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變遷
北京城地區,有護城河的建設,始於宋金時代的金中都城,金中都充分利用了蓮花河水系,把飲馬河(蓮花河)有計畫地圈入城內,流貫皇城的西部,倚水建造皇家苑林,“西至玉華門為同樂園,蓬瀛、柳莊、杏林盡在於是”(《大金國志》)。又東南流,經皇城正南宣陽門前的龍津橋,斜穿出城,流為南護城河。
金口河的路徑,西起永定河左岸鑿金口(今石景山麻峪),利用一段車箱渠故道,開挖疏通,東至中都城北入北護城濠,東出護城河至通州北入潞水(笥溝,今北運河),總長九十里左右(金口在石景山北麓,一路向東經今北辛安村南、古城北,又東北經楊家莊村南,又曲屈向東,經龔村南、田村南、老山北、梁公庵北,向東經鐵家墳北、籬笆店南、甄家墳北、定慧寺南,東至玉淵潭,又東至木樨地東南入金中都北護城河。東出北護城河,經宣武門內受水河胡同、舊帘子胡同、人民大會堂南、國家博物館南、台基廠三條船板胡同、北京站南部,接通惠河道,向東到通州入北運河)。從中都至通州的運河段,高差有20米,為節制水流,沿河建閘6座,因此這段運河就叫閘河。
此後又過了近20年,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韓玉建言開通州潞水漕渠”(《金史·韓玉傳》),另闢水源,重開閘河。據侯仁之先生考證,新水源就是西北郊外的瓮山泊(今昆明湖)。瓮山泊有一畝泉,又上承玉泉山諸泉,利用瓮山泊開渠引水,轉向東南,直接與高梁河上源相接,這就是長河,又叫昆玉河。又從高梁河入白蓮潭(積水潭,今什剎海、北海),開渠分水南下,直入中都北護城河,再入閘河,從而淮北、河北、山東漕船從通州入閘河,可直抵中都城下。
金代所開金口河,自盧溝河左岸麻峪村附近開金口向東借用一段古車箱渠故道,接金鉤河。在半壁店附近與車箱故道分開,轉而東南,入玉淵潭,再折向南,進入金中都北護城河壕。郭守敬重開金口河,沿襲了這一條故渠路徑。東出護城壕入閘河,至通州,入潞水(今北運河)。元代郭守敬基本也是開的這條水路。
大都城四隅建有巨大的角樓,外牆建有等距離的墩台,城牆之外有寬闊的護城河。
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也就是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今江蘇南京)稱帝,建國號為大明。即命大將軍徐達統率大軍北伐,北伐一路勢如破竹,七月,大明軍占領通州。元順帝攜“子女玉帛”,倉惶北逃大漠草原。八月初二,明軍在齊化門外“一鼓而克全城”。元朝滅亡,大明朝一統中國。
明軍進入大都城的第七天,徐達即實施了一個非同尋常的舉措——整治故元都城。將元大都北城牆南移,影響了大都城的中心大湖——積水潭,水形、水勢、水性都發生了重大變化。
其一,北平府新築的北垣,將積水潭整體分割,北部分湖面分割為城外,又築一條土堤,將城外的積水潭再分為二,北端形成一湖,即後來的太平湖,南部為北護城河的西段,積水潭之下的壩河河道,便成為德勝門以東的護城河。
其二,在德勝門右側城牆基下建水關,德勝門水關是北平城的入城水口,水關建造方法與元水關大體相同。水關設鐵欞,水關外引水渠道上的疊梁閘即稱鐵欞閘。城外北護城河之上又建松林閘,這座閘就建在東水關渠口之下,用以調蓄北護城河水位,以便上游之水引入城中。
後隨著明北京城的建設,北京護城河大體形成。
永樂十二年(1414年),在太液池的南端加鑿南海,擴展水面約八十頃。南海的開鑿不僅開闊太液池的水面,增添湖光水色,也向南拓展了皇城的空間,從此北京城方才有了“三海”的名稱。次年,永樂十三年(1415年),開挖紫禁城護城河,俗稱筒子河。紫禁城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60米,呈長方形。東西兩牆仍按元宮城舊址興建,南牆向南推移了近400米,北牆向北推移了近500米。宮城周長有3公里左右。圍城開鑿的護城河,寬約50米,全長約3.5公里。河左右皆用條石砌岸,岸上築約1米高的宇牆(俗稱女兒牆)。東華門、西華門和北玄武門的路面之下,各有一小涵洞相通,初建斷面僅為50厘米左右。水從西北涵洞自北海引入,其上源為北護城河、高梁河,上接玉河(長河)、瓮山泊(昆明湖),引的是西山玉泉水。其下游有兩個出口:一個在筒子河西南隅,有暗渠與皇城織女河相連;另一個出口在筒子河南岸東端,走明渠入太廟南與菖浦河溝通。筒子河的開挖,首要的是發揮其防護作用,作為北京最小的一環水流,又具有防火、排水、納污等多種功能,筒子河碧水環繞紫禁城,更映襯出大內皇宮的雄偉壯麗。
幹流概況
外城河系
南護城河,建國前上游起自西便門,繞流外城,經廣渠門向北直入通惠河,全長15.5公里。除有西護城河流入南護城河外,沿途並納入南旱河、蓮花河,是外城雨水、污水的總出路。經過幾次治理,南護城河出口由直接進入通惠河改為進入前三門護城河,再入通惠河,另東南分洪入涼水河。
北護城河,建國前起自西直門北的三岔河口(上游納進長河),東行過德勝門、安定門至東北城角,與東護城河相接。1970年代治理後,北護城河上段(流域面積0.76平方公里)改道部分的河段為暗溝,新河道改到第一軋鋼廠北側,西接長河下游暗溝,東行穿過捷運車輛段,入北護城河明河,至德勝門全長1877米。下段:自德勝門至城東北角,全長4995米,流域面積10.5平方公里,最大流量90立方米每秒,其中30立方米每秒分入
壩河。另分
亮馬河、東護城河分洪。
東護城河,上游接北護城河,下游於東便門經大通橋入通惠河。
西護城河,西護城河起自西直門北長河終點三岔口,至西便門前三門護城河與南護城河分流處,全長5公里;中間有南旱河支流進入。1965~1971年,分兩次將西護城河全部改為暗渠。
前三門護城河,建國前自西便門開始,流經宣武門、正陽門、崇文門至東便門匯入通惠河,全長7.6公里,是一條貫通城市中心的人工河道。河道流過上述各城門處時,河上均架有古代石橋,其中以東便門的喜鳳橋最為雄偉,起拱高、跨度大,為古代橋樑中所少見。1965年將前三門護城河崇文門以西長5.6公里及西護城河下段改為暗溝,做為“人防”,從而改變了原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中保留前三門護城河作為城市主要河道的市區水系布局。暗渠斷面由4.0米×2.2米(寬×高)至8.5米×4.2米。崇文門以東仍為明河。
內城河系
筒子河,也即內護城河,屬北京城內城河系,是故宮紫禁城的護城河,全長3.5公里,水面寬52米。以神武門、午門為南北軸線,東、西華門為東西軸線,將筒子河區劃為西北、東北、西南和東南四部分。東、西華門和神武門的路面下,各有小涵洞連通,其斷面原僅有50厘米×60厘米左右。故宮內有一條石砌明渠,上接西北筒子河,自西而東,經武英殿、太和門、文華殿、東華門以西,至東南角西側注入東南筒子河,名為內金水河。
筒子河和進口河道,原由北海公園後門內的三角地引水,經蠶壇、濠濮澗出北海公園,沿景山西牆外流入西北筒子河;其出口河道有二:其一在西南筒子河南岸西端,有一條0.8米×1.5米的石砌暗渠與織女河相連,長207米;其二在東南筒子河南岸東端,系一條石砌明渠,長522米,下游入菖蒲河。另外,西南筒子河東端有一矩形小暗渠引水,穿行午門廣場之下,進入勞動人民文化宮,名“文化河”,逶迤東南,暗渠497米,明渠214.5米,經一小閘門入筒子河東南退水渠。
建國前,水源自北護城河的鐵欞閘入城,經積水潭、李廣橋明渠、什剎西小海,過西壓閘後分兩支:一支入北海、中南海,出南海日知閣閘,經織女河、玉帶河、菖蒲河入御河;另一支經蠶壇、濠濮澗,沿景山西牆外入筒子河,又經故宮內河(即內金水河)由南筒子河流出入菖蒲河。
主要支流
上游徑流
南長河,北護城河上游。南長河一名“長河”,是向城市輸水和皇家遊玩的渠道。最初為金代開挖,元代加以擴建並完善,至明、清兩代無大變化。南長河起點為昆明湖出口的繡漪橋,終點為北護城河的三岔口,中途匯金河和紫竹院泉水。原河道上有長春橋、麥莊橋、廣源閘、白石橋、高梁橋等橋閘。全河長(包括西直門轉河在內)為10.8公里。1950年4月市衛生工程局按過水6.8立方米每秒的能力疏挖,河底挖寬10~16米,共挖土方13萬立方米,投工7萬工日,並建成三岔口分水閘(閘7孔,其中4孔向北護城河分水),共投資按當時折價小米35萬斤。同年,為維持河湖最低水位,在紫竹院至高梁橋間的河道北岸建了10眼機井,井深40~50米,取井水0.1立方米每秒,以補充該河清水水源。
南旱河,南護城河支流。南旱河即清代東南泄水河,是為保護香山至玉泉山的輸水石槽而疏導山洪的河道。建國前南旱河起自西郊四王府,經萬安公墓、小屯村、羅道莊過玉淵潭,在白雲觀北分兩支,一支東行入西護城河,一支東南行入南護城河,全長17.6公里。南旱河上段為反坡,排洪時北部窪地先被淹沒,再南流入玉淵潭。清代在南平莊以北築起左堤,以防洪水東下。中游一帶河床縮小,橋樑阻水,附近農田常受水災。
蓮花河,南護城河支流。蓮花河,即古代洗馬溝,位於廣安門西,水源來自蓮花池泉水,曾是金代中都城的內河,原屬涼水河水系,明代建築南城開挖南護城河時,將蓮花河截入南護城河,納入通惠河水系。但因河身淺,河床高,河的西部地勢窪下,排水入河十分困難,故沿河排水溝渠多設待機排水閘門,防止河水倒灌。1953年後,城市建設發展很快,新建入河的下水道15條,每到汛期河水泛濫,危及人民安全;將蓮花河直接匯入涼水河(與南護城河脫離)。
永定河引水渠,西護城河水源,引水渠起自三家店攔河閘,自模式口電站過黃村後繼續向東,利用一段南旱河,經
玉淵潭,至西便門與護城河相會流入城內。
分洪河道
涼水河,南護城河分洪道。涼水河在城區東南,歷史上永定河決溢時,常沿此河東下,現為城近郊區的主要排水河道。涼水河原發源於市區西南後泥窪村,流向東南,經萬泉寺、大紅門、舊宮、馬駒橋、張家灣入北運河。沿途有草橋河、馬草溝、羊房排水溝、肖太后河等較大支流匯入。建國後,蓮花河、南護城河部分水量及鳳河上段(新鳳河)和通惠排乾的雨水也進入涼水河。經初步治理後,涼水河起點為萬泉寺鐵路橋,終點為榆林莊北運河匯合口。
壩河,北護護城河下游分洪道。壩河是元代的運糧河。西起元大都的光熙門,東至溫榆河,於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年)開浚,築攔河壩7座,分成梯級水面,分段行船。元末逐漸荒廢停航,明、清也未再利用,現為首都市區東部的重要排水河道。建國前主幹流由小關經東壩、西三岔河入溫榆河,全長27.8公里,流域面積14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北小河、土城溝和亮馬河等。流域內葦塘窯坑甚多,河道淤淺,雨季經常泛濫成災。建國後,主幹流經過4次疏浚,支流亮馬河、土城溝也得到全面治理。
亮馬河,西起東直門北,向東流至西壩村入壩河,全長約10公里,流域面積為12.25平方公里。北護城河分洪樞紐處建暗溝於工人體育場西側路上游入亮馬河。
土城溝,原為元大都護城河,保留下來的部分是自明光寺經黃亭子向東,過祁家豁子,穿德昌公路至光熙門村入壩河,長約10公里。1984年治理,自北護城河暗溝取水(引水2~3立方米每秒),經學院路雨水暗溝進入底寬15米的混凝土底、漿砌石牆的明渠,過德昌公路、三環路入壩河,出口最大排水能力33立方米每秒。
龍鬚溝,是外城的一條主要排水河道,源自虎坊橋,流經天橋、金魚池、紅橋,又折向南,注入永定門外護城河,橫貫北京外城的東南部。這條河最早在明朝初年就出現了。明永樂年間,在城外南部修建天壇、山川壇(先農壇)時,在其後面挖了一條排水溝,因名“郊壇後河”。之後郊壇後河與正陽門東護城河水流,經三里河,在金魚池附近匯合,水量豐沛。清代,這條河始稱“龍鬚溝”。至晚清光緒年間,龍鬚溝還是一條水清流暢的河道。宣統年間,金魚池以北的三里河水枯,河道淤為平地,虹橋下游便成了一段死水。民國時期,龍鬚溝已經變成了一條污水河。1950年代,治理時,將該河大部分河段埋入地下成為下水道。
治理開發
河道治理
建國前,護城河是城內下水溝渠的總匯流河道,同時還是長河、南旱河、蓮花河的下遊河道,是通惠河水系中的重要部分。建國後,於1950年先後進行了疏浚,1965年開始興建環城地下鐵路,護城河的面貌起了很大的變化。
護城河經過20年的改造與治理,改變了原有的系統,至1985年只剩下南、北兩條明河,長度雖減小了近50%,但防洪排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達到了20年標準),險工堤防全部消失;下水道受頂托、倒灌的情況得到緩解,街道嚴重積水的情況減輕;阻水橋樑險情消除。
德勝門西的松林閘和右岸的鐵欞閘組成向內城輸水的樞紐。北護城河,建國前松林閘上游左岸有較大面積的窪淀,與北護城河僅一堤之隔,它是元大都城內積水潭的一部分。
1950年,由市衛生工程局組織,先後疏浚了北護城河與東護城河,共挖土方20餘萬立方米;拆除了古老的松林閘,另在其上游約100米處建成
手搖啟閉機式的新松林閘(新閘設3孔,每孔寬1.7米);閘下游150米處建三級跌水一座,總落差2.52米。疏浚後流量可達8立方米每秒。
北護城河與東護城河相接處,河東與河北地勢低下,建國前曾發生決口事故,於1950年疏浚河道時在河左岸修建了長1公里的堤防。此後,經不斷加高、增厚和護砌,遂逐漸鞏固,未再發生事故。
1957年建東直門灌渠引水閘(造紙廠亦自此引水),於1965年又增孔擴建,引水量由1.5立方米每秒擴大到4立方米每秒。
1971年修建環城地下鐵路時,將太平湖填墊做為捷運車輛段,從而毀掉了一個公園,減少了城市水面,失去了一項河水調蓄的湖泊,於是發生了河道上游段改線、安定門橋改建、向壩河分洪以及東護城河疏浚、東直門橡膠壩興建等一系列問題。
1977年北護城河的改建工程開始。這一工程分上下兩段進行:
(1)北護城河上段(流域面積0.76平方公里):自原三岔口至德勝門,太平湖改成捷運車輛段後,其進出軌道將北護城河攔腰截斷,北護城河只好改道。由於用地條件所限,新河道改到第一軋鋼廠北側,西接長河下游暗溝,東行穿過捷運車輛段,入北護城河明河,至德勝門全長1877米。為節約用地,改道部分的河段為暗溝,共長861米,斷面為寬7米、高3.67米的單孔方溝。但暗溝溝底比現狀河底低,從而又帶來了下游明河的疏浚和松林閘的改建。
鐵欞閘因與捷運線路交叉,拆建東移200米,到松林閘前,與松林閘左側的“北郊四湖”進口閘結合,形成了一個水利分水樞紐。明渠段為梯形河槽,底寬5.5米,過流能力為51.5立方米每秒。
松林閘,為單孔平板閘門,過水能力為51.5立方米每秒。鐵欞閘為單孔平板閘門,過水能力11.3立方米每秒,閘後以283米的暗渠與積水潭(什剎西海)相通。上述工程於1977年2月4日開工,1978年6月15日竣工,除暗渠中的395米由治理“三廢”辦公室和第一軋鋼廠投資興建外,其餘部分則由市政投資,計397萬元。
(2)北護城河下段:自德勝門至城東北角,全長4995米,流域面積10.5平方公里,最大流量90立方米每秒,其中30立方米每秒分入壩河(參看壩河水系部分)。此段除有排水任務外,尚擔負著向燕京造紙廠、平房灌渠和壩河灌渠的輸水任務。改建工程由市政設計院設計為花園式河道。河道雖常年有水,但河岸高,水面低。為抬高河道水位,擴大水面寬度,河道斷面採用直牆護岸,河寬26米,並在安定門西和北護城河終點(東護城河暗溝進口)各建節制閘一座,以抬高水位。為使遊人接近水面,將兩岸林蔭道降低至距河道正常水位1米的高程。
在北護城河終端建一座水利樞紐和小型風景點。
樞紐工程含有壩河分洪閘、亮馬河分水閘(東直門灌溉閘,包括燕京造紙廠引水口)和東護城河暗溝進口節制閘。小型風景點包括一個小面積湖泊和一座湖心島。這些工程是在廢除了舊東直門灌渠進水閘和東直門橡膠壩的基礎上進行的。工程由北京市城市建設開發總公司施工,1981年開工,1985年下半年基本建成。除兩岸污水管外,工程投資4673萬元。
東護城河上游接北護城河,下游於東便門經大通橋入通惠河。建國前,大通橋系橋閘聯建的建築物,計三孔,設有閘槽及閘板,橋下游有陡坡跌水。東便門西城牆下有水關,水關北設閘,使前三門護城河與東護城河相連,這是古代水利漕運上的機動設施。東護城河流量大,斷面小,大雨時朝陽門橋上游經常漫溢,橋面過水。
1950年與北護城河同時疏浚。地下鐵路的興建,太平湖的被填,加重了東護城河的排洪負擔,為此,1972年市政府決定由捷運項下投資疏浚東護城河。工程由市政設計院設計,排洪量為129立方米每秒。工程範圍北起東直門北城東北角,南至雅寶路橋南側,全長4.06公里。為保障東直門灌渠和燕京造紙廠引用河水,在東直門灌渠引水口下游建橡膠壩一座,以壅高水位;堤防段也予以加高、加寬和護砌。1972年2月開工,當年汛前竣工,挖土方約15.6萬立方米,投資150萬元。1973年決定興建東直門、十條豁口、朝陽門、建國門4座橋樑。原設計方案將橋下改為暗溝,但在審查方案時,認為橋下暗溝既長且深,所保留的明河段無幾,而且還要再次下挖,所以最後決定東護城河全部改為雙孔混凝土暗渠,下游出口處的大通橋拆除。暗渠出口最大流量為156立方米每秒。工程於1984年完成。
建國前,西護城河起自西直門北長河終點三岔口,至西便門前三門護城河與南護城河分流處,全長5公里;中間有南旱河支流進入。1950年市衛生工程局在西便門終點分流處建分水閘以控制向南、向西的流量;同時,將前三門護城河與西護城河疏浚,共挖除土方14萬立方米。1956年為使永定河引水渠與西護城河銜接,將西便門至阜城門一段河道又進行一次疏挖和平順河底工作。
1965~1971年,第二期地下鐵路工程的興建,分兩次將西護城河全部改為暗渠。第一次1965年先改建復興門以南段,第二次1971年改建復興門以北至三岔口閘段,1973年全部完工。南長河下游改暗溝後,兩暗溝於高梁橋東側相接,設有閘門,可向西護城河暗溝分水5立方米每秒。
建國前,前三門護城河自西便門開始,流經宣武門、正陽門、崇文門至東便門匯入通惠河,全長7.6公里,是一條貫通城市中心的人工河道。河道流過上述各城門處時,河上均架有古代石橋,其中以東便門的喜鳳橋最為雄偉,起拱高、跨度大,為古代橋樑中所少見。前三門護城河在西便門起點處因無分水設施,不僅負擔城區排水任務,尚分泄西護城河及南旱河部分洪水;又因河道多年失修,河床淤淺,致使大雨時正陽門橋經常悶孔,影響街道排水。
1950年市衛生工程局將該河全部清挖疏浚,計完成土方13.6萬立方米,新砌和翻修護岸3.6萬平方米,改變了多年污穢淤淺的舊觀。
1956年,結合永定河引水工程的修建,市上下水道工程局組織施工,首先把前三門護城河分東西兩段擴建展寬西段,指自西便門甘雨橋至宣武門南、北溝沿出水口,共長1.73公里。將此段中的1117米河道擴寬至42米;而另有560米河道,為保留兩岸古老垂柳,其左岸未動,以原右岸以南2米處為界,向南開挖新河槽,此河段即成為雙河段,原右岸即為雙河中的一個長島雙河段水深分別控制在0.6、1.2、1.7米三個深度,以供兒童、成人游泳溝沿出口上游處建閘一座,名“麟閣閘”,以調節水位和控制下泄流量。東段,指自崇文門至通惠河入口,此段河底也展寬至42米,並保留了古代石橋。東西兩段共挖土方50萬立方米。宣武門至崇文門一段,因南岸的西河沿與打磨廠兩條街道拆遷房屋較多,一時不易解決,當時未能動工改造。
1965年為落實“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方針,開始了北京地下鐵路一期工程的修建。一期工程的城區段位於前三口護城河北側、西護城河下段東側,將前三門護城河崇文門以西長5.6公里及西護城河下段改為暗溝,做為“人防”,從而改變了原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中保留前三門護城河作為城市主要河道的市區水系布局。暗渠斷面由4.0米×2.2米(寬×高)至8.5米×4.2米。崇文門以東仍為明河。為維持明河有一定水位,在原喜鳳橋東建橡膠壩一座。後因水質太壞,環境衛生惡劣,於1975年結合修建二環道路以同樣斷面改為暗溝。改為暗溝後,上游的洪水則需全部由南護城河宣洩,因此又帶來了南護城河的擴建。
南護城河,建國前上游起自西便門,繞流外城,經廣渠門向北直入通惠河,全長15.5公里。除有西護城河流入南護城河外,沿途並納入南旱河、蓮花河,是外城雨水、污水的總出路。經過幾次治理,南護城河出口由直接進入通惠河改為進入前三門護城河,另和東南分洪入涼水河。
南護城河,因其地勢低、流域面積大,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上游來水大,下游受頂托,使全河道雨水宣洩不暢。特別是入通惠河口以南的一段,常受東護城河與前三門護城河河水的倒灌,淹沒了下游的溝渠出口,造成外城東部與南部嚴重積水;二是左安門以東潘家窯一帶地勢窪下,形成地上河,河水經常漫溢。
1950年市衛生工程局組織第一次疏挖,清挖土方34.6萬立方米,使其過水能力達到30立方米每秒。在施工過程中,因蓮花河水不斷注入,造成施工困難。為解決排水問題,自右安門城角向南開挖了一條排水溝,使蓮花河水排入涼水河。這一措施不僅解決了當時施工問題,更重要的是給城市西南部提供了一條排洪出路。
1952年疏浚蓮花河時,將南護城河的蓮花河入口處下游1300米河段,又做了一次平順河底的工作,清挖土方1.1萬立方米。
1955年琉浚涼水河時,將1950年開挖的自右安門至涼水河的排水溝,正式開挖成河,名“引河”或“泄洪道”,並在引河口東建三排混凝土管的涵洞一座,控制東下南護城河的流量,以利於城市及時排水,減輕南護城河負擔。
1956年配合永定河引水工程,展寬了西便門至廣安門一段河道,裁直了廣安門瓮城的河彎,並在甘雨橋南建木結構7孔疊梁閘1座,名“分洪閘”,以便將引進的永定河水分向前三門護城河與南護城河。
1957年永定河引水工程竣工引水,因前三門護城河中間一段未能展寬,輸水能力受限,所以必須有一定的流量經南護城河下泄;又因1950年在右安門西所建3排混凝土管涵洞已不適應,故於1957~1958年廢除了涵洞,於南護城河上建成磚木結構3孔節制閘1座,於引河上建木結構10孔節制閘1座,最大過洪能力為52立方米每秒。
龍潭、陶然亭兩湖建成後,由南護城河向兩湖補水十分困難,每次補水均需築臨時土壩壅高水位。1957年修建太平街公路橋時,採取橋閘聯建的形式。橋上游建
鋼絲網水泥閘門及啟閉設施,過水能力為103立方米每秒閘門左側預埋有向龍潭湖補水的矩形暗涵。後因向龍潭湖輸水線路過長而廢棄,此閘只能解決向陶然亭湖補水的問題。
1965年在前三門護城河改為暗溝的同時,南護城河的擴建工程也開始了。工程由市政設計院設計,以南城下水道的流域面積75.5平方公里為南護城河的流域面積、以20年標準一次降雨6小時最大強度為依據,其泄洪能力為:上游(右安門以西)為178立方米每秒,下游(廣渠門以北)為175立方米每秒,向涼水河分洪68立方米每秒,右安門限流110立方米每秒。全部工程內容有:第一,大幅度的展寬河道,由原十幾米展寬至22~28米;第二,拆除甘雨橋分洪閘,改建為1.5米落差的跌水;第三,廢除1957年建的右安門閘和引河閘,興建右安門橡膠壩;第四,於龍鬚溝下水道出口上游建龍潭閘,以解決向龍潭湖補水、向水源六廠和東南郊灌渠供水問題;第五,為少修一座鐵路橋,將南護城河出口由直接進入通惠河改為進入前三門護城河;第六,全河道因水質不良,宜加護砌,故用拆除城牆的城磚做護砌材料,但城磚不能耐久,在坡角處用混凝土樁和混凝土擋板做為護砌基礎:第七,為與通惠河順接,疏浚通惠河東便門至慶豐閘段,並放寬慶豐閘閘口。1965年4月,市政工程局組織擴建工程指揮部,由市政工程管理處、市政機械公司和建築機械施工部門承擔施工。南護城河土質為細砂和粉砂層,極易流動,在不停水的情況下,採用拉鏟、汽車和挖泥船施工。工程於1966年7月完成,共挖土方250萬立方米,混凝土、砌石2.2萬立方米。挖出的泥土全部填墊康家園、潘家窯、樂家花園、慶豐閘上游左岸等大片窪地,將1985年新挖的東風湖也同時填平。
建國前,筒子河破爛不堪,河內雜草叢生,有樹木、房屋,並有水田和旱田。建國後,做了大量的改善工程,使筒子河進水、輸水、退水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1950年初,市衛生工程局組建筒子河施工所,會同市地政局、工業局、公安局六分局、中山公園管理處、故宮博物院、文物局、都市計畫委員會和文整會等十個單位,共同協作於5月19日著手整治工作。工程內容包括疏浚河身、整修護岸、拆除房屋、修建碼頭、整修角亭以及疏浚整修進出口河道。1950年10月30日整治工程完畢,總計清除河內淤泥渣土8萬餘立方米,修整了所有條石、塊石、青磚護岸以及擋土牆、女兒牆、暗溝等,砍伐雜樹70棵,拆除河內房屋22間,用工27.5萬個工日,投資約30萬元。
1956年,擴建、展寬北海大橋以東道路時,為解決大橋以東的雨水出路和原來由什剎海沿景山西牆外向筒子河輸水困難的問題,修建一條連線北海與筒子河的新管道。管道為雙排1.25米直徑混凝土管,輸流量3.6立方米每秒,長162米。另外,在北海建水閘一座,將原進水渠改為暗渠,在北海牆內建有濠濮澗閘。
1968~1969年,再次治理筒子河,改建了筒子河在中山公園與勞動人民文化宮的退水渠:把原中山公園0.8米×1.5米暗渠改成直徑為1.64米混凝土管道,並建機閘一座;文化官內退水渠也改為暗渠。原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的過水涵洞,斷面小,阻礙通水,也於1968年由市政工程局分別擴建為1.2米×1.6米、1.2米×1.6米和1.6米×1.6米方渠,各長約44米。
供水系統
建國初期的玉泉水系,是北京城區的一個地表水供水系統。它以玉泉山泉水為水源,以昆明湖為調節水庫,以金河、長河做為輸水渠道。泉水經南長河至城區後,分做兩部分:一為護城河,包括東、西、南、北護城河和前三門護城河;二為內城河湖,包括什剎海,北、中南海以及筒子河、玉帶河、菖蒲河等,最後尾閭為通惠河。這條古老的水系,從1957年永定河引水工程建成才起了根本的變化。
1966年京密引水工程完成和護城河改建後,因京密引水渠將雙紫支渠截斷,向北側支線供水改由京密引水渠提供;但冬季仍由永定河引水渠供水。1965年開始興建地下鐵路,與護城河發生矛盾,從1965~1984年,先後將前三門護城河、西護城河和東護城河改為暗溝,使永定河引水渠至西便門後繞南護城河流入通惠河。
工業用水
第二熱電廠1978年建成,從永引乾渠引水,經廠內循環後退入南護城河。年引用水量為1.6億立方米。
燕京造紙總廠1958年開始引用北護城河水,1982年以前年用水量為600萬立方米。
燕京造紙五廠1962年建廠,自南護城河引水,1962~1974年年用水量為100餘萬立方米,1974年以後改用地下水,以河水做為備用水源。
第一軋鋼廠1968年建廠,自北護城河引水,屬消耗性用水。1979年以後,年用水量逐年增加,由300萬立方米增至600萬立方米。
農業用水
平房灌區,名東直門灌區,建於1957年,在北護城河建有兩個取水口,後又在東郊熱電廠退水渠取水,1965年熱電廠循環水系建成,其取水口改在紅領巾湖。引水能力約4立方米每秒,年引用水量約5000萬立方米。
東南郊灌區,1958年建成,在南護城河引水,設東南郊和十八里店兩個引水口,並在小紅門設有抽水泵站。自來水公司水源六廠借用東南郊灌渠由南護城河向窯窪湖輸水。全灌區引水能力可達7立方米每秒,灌溉用水量每年為2000多萬立方米。
左安門灌區,1962年建成,揚水灌溉,在南護城河左安門東設泵抽水,抽升能力為1.1立方米每秒,年用水量約300萬立方米。
航道航運
金大定十年(1170年),“議決盧溝以通京師漕運”(《金史·河渠志》)。這次選擇開盧溝河(永定河),引水以濟漕運。世宗很高興,說:“這樣四方物產可直達京師,沒有什麼能比通漕之利更大了!”金口河工程浩大,需徵調千里之內的民夫。大定十一年(1171年)十二月,工程動工興建。“自金口疏導至京城北入濠,而在通州之北,入潞水(笥溝,今北運河),計工可八十日”(《金史·河渠志》),實際上只用了五十天便完工了。這條水路走的基本是後來的北護城河。
明代,也曾開闢護城河漕運。引玉泉山泉水,流徑瓮山泊(今昆明湖),走長河,入德勝門水關,流入城內積水潭。又從積水潭分流兩支:一支注入太液池(北海、中海、南海),又引出東流為內外金水河,以供宮廷及林苑景觀用水;另一支進入皇城,沿東牆內側徑直南下,出正陽門以東水關,入宮城南護城河,再由東便門流出,匯入通惠河故道,以濟漕運。終因水量有限,濟漕水源嚴重不足,通惠河逐漸淤塞不能行船。
乾隆年間治理西山水源,精心設計,苦心經營,效果很是不錯,乾隆皇帝十分滿意。“及湖成而水通,則注汪澤漭沆,較舊倍盛”。昆明湖蓄水量倍增,水位提高,調節能力增強,可穩定向城市供水。“昔之城河(護城河),水不盈尺,今則三尺矣”(御製《萬壽山昆明湖記》碑文)。北京城的水源,特別是通惠河漕運水源,一時得到了解決,昆明湖成為北京歷史上最早建成的一座人工水庫。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疏浚通惠河,加築堤岸,建滾水壩以控制泄水。次年,又疏浚東護城河。在東直門、朝陽門的護城河橋下各建一閘,又在大通橋北置回龍閘。自此,入東直門、朝陽門一帶的裕米倉、儲運倉、太平倉、祿米倉、舊太倉、富新倉、南新倉、興平倉、萬安倉的漕糧,由大通橋循東護城河用剝船直接浮運入倉。
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皇帝拓展昆明湖,建引水石槽,總匯西山諸泉之水,漕河水源改善,水量大增。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二十五年(1760年),又先後疏挖護城河,使之深廣,漕運稱便。至是,京師漕運進入清代最繁盛的階段。
光緒二十六(1900年),因現代海運和鐵路興起,漕運日衰,光緒二十七年,貢糧改徵紋銀,通惠河水系漕運遂中止,此後,該水系逐漸變為城區排水河道。
北京是中國古都之一,
金中都城和元大都城的四周均有護城河。今德勝門外的
土城溝便是元大都
護城河的遺蹟。1368年(明
洪武元年),明朝軍隊攻占元大都後,為易於防守,於1371年將元大都北城牆南移,並利用
高梁河、
積水潭(
太平湖部分)作為北護城河。1419年,又將元大都南城牆南移,並新挖開護城河(即前三門護城河)。對於元大都的東、西護城河,則仍按元代舊制,只是分別向南伸延與前三門護城河接通。此後,在修築外城城牆時,又開挖了外城護城河(即今
南護城河),並將各條護城河的水都匯集到東便門,經大通橋,入通惠河。自此形成了與
北京城牆相配套的護城河格局,並在此後的500多年中,逐步變成了老北京城風貌的重要標誌。
據1953年的測算,北京護城河的總長度為41.19公里。其中,西北護河(西直門至德勝門外松林閘)長1.84公里,東北護城河(松林閘至
東便門)長10.91公里,西護城河(西直門至西便門)長5.22公里,前三門護城河(西便門至東便門)7.74公里,南護城河(西便門至東便門)長15.48公里。新中國建立前,北京護城河的水源主要來自玉泉山及西山諸泉,經長河、玉淵潭等流入護城河,再經護城河流入城區河湖。北京護城河也是城區雨水和生活用水的排水河道,歷史上對京城的防洪排澇起過很大作用。
在歷史上,北京護城河不僅具有輸水、排水、保障城市安全的功能,而且在交通、運輸、觀光遊覽、美化環境等方面都起到過很好作用。清朝康熙、乾隆年間,曾長期利用東護城河運送漕糧。由於明、清時期城內皇家園林不許老百姓進入,於是城外的河道水體就成為百姓遊樂的好去處。當時,京城百姓出遊多是從朝陽門外登舟,沿護城河南下至東便門或通惠閘。每到冬天,前三門護城河和南護城河都開闢冰上運輸線,坐冰船出遊即省錢又快捷。每年的七月十五舊曆中元節時,前三門護城河又成為市民放河燈賞河燈的地方。
新中國成立後,有關部門對北京的河湖水系(包括護城河)進行過多次整治,修建了官廳、密雲等大型水庫,並引
永定河水和
潮白河水入城,為城市開發建設提供了新水源。解放後,北京年平均引水量是解放前的25倍,大大地改善了北京城市水環境。在此,應當特別提到1958年編制的北京城市水系總體規劃。該規劃明確提出,在北京城內要修建以
永定河引水渠、前三門護城河、通惠河為主體的城市水系,並與西北郊的昆明湖、京密引水渠相連線,形成一條山青水秀、名園族詭、遊船往來、貫穿城市中心的觀賞河道。根據這一規劃,有關部門當年就對前三門護城河進行了擴建施工,完成了東段與西段的河道建設。
地圖信息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