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成立於1997年10月,主辦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
- 成立於:1997年10月
- 主辦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 所在城市:北京
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成立於1997年10月,主辦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成立於1997年10月,主辦單位:北京師範大學。本會名譽會長:張震、張勁夫、彭沖、遲浩田、洪學智、廖漢生、錢正英、聶菊蓀;會長:張秀;法人:陳昊蘇;秘書長:朱介元。本會宗旨: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會議選舉產生了江西省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研究會新一屆理事會及領導班子,馬博維當選會長。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會名稱為湖北省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研究會,簡稱湖北省新四軍研究會。英譯名:New 4th Army &...
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 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 徵文信息 論文範圍: 1、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的地位和作用。 2、新四軍的鐵軍精神在新時代的弘揚與傳承。 論文要求: 1、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主題鮮明,觀點正確...
華中抗日根據地、新四軍學術研討會已於2021年04月09日 ~ 2021年04月11日在南京市舉辦。活動背景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抗日戰爭時期是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關鍵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四軍馳騁於江淮大地,在艱苦環境中...
新四軍的傳奇故事 《新四軍的傳奇故事》是2006年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新四軍的傳奇故事 責任者 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編 出版地 北京 中圖分類號 I247.8 附註 摘要 ...
作 者: 杜虹 主編 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 編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一師分會會員、作家杜虹同志主編的這部《新四軍軍史珍典》出版了。它是作為獻給偉大的抗日戰爭而獻身的革命先烈和...
2010年:被授予“北京市殯葬協會會員單位被新四軍研究會授予“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中國傳媒大學黨支部授予“中國傳媒大學後勤黨總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中國傳媒大學授予“中國傳媒大學義務植樹基地”2012年:...
中華慈善總會”、“中國博物館學會”、“中國交通書畫協會”、“中國航天三院”、“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書畫家協會”、“中國書畫家聯誼會北京藝術創作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老年書畫研究會”、“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院...
《新四軍研究(第十輯)》是2018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上海市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研究會。內容簡介 《新四軍研究(第十輯)》收入了近年來有關專家學者的研究論文,老戰士們的回憶文章等,內容涉及新四軍歷史研究...
英山縣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研究會 英山縣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研究會是2015年8月25日登記成立的社會團體。 註冊地址 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英山縣委辦公樓負一樓。業務範圍 按核准章程規定的範圍。
田豐(1913年—1940年),江蘇省無錫縣(今無錫市)人,新四軍烈士。1938年秋赴陝北公學學習,1939年夏到新四軍工作,任江北游擊縱隊政治部宣傳科科長。1940年3月22日,新四軍參謀長張雲逸家屬及新四軍幹部戰士20餘人,在安徽省無為縣被...
1.1982年,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上海分會“聯抗”史研究組和海安縣黨政軍民各界為新四軍“聯抗”部隊烈士紀念碑重刻了碑銘。2.1987年、1988年時全國人大副委長的陳丕顯、葉飛先後為陵園和《聯抗四年》史記題詞;3.1991年時任...
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會員,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理事,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會員。1960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86年加入北京作家協會,200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學術成果 著有長篇小說《飛將軍劉善本》,大型連環畫書《血肉長城》,《...
2000年2月,謝飛同志離職休養。同年7月,被聘為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浙東分會名譽會長;2003年12月,被聘為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顧問。個人履歷 年譜 1913年2月3日出生於海南文昌湖山,原名謝瓊香。1926年考入...
2009年獲“南潯杯”建國60周年全國老年書畫展一等獎;參加田漢基金會赴美訪問活動,向中國大使館贈送林肯畫像、向美孔子基金會贈送孔子畫像、原總統尼克森的畫像贈送給其子女;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舉辦了開國元勛和英模人物為...
2017年被受聘於甘肅省第五屆嘉峪關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2018年3月8日被特聘為中國毛澤東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以及北京市通州美協理事。2011年,作品《毛澤東·沁園春·雪》被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收藏;2014年,作品被井岡山...
2015年作品《青春》入展“鐵的新四軍”紅色記憶·經典美術作品展/主辦單位:中國中共黨史學會、文化部公共文化司、中組部黨建讀物出版社、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新四軍研究會、北京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 2015年作品《...
馬蘇政是江蘇省宜興市人,1939年參加新四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通訊員、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政治部教育副官、連政治指導員、營教導員等職,參加了黃橋、兩溧反頑,蘇南反“清鄉”、反“掃蕩”,長興、泗安、新登等...
1935年在上海復旦大學讀書時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江北特委委員、新四軍駐馬塘辦事處主任、蘇中地委組織部部長、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團政委、華中九分區政委、地委書記等。建國後,歷任江蘇松江地委副書記,蘇州地委...
此役共殲敵3600餘人,繳獲步槍2000餘支,輕重機槍200餘挺,大小炮100餘門,戰馬600餘匹,取得了重大勝利,基本恢復了豫皖蘇抗日根據地。翌年3月,七旅又奉命從淮北南下,在定遠同進犯我軍淮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桂系頑軍作戰,於黃瞳廟...
1943年2月,任新四軍七師政治部副主任兼組織部長。10月,兼任沿江支隊政委、地委書記,後任七師政治部主任。率部多次進行反掃蕩、反摩擦的戰鬥。同時參加了開闢淮南抗日根據地、皖中抗日根據地的戰鬥。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10月,任新四軍...
1938年6月,胡文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秋末,陳毅到丹北段家橋,將丹北自衛總團正式任命為江南抗日義勇軍挺進縱隊。1941年夏,胡文杰調新四軍第一旅政治部任幹部幹事。一次,旅部下達攻打敵偽據點泰興縣城的戰鬥任務。為全殲城內頑敵...
歷任抗日軍政大學主任教員,中共高寶縣委書記,新四軍團政治委員、旅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四十九軍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廣州市委常委、廣州市副市長。1956年調北京,曾任外交部國際司司長,中國駐敘利亞、伊拉克、烏干達...
1938年2月任新四軍教導隊教員,後任新四軍參謀處參謀,新四軍第三支隊副官主任,新四軍後方兵站科長。1940年11月下旬北渡長江為皖南新四軍從銅繁北渡偵察路線、徵集渡江船隻。1941年1月皖南事變中突圍至皖中,任新四軍第二師第五旅司令部作戰...
1942年年初赴蘇北新四軍軍部。194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華中醫學院教育長,新四軍第三師兼蘇北軍區衛生部部長。抗日戰爭勝利後,隨部隊進軍東北。1946年4月兼任西滿軍區衛生部部長。1947年3月任西滿軍區衛生部部長。8月任東北民主聯軍衛生...
賀綠汀創作了《全面抗戰》《上戰場》《弟兄們拉起手來》《保家鄉》《中華兒女》《勝利進行曲》《還我河山》等充滿戰鬥熱情的歌曲,鼓舞全國人民的抗日鬥志。1941年皖南事變後,他毅然離開重慶,輾轉抵達華中新四軍軍部,為新四軍將士寫歌...
光輝的戰鬥歷程,《薛城文史 第4輯 孫伯龍烈士專輯 抗戰楷模》 ,政協棗莊市薛城區委員會文史委員會,棗莊市薛城區人民政府民政局,1991.12,第52-56頁。“要想到戰士的明天”,《星火燎原 未刊稿 09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