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李大釗故居(北京李大釗故居紀念館)

北京李大釗故居(北京李大釗故居紀念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大釗故居,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西城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李大釗故居
  • 外文名:Li dazhao's former residence in Beijing
  • 位置: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
  • 捷運1號線:復興門站,西單站
  • 票務信息:1.2米以下兒童免票;
故居簡介,票務信息,交通路線,地理位置,

故居簡介

李大釗(1889--1927),字守常,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在黨的二大、三大、四大當選為中央委員。1924年底,任黨的北方區執行委員會書記。1922年受黨的委託在上海與孫中山先生談判國共合作,以共產黨員的身份加入國民黨,1924年出席國民黨一大,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1927年被反動軍閥殺害於北京。
從1916年夏至1927年春,李大釗在北京工作、生活十年,先後居住過八個地方。1920年春至1924年1 月,李大釗一家在石駙馬大街後宅35號(今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北院居住將近四年,這是他在故鄉之外與家人生活時間最長的一處居所。1979年8月21 日,李大釗故居被公布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為一小三合院,占地面積約550平方米,有北房3間,東、西耳房各2間,東、西廂房各3間。其中北房東屋為李大釗夫婦的臥室,東耳房為李大釗的長女李星華的臥室,東廂房北間為李大釗長子李葆華的臥室,東廂房南間為李炳華的臥室。西廂房為李大釗的書房。
李大釗故居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有著特殊的價值。在後宅胡同居住的時期,是李大釗人生事業的第一個黃金時代,也是他異常忙碌的時期。他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創建中國共產黨、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鞏固和發展國共合作、領導北方革命運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也是名重當世的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學者和思想家。在此期間,李大釗發表各種文章140餘篇,文字總量超過33萬餘字,平均每9天一篇;參加各種會議120次,包括共產黨三大、國民黨一大等,平均每10天一次會;陪同會見、拜訪各界人士30次,講演30次(不算講課),到廣州、上海、武漢、洛陽、天津等地從事教學和革命活動。當年,許多青年都曾在李大釗家借住,感受過李大釗師長般的關愛和教誨。中共北方黨組織的一些重要會議曾在李大釗的書房內召開。
黨史專家一致認為,北京李大釗故居是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創辦中國共產黨、領導北方工人運動、促成第一次國共合作等一系列革命實踐活動最具代表性的歷史見證。

票務信息

1、李大釗故居參觀票價:10元;
2、老人、大中國小學生(成人教育除外)憑證享受門票半價優惠;
3、1.2米以下兒童免票;
4、軍人憑有效證件免費參觀。

交通路線

捷運1號線:復興門站,西單站
捷運2號線:復興門站,長椿街站
7,10,38,626、395、477,新文化街西口站
7、15、37、10、626民族文化宮站

地理位置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