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胡同

文華胡同

文華胡同位於北京市 西城區南部,東西走向,東起佟麟閣路,西至鬧市口大街。全長454米,寬約3米。明朝屬阜財坊,稱石駙馬街後半邊胡同。清朝屬鑲藍旗,乾隆年間稱後閘;宣統年間稱石駙馬後宅,又稱後宅胡同。1965年整頓地名,改為文華胡同。現屬西城區金融街街道辦事處轄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華胡同
  • 地址:位於北京市 西城區南部
  • 全長:454米
  • 管轄部門:西城區金融街街道辦事處 
  • 主要建築:李大釗故居
名稱由來,重要人物,歷史故事,

名稱由來

文華胡同這個名字,是1965年整頓地名時,為了紀念李大釗才改的。它原來的名字叫石駙馬後宅。說起石駙馬後宅名字的由來,還真有一段歷史掌故呢。
在明朝這一帶屬於阜財坊。據明史記載,明宣宗的二女兒順德公主下嫁石,駙馬宅邸就在這一帶。後來,人們就將駙馬宅邸的大街叫做石駙馬大街。不過,石這個駙馬的下場也不太好。當時大宦官王振權勢熏天,殘酷打擊、肆意誅戮不奉承他的官員,甚至連皇親國戚也不放在眼裡。“駙馬都尉石詈其家閹,振惡賤己同類,下獄”。這句話翻譯成現代白話,意思就是駙馬都尉石叱罵他自己家的太監,王振覺得這是罵和自己一樣的人,很是厭煩,就找機會網羅罪名,把石下了大獄。成化十六年,石與順德公主合葬在今天石景山區琅山村一帶。
石駙馬大街後邊的小胡同,起初叫石駙馬街後半邊胡同。乾隆年間稱後閘胡同,宣統年間又稱石駙馬後宅,簡稱後宅胡同。

重要人物

李大釗故居
李大釗(1889-1927),河北樂亭縣人,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1918年起任北京大學教授、圖書館主任。在此居住期 間,李大釗和鄧中夏、陳獨秀等秘密發起成立了“馬克思學研究會”,不久成立北京共產黨小組,加緊宣傳馬克思主義,創辦通俗刊物《勞動者》,開辦勞動補習班,成立長辛店工會,並在此會見過共產國際代表維金斯基。1927年被奉系軍閥殺害。1979年,李大釗故居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文華胡同
李大釗同志生前在北京曾居住過五處。西城區石駙馬後宅26號是其1920—1922年時的居住之所,也是居住時間最長的一處。現為新文化街文華胡同24號。該院為三合院。正房三間,東西耳房各兩間,東西廂房各三間,此房東間是臥室,中間餐室,西間為子女讀書處。西廂房三間作書房和會客廳。東廂房三間為來往親友等人居住。院內有三棵海棠樹,院子南面是花畦和盆花,李大釗同志曾親自栽培花木。在此期間。李大釗同志和鄧中夏、陳獨秀等秘密發起成立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會見過共產國際代表維金斯基;不久成立北京共產黨小組,加緊宣傳馬克思主義,創辦通俗刊物《勞動音》,開辦勞動補習班,成立長辛店工會。1921年李大釗同志又與共產國際代表維金斯基和馬林多次商討建立中國共產黨的問題。並積極進行籌備工作。多次與陳獨秀聯繫,幫助濟南、天津等地建立了共產黨小組與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領導了京漢“二七”大罷工,並擔任北方區黨委書記,同時擔任中國勞工組合書記。和林伯渠同志一道促成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參加了國民黨“一大”,幫助孫中山制訂了民主革命的新綱領,制定了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重新解釋三民主義,使之成為革命的三民主義;改組了國民黨,使之革命化。他充分利用當時的革命形勢,推動了北方革命的發展。李大釗同志的革命活動又一次激怒了反動政府,反動警察經常去找麻煩,李大釗同志不得不搬到另外的地方去住。1923年春搬到西城銅幌子胡同3號居住。1924年5月張國燾被捕叛變告密。北洋軍閥政府下令緝捕李大釗同志,反動軍警還包圍搜查這裡,大釗同志不得不離京,到昌黎五峰山去避難。
1924年冬,李大釗同志參加共產國際代表大會回國後,又迎接了新的戰鬥、直至1927年被軍閥張作霖逮捕英勇就義。現已將該處作為李大釗同志故居,1979年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故事

1920年9月
李大釗租了石駙馬後宅35號(今文華胡同24號)。35號院坐落在文華胡同中段路南,分為南北兩個院落,總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李大釗一家生活在北院。這是個三合院,正房三間,東西耳房各兩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北房東間是臥室,中間是餐廳,西間為子女讀書處。西廂房三間作書房和會客廳。院子有三株海棠樹,南面是花畦和盆花。
在石駙馬後宅35號居住期間,也是李大釗革命生涯最緊張忙碌的一個時期。
1920年10月
在北京大學李大釗辦公室,他和張申府、張國燾發起組織了北京共產黨小組,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建的中心之一。他每月捐80元作為小組的活動經費。11月,北京共產黨小組舉行會議,李大釗被推舉為書記;在李大釗的指導下,由張國燾、鄧中夏發起,在北京大學學生會辦公室召開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大會,公推高君宇為書記。
1921年1月
在李大釗的領導下,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開學。北京共產黨小組成員在那裡教工人識字,宣傳革命道理;7月23日,李大釗領導的北京共產黨支部派張國燾、劉仁靜出席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下半年,李大釗擔任中共北京地方委員會書記,並先後建立了東城、西城、西山和長辛店機車廠四個支部。
上面簡約的記述,可以看出李大釗在文華胡同居住期間的革命鬥爭軌跡。
讓我們還是走進石駙馬後宅35號,看看在那裡發生的事兒吧。
1921年6月2日
晚上,一家人圍著八仙桌正要吃飯。夫人趙韌蘭念叨說:“差不多快一年了,月月欠薪。每月大學發的那點薪水,你又不如數拿回來。再這樣下去,家裡就揭不開鍋了。”
李大釗看著飯桌上擺著的鹹魚、高粱米粥,板著面孔說:“現在軍閥把持政權,盡想爭地盤,哪裡還顧得教育經費!職員家裡現在恐怕連口粥也喝不上了。”
全家人剛吃完飯,西屋的電話鈴就響了。李大釗拿起電話,高聲地說:“準備好了,一切都準備好了。明天7點以前我到學校里來!”
李大釗接完電話回來,夫人趙韌蘭關切地問:“是不是明天就去?”
李大釗激憤地說:“一定要去的。難道我們就讓他們這樣擺布下去嗎?他們不講道理,我們只有反抗,把請願變成示威!我們要質問這些壞蛋,他們到底把辦教育的經費搞到哪裡去了!如果這伙狗豺們不肯出面,我們的請願書也已經寫好了,那就用書面跟他們講道理。”
正如李大釗所料。6月3日,李大釗率北京各校教職員、學生代表,到北洋政府請願。從上午9點到下午4點,大總統徐世昌拒絕會見索薪團。於是,索薪團就把請願書遞了上去。徐世昌一看請願書上有譏諷他的話:“徐大總統,你自己本來就是無恥,還有臉面提倡什麼‘四存’,這就更無恥了!”氣得臉兒發白,一言不發,就把請願書給了國務總理靳雲鵬。靳雲鵬一看,馬上下令:“這還行!衛兵,給我打!”
新華門前,北洋政府的衛兵用槍把對索薪團施暴。馬敘倫的左眼角被打得鮮血直淌。李大釗見衛兵行兇,挺身而出,腦門也被刺破了。他站在總統府影壁前,發表演說,揭露軍閥。講到最激奮的時候,腳底下污泥一滑,摔倒了。大家趕緊把他送到了順治門裡的首善醫院。
聽說新華門前出事兒了,李大釗的兩個孩子到石駙馬後宅胡同東口等爸爸,就是不見爸爸的身影。後來,有人來家裡報信兒,告訴已經將李大釗送醫院了,不太礙事兒。但是,一家人還是放心不下,在擔憂中度過了漫長的一夜。第二天早晨,李大釗頭上纏著紗布,回到了後宅胡同35號的家中。
二七慘案發生後,北京反動軍閥政府通緝李大釗,並開始迫害他的家人。
一天,李大釗的兒子在門口玩兒,來了一群流氓,把他包圍起來就打。夫人趙韌蘭的侄子正好在家,拿起李大釗的紫檀木手杖,出門還擊。這伙兒流氓像惡狗一樣,衝進院子,闖進李大釗的書房,把書亂翻亂扔。潔淨的書房一片狼藉,那伙兒流氓卻揚長而去。
軍閥政府還派人冒充小偷,隔三差五地來搗亂。“小偷”偷走了家裡的白箱子,夜裡在房上亂竄,往院子裡扔石頭等等。
當李大釗的家人向警察報案時,軍閥政府的警察卻無動於衷。為了躲避反動當局的騷擾和迫害,1924年2月,夫人趙韌蘭被迫帶著全家,搬到了西城銅幌子胡同甲3號。
歷史往往有許多的巧合。
石駙馬後宅35號,1946年又成為愛國國畫大師黃賓虹的寓所。儘管李大釗、黃賓虹居住的時間不同、居住的房屋也不同,但住在同一胡同的同一門號內,也讓人感到傳奇。
1937年
74歲的黃賓虹,應邀到北平鑑定故宮的書畫,併兼任國畫研究院導師、北平藝專教授,住在石駙馬後宅7號。七七事變爆發,北平淪陷,他只能“伏居燕市”。
蟄伏北平期間,黃賓虹保持民族氣節,不做“軟體動物”,表現了一代國畫大師的錚錚鐵骨。
黃賓虹將畫室名曰“竹北移”,書畫題款不再用“賓虹”,改用“予向”,表明自己懷念鄉邦、臥薪嘗膽、面壁苦參的決心。
黃賓虹在國際上享有盛譽,英國人編印的《中華名畫集》,專程請他作序。抗日時期,日偽當局為了拉攏他,想請他出任北平美術館館長,但黃老堅辭不就,並揮筆畫梅花一幅,題詩言志:煙雲富貴,鐵石心腸。耐此歲寒,以揚國光。
1939年
日本著名畫家中村不折、橋本關雪二人,委託畫家荒木石畝來北平看望黃賓虹。黃賓虹不見,請學生石谷風轉告荒木石畝:眼下中日交戰,私人交情再好,也沒有國家民族的事體大,宴會不去,也不想見他。但荒木石畝執意要見,黃賓虹只好再寫一張告示貼在門首:黃賓虹因頭痛復發,遵醫生所囑需靜養,概不會客,請予諒解。
1943年
黃老打算吃碗壽麵、喝杯壽酒,給自己過80大壽了。可他太知名了,朋友、弟子爭相祝壽。在北平,大畫家齊白石送來一幅《蟠桃圖》,祝黃老80初度。在上海,傅雷、裘柱常、顧飛、張菊生、陳叔通、李撥可、王秋眉、鄧秋枝、高吹萬等人,在上海寧波同鄉會舉辦《黃賓虹先生八秩書畫展》,並印《黃賓虹山水畫冊》及“特刊”,遙祝先生壽誕。
這種機會,日本人是不會放過的。北平藝專“輔佐官”伊京、黑田,委託學校的兩位先生出面,說什麼為共存共榮、為慶祝黃賓虹君80大壽,特舉行慶壽大會、舉辦畫展。黃老十分氣憤,拒不答應。日本人三番五次地催促,他始終推託不去。
黃賓虹的選擇,使他加倍貧困、加倍孤獨。
中日戰火越燃越大,黃老先生的生活也更困窘了,經常一日三餐不濟。石駙馬胡同有個賣米的德州人,黃老時常光顧。一天,黃老又去買大米,德州人稱了10斤大米已經倒進黃老的米袋,可黃老一摸兜兒,空空如也,沒有錢。黃老很不好意思,問到:“沒帶錢,怎么辦?”德州人倒也爽快:“下次再說。”以後,德州人每隔十天八天,就給黃老送來幾斤大米。一家人要吃飯,大米不能不要。沒有錢,黃老就送他一幅畫兒,以畫換米度日。
老朋友許堯的詩,形象地勾畫出了黃老的北平生涯:“風雪埋頭耐討尋,寂寥巷陌一燈深。摒除萬事成孤悅,癖古何知更有今。”
抗戰勝利了,黃賓虹復任北平藝專教授。1946年,他從石駙馬後宅7號移居石駙馬後宅35號。不料,美國大兵闖進了北平,胡作非為,強姦中國學生。美軍的暴行使黃賓虹產生了離開北平的念頭。國民黨當局知道後,鑒於他的名望,想以北平博物館館長或藝專校長的職務挽留他。黃賓虹堅辭不就,離開“專制壓迫之久,思想遲鈍”的北平,南返杭州,就任國立西湖藝專教授。
文華胡同旁邊還有新文化街、文昌胡同。新文化街是為紀念魯迅而命名的,文昌胡同曾有一座張學良的宅第。三條胡同都帶“文”字,李大釗、魯迅、張學良又都中國現代史上的風雲人物,這在北京的胡同中,也是罕見的。
多年來,文華胡同24號李大釗故居一直被作為民居使用。隨著2008北京奧運腳步越來越近,李大釗故居被列入了《北京市人文奧運文物保護計畫》。2006年,西城區政府啟動了李大釗故居騰退、修繕工程。到2007年4月28日,也就是李大釗就義80周年之際,李大釗故居開始向公眾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