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小湯山

北京昌平小湯山

小湯山是京北重鎮,素有“溫泉古鎮”之美稱,西北距昌平衛星城東南10公里,南距亞運村17公里,東距首都機場16公里,總面積70.1平方公里,小湯山具有地熱資源豐富的自然優勢。因此處山丘較小,僅有海拔50.1米高,且山麓有溫泉,古人稱熱水為“湯”,故名小湯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昌平小湯山
  • 距首都機場:16公里
  • 總面積:70.1平方公里
  • 海拔:50.1米
  • 歷史:1500多年
  • 主要景點:溫泉
基本信息,景點概覽,小湯山經濟,

基本信息

小湯山的地熱溫泉歷史悠久,享有盛名,以面積大,埋藏淺,範圍廣而著稱。溫泉水的利用可追溯到南北朝,南北朝時魏人酈道元便在《水經注》中記載,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元代更把小湯山溫泉稱為“聖湯”。小湯山溫泉用於醫療洗浴, 早在《大元一統志》上就有記載。清朝時康熙、乾隆皇帝在小湯山修建了行宮,並御筆題詞“九華兮秀”。慈禧太后浴池遺址至今猶存。
北京昌平小湯山
小湯山溫泉出露在元古界霧迷山組灰岩裂隙中,水溫大部分在40℃-60℃,最高可達76℃。溫泉水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總礦化度每升大於800毫克,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它外觀淡黃清澈,水質甘秀甜美,含有鍶、鋰、硒、偏矽酸等多種與人體生理機能有關的礦物元素。
小湯山溫泉享譽中外,其水溫高、富含多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具有神奇的醫療、保健價值。
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全國聞名,2007年8月20日,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景點概覽

小湯山行宮與溫泉
高文瑞
昌平區小湯山鎮靜靜地躺著一座行宮。若非特意尋覓,路過也會視而不見:殘垣頹井舊石廢坑,實在無引人之處。
而當年這裡卻是皇帝禁苑,因有溫泉,為明清帝後龍浴之處,常人不能進入。說這裡是京城的華清池,並不為過。《日下舊聞考》記載:“湯山在州東南三十里,有溫泉可浴。”“湯山下有溫泉,行宮在焉。”《光緒昌平州志》更為詳細地記載了修建行宮的時間:“康熙五十四年建”,即1715年。行宮當年很有規模。南面為前宮,習慣上稱原行宮。乾隆皇帝又把行宮向北擴展,建成一座清幽的園林,為後宮。前宮是皇帝處理政務之處,後宮建澡雪堂、漱瓊室、飛鳳亭、匯澤閣、開襟樓……這些在八國聯軍的鐵蹄下已經不復存在。現能夠看到的後宮是修復後的遺址公園,用來做療養院之用。
前宮的正殿和東配殿已經蕩然無存,只有殿前兩個漢白玉砌成拉長的六邊形池,一東一西,整齊對稱。池子巨大,近兩米深,下面又有一漢白玉的長方池,再下1米,才是一口直徑1米多的圓井。井石上釘著鐵鋦。東側池的井靠北,完好;西側池的井靠南,部分磚已倒塌。井底早已乾枯。井邊長著荒草。有人分析,六邊形池下壓著長方形池的一角,六邊形池是後建的。這也印證了康熙是在明代的基礎上又建了行宮。不管怎樣,泉水充足,常流不息。六邊形池上有石洞,泉水從石洞流向東西兩側的配殿,供皇帝御用。東側的石洞上還裝有鐵管,據說正是利用了泉水的流向而建的。康熙皇帝非常喜愛這裡,曾有《溫泉行》詩一首:“湯泉泉水沸且清,仙源遙自丹砂生,沐日浴月泛靈液,微波細浪流蹤崢……歲時來往護仙蹕,點筆為賦溫泉行。”
小河攔住了北行的路。懷碧橋如進入後宮的大門。登橋北望,映入眼帘的是亭台石橋,湖光山色,隱約讓人聯想出當年的盛景。懷碧橋為石拱橋,建橋的石板有些還是當年的。1957年1月,郭沫若遊覽於此,興致所至,試和毛主席詩韻,題寫了一首《念奴嬌·小湯山》:“京畿左翼,小湯山,一脈溫泉無色。廣廈萬間新建立,引入玉池清澈。冬日疑春,朔風孕暖,溪內游龜鱉。華清何似?令人高下難說。小停懷碧橋邊,荒池待理,猶自封冰雪。遙指頹樓思往事。人道勝朝末截。那拉常游,浴宮已毀,獨樂亡家國。請看今日,兵民同享溫熱。”詩中細緻地描寫了溫泉的景象。
向前行,路邊置放著幾塊石材,精緻的浮雕令人想像到當年建築的
水平。前面就是荷池。池塘四周用石頭圍成參差的堤岸,就像一片側看的荷葉。荷池中有塊塊的石頭,點綴出一座小橋,可以穿行池間,賞玩荷花。當年荷池裡種的是金邊荷花。荷花美且花期早,能與芍藥相遇,引得乾隆皇帝折上一枝,插入膽瓶中觀賞,引發詩興:“霞翦衣裳恰五銖,清和春色滿仙壺。溫泉浴罷嬌無力,扶起身邊有念奴。”只可惜,珍貴的金邊荷花現已絕跡。
向前不遠,有一極小的石頭山,名為竹竿山,又稱九華山,山旁立有石碑:上書“清宮浴室遺址”。山下種有一叢翠竹,旁邊有兩個毗連的漢白玉長方池。泉水從山腳下的石縫湧出,流入池中,池的上方有一石洞,經過沉澱過濾後的泉水,再從石洞流到另一池中。皇帝就在此池中沐浴。池深有1米多,裡面並無台階,據說沐浴時,要放上木製器具。池旁有一塊礎石,有人據此說,池周有建築。也有人說,只此一塊礎石,且放在中間,池的四置再無礎石痕跡,所以那一塊是後放的。
皇帝用過,慈禧也不例外,據說是讓宮女在四周拉起帷幔。帝後在禁苑露天沐浴也不為過。況且,泉水不僅溫度高,還有氣味。乾隆皇帝在《湯泉行宮八詠》中曾寫過:“炎液暄波能愈疾,曾聞泉脈出流黃。化工神運不思議,功德應教證水王。”這不禁想起上世紀70年代,我的同事因皮膚病,每周都到小湯山洗溫泉。記得他講,泉水的溫度很高,從地下剛流出的泉水很燙,能煮熟雞蛋。泉水還有濃重的硫黃味兒。要不怎能治
病!前宮和後宮兩處的池壁上,都留有很重的鐵鏽色,這足以說明泉水所含礦物質之高。照此說來,室內聞這樣的氣味反而不利健康了。帝後自然更會享受。
登上十幾個台階就到了山頂。有人說這座山是人工堆出來的。因為一些山石有碼放的痕跡。但從大多山石層岩的走勢看,又像是自然形成。這么小的石山也算是比較少見。沒有石頭怎么會有溫泉呢!山頂上石頭眾多。當中一塊巨石上,朱筆四個大字:九華兮秀。字型圓潤有力。字下並無題款。據說是乾隆外出遊玩,回來心情暢快,情不自禁,說出了這四個字,於是御筆一揮而就。對於“兮”字,還有不少爭議。有人說是“分”,也有人說是“含”,傳說歸傳說,不論是不是乾隆的御書,總之,這肆意的一筆,給後人帶來許多“麻煩”和想像。
乾隆皇帝常駐蹕於此,曾於六年、七年、十三年、十八年、二十八年留下御製詩,足見湯山溫泉行宮之魅力。《光緒昌平州志》記載著:康熙時“設八品總領一人,無品級總領二人,效力筆帖式二人。”而乾隆皇帝不斷增加編制:“乾隆四年增設副總領一人,六年又增設總管一人,效力筆帖式二人。”行宮需要重點保護,設“守護千總一人兵九名。”行宮裡面的“苑戶原定七十名,乾隆十二年裁三十名。每名月給銀一兩,米一斛。各項匠役各給地三十畝,月給銀一兩,米一斛。”看來,吃這裡的皇糧還是很豐厚的。
行已至此,不禁心生疑竇:此山為何叫竹竿山?湯山又在何處?
原來,距現在的“行宮”幾百米遠,有一村落,名為小湯山村,村裡有一座小石山,稱小湯山,比竹竿山還矮。當地人講,距此幾里遠,有一座幾十米高的山,三四里長,一里多寬,名為大湯山。而《光緒昌平州志》中記載,湯山分大小兩座。小湯山“西至大湯山二里”。看來,大小湯山相去不遠。不論志書所指的湯泉是哪座湯山,兩山的地層結構應該是相通的,且這裡的泉水最為宜人。皇帝是極具眼力的。

小湯山經濟

1994年,小湯山鎮被確定為北京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95年被確定為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2年被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確定為中國可持續發展小城鎮試點,2003年被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授予“全國環境優美鎮”的光榮稱號,2004年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確定為第一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和被國家建設部等六部委確定為全國1887個重點鎮之一,2005年,被中國礦業聯合會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和被國家精神文明指導委員會授予“創建全國文明鎮工作先進鎮”的光榮稱號。
幾年來,在國家、市、區有關領導及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熱情幫助下,小湯山鎮按照“發揮優勢、用好政策、注重實效、形成特色”的指導思想,“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建設方針,“基礎工作起步,加大招商力度、第三產業引路、完善政策上路、建設管理同步、兩大文明兼顧”的工作思路,通過採取“調整最佳化農業、鞏固提高工業、大力發展三產、加快城鎮建設”的措施,使全鎮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較快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