必要。每一個時代里變都會破壞恆常,而恆常也總在對此加以抵抗。如作者在諸多物象中特別描述的腳踏車,如今看來再尋常不過之物,在當時卻映襯了人們為自主而生的天性。寧肯因為盼望騎車而盼望過年,或者同夥伴七斤與秋良搭伴騎車,都是出自兒童天性的抵抗。
具體是什麼構成了民間的心理空間可能並不十分關緊,即使是一塊青瓦青磚,一爿影壁紅牆,也能夠在變亂的時代喚醒人們關於恆常的想像與懷念。重要的是這心理空間實然存在,在能夠抵制歷史將人們拉扯得過於遙遠的地方停下腳步。民間在這裡不過是一種人心安穩的時間裝置。關於這一點,寧肯說得非常淺顯,“人並不構成歷史——人根本無法迎接歷史”,但正因為此才要停下腳步。此外,面對那時間的象徵(城),人也實在卑微極了,好在人能夠忍耐,能夠等待這不變的時間趕上那變的時代(年),以便重新洞悉人心的幽微、可憐與偉大。
  • 榮譽表彰
2018年8月11日,《北京:城與年》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
  • 重要展覽
展覽時間
展覽場合
展覽地點
2017年8月23日至27日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授獎辭:“寧肯的《北京:城與年》,以平實精準的語言抵達北京城市經驗的幽深處,回溯被時間之流打磨的器物、建築乃至世道人心,在豐厚蘊藉的文化景觀中刻寫一座城的精神魂魄,凸顯了變動中的恆常和堅守。”
作家徐則臣:“這本書體現了寧肯作為一名散文作家的才華,他有很強的思辨能力,而在思辨、在表達情感的同時又鑲嵌有很多的細節。它是跨文本的:既是散文、隨筆,也可以作為小說。”
書名
作者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時間
ISBN
北京:城與年
寧肯著;陳惜惜攝影
北京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7年7月
978-7-5302-1668-2
寧肯,1959年生於北京,198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二分院中文系,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寫詩,大學期間在《萌芽》發表詩歌處女作《積雪之夢》。1984年至1986年在西藏生活工作,“新散文”代表作家,代表作為西藏長篇散文《沉默的彼岸》。1998年開始長篇小說寫作,現已出版《蒙面之城》《沉默之門》《環形山》《天·藏》《三個三重奏》。另有中短篇小說集《詞與物》《維格拉姆》,散文集《說吧,西藏》《思想的菸斗》。獲第二屆、第四屆老舍文學獎長篇小說獎、首屆施耐庵文學獎,第四屆《人民文學》長篇小說雙年獎,第七屆北京文學藝術獎,首屆中國香港“紅樓夢獎”推薦獎,《當代》2001年文學拉力賽總冠軍,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提名,首屆美國紐曼文學獎提名。
陳惜惜(Tan Siok Siok),旅居北京的新加坡華人,紀錄片製作人,同時也是網際網路時代下懷著激情敘事的極客。她曾任探索(Discovery)頻道亞洲區監製,參與監製的節目曾經獲得多項“亞洲電視大獎”和“台灣電視金鐘獎”的提名及獎項。她的2012年獨立紀錄片作品《Twittamentary》以超前的創意使之成為了多所大學的創新創意教學案例,首創使用新媒體及大眾參與的概念模式完成了關於國際社交媒體平台的紀錄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