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源化小鼠模型時指帶有功能性的人類基因、細胞或組織的小鼠模型。這種模型通常被用做人類疾病體內研究(in vivo study)的活體替代模型。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套用很廣泛,比如在愛滋病、癌症、傳染病、人類退化性疾病、血液病研究領域等都有廣泛的套用。近幾年,帶有人類基因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已經被證明在解碼人類疾病奧秘中具有巨大的優勢和廣泛的套用前景。由於人類生理與動物生理常有顯著的區別,使利用動物模型得到的實驗結果有時不能適用到人體上。比如,有些利用小鼠等動物模型開發的藥物在人體上並沒有作用。所以,利用轉基因或同源重組的方法,將人類基因“放置”在小鼠模型上所製備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將是進行一些人類疾病研究的有效工具。
1.3 條件性基因敲除(Conditional Knockout)
條件性基因敲除主要是通過Cre-LoxP/ FLP-frt重組系統來實現的。這兩個系統都是染色體位點特異性重組酶系統。比如在待敲除的一段目標DNA序列的兩端各放置一個loxP(或Frt)序列,得到flox(flanked by loxP)小鼠。將flox小鼠與帶有細胞特異性表達的Cre(或Flp)的小鼠交配繁殖,以獲得在特定細胞里把目標基因敲除掉的小鼠,即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其套用可以使靶基因的表達或缺失發生在實驗動物發育的某一階段或某一特定的組織器官,從而使對小鼠基因組的修飾的範圍和時間處於一種可控狀態。此外,若與控制Cre或Flp表達的其他誘導系統相結合,還可以對某一基因同時實現時空兩方面的調控。
1.4 全基因敲除小鼠 (Conventional Knockout)
全基因敲除是將目標基因用一段外源DNA序列(多數情況下是用於藥物篩選的新黴素(Neomycin)抗性基因)來取代,從而達到使目的基因失活的目的。用於conventional knockout的基因打靶質粒構建相對簡單。一般有一個陽性篩選基因(比如NeoR, Hygromycin Resistant Gene)和一個陰性篩選基因(如TK)。陽性篩選基因位於兩個同源臂的中間,陰性篩選基因一般位於一個同源臂的外側。陽性篩選基因類似於分子生物學實驗中質粒上的氨苄等抗性基因。在轉染小鼠胚胎幹細胞之前,一般要對打靶載體進行線狀化,然後利用電轉儀通過電轉的方式將打靶載體導入小鼠胚胎幹細胞內。線狀打靶載體會整合到染色體上。在抗生素(比如G418)存在的情況下,只有染色體上重組了打靶載體的胚胎幹細胞才能成活並增殖。如果是同源重組,陰性篩選基因會丟失,導致不能表達。如果是隨機插入,一般會保留同源臂外的陰性篩選基因。傳統上陰性篩選基因一般是用來自於HSV的胸苷激酶基因,這種激酶會將Gancyclovir轉變成一個核苷類似物,並在基因組複製的過程中整合到新合成的DNA鏈上,造成DNA複製停止。所以,Gancyclovir能夠抑制打靶載體隨機插入的胚胎幹細胞增殖。由於Gancyclovir經常會影響得到嵌合體小鼠後的種系傳遞,所以現在打靶載體很少再用TK基因做為陰性篩選基因了。目前最常用的是DTA(Diphtheria Toxin Subinit A, 白喉毒素A亞基)。在隨機插入的情況下,如果有DTA表達,DTA可以直接殺死細胞,不需要再通過加入Gancyclovirs的方式進行陰性篩選。
百奧賽圖公司擁有一支國際頂級的專家顧問團隊,包括Dan Littman 博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Kenneth Rock 博士(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教授,病理系主任),Vijay Kuchroo 博士 (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Chingwen Yang 博士(Rockefeller University實驗動物中心主任)和高紹榮博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他們為公司的科研工作提供的專業指導和建議,使公司所研發的模式動物滿足及服務於最前沿科學研究。
沈月雷博士: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
1992年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病毒學及分子生物學系,並考入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主要從事人巨細胞病毒感染早期診斷試劑盒的研製和病毒類疫苗的質檢工作。1997年赴美,於2003年在美國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School of Medicine 獲博士學位後,赴 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的Dan Littman教授實驗室進行博士後研究(2003—2008)。主要是從事利用模式小鼠模型進行自身免疫性疾病致病機理的基礎研究。2008年6月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發起成立Biocytogen生物技術公司。帶領團隊研發出多個基因剔除,基因嵌入模式小鼠品系。這些品系正被全球上百個實驗室套用。其成果也在包括Nature, Nature Immunology, Immunity 等頂尖雜誌上發表。沈月雷博士具有將近20年的免疫學,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剔除類模式動物製備和研究經驗。2009年11月,沈月雷博士又發起成立了北京百奧賽圖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並擔任公司的首席科學家。沈月雷博士於2011年4月獲選北京市第四批“海聚工程”人才。
Eugene Anton博士:百奧賽圖美國公司(Biocytogen)首席運行官(COO)
分別獲得St. Thomas University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Pepperdine University博士學位。具有25年的公司管理,財務管理和市場運作經驗。加入Biocytogen公司之前,Anton博士曾任洛杉磯市政府財務顧問,風險投資公司副總裁,投資顧問公司合伙人,以及石油天然氣投資公司財務總監等職務。Anton博士曾任多個商業及經濟發展委員會主席,包括Santa Ana Federal Empowerment Corporation, The LongBeach Shipyard Reuse Task Force, 和the Long Beach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mission。目前,Anton博士主要負責Biocytogen公司的法律檔案,客戶關係,行政管理等。
金天權博士:百奧賽圖美國公司(Biocytogen)市場及產品部總監
1992年,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病毒學和分子生物學系;1997年,獲得武漢大學病毒學博士學位。1998赴美,於科羅拉多州立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1999年轉到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進行博士後研究。2002到2010年,任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研究助理教授。其研究成果在包括JBC, Cancer Research, PLoS Bio等國際刊物上發表。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在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Advanced Cell Technology (ACT)公司從事人胚胎幹細胞研究。2011年11月加入Biocytogen (北京百奧賽圖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位於美國的全資子公司),並任美國Biocytogen公司市場及產品部總監。
Harvard Medical School (Beth Israel Medical Center; Dana Farber Cancer Institute;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Mass General Hospital; Children’s Hospital), USA; John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of Penn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Pitts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South Californi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of Cincinnati School of Medicine, USA; Boston University, USA; Univ.Hospital of Ulm,Germany; Theracos Company, USA; Univ.of Amsterdam Netherland; Temple Univ.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of Florida School of Medicine, USA; Univ of Michigan School of Medicine, USA;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USA; 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 USA; National Institutefor Medical Research, UK; Roche, USA; Merck, USA; Johnson & Johnson, USA;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