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匠心獨具:雅俗共賞的北京傳統工藝》
本書從外觀特點、製作工序、發展歷程、主要景點等方面,詳細地介紹了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鑲嵌、花絲鑲嵌、宮毯、京繡、京作硬木家具、風箏、內畫鼻煙壺等十一種北京傳統工藝,並配有各類工藝代表作品的圖片,生動地展示了北京傳統工藝的風采;設有實踐環節,指導讀者對各類工藝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識別與鑑賞;每章附有傳統工藝相關的傳說典故,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是一本宣傳北京傳統藝術、提升大眾工藝鑑賞水平的科普性讀物,有助於讀者在對北京傳統工藝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提升對工藝作品的欣賞和保護意識。
《日常與狂歡:北京的傳統節慶活動》
本書詳細介紹了北京的傳統節日,包括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過臘月等。中國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體現之一,通過對節日民俗活動和節日文化的詳細介紹,本書全景式展示了北京傳統節日文化的瑰麗多彩,“京味兒”實足,引人入勝。全書語言活潑生動,描摹細膩,並通過中西方節日文化的對比,讓讀者進一步認識到北京傳統節日習俗的獨特魅力。本書適合來華留學的外國留學生和喜歡中國文化的外國友人閱讀,也是一本國內中小學生了解北京傳統文化的適宜讀物。
《飛檐斗拱與一池風月:北京的名勝古蹟》
作為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北京的名勝古蹟,數不勝數。北京的名勝古蹟代表著古代中國的最高規格和水平,凝聚著古代中國人的心血和智慧,蘊含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本書以留學生視角看待北京和北京文化,以留學生願意和容易接受的方式介紹作為北京文化代表之一的名勝古蹟,從設計理念、建築形制、建造工藝、歷史典故等方面詳細介紹了北京的名勝古蹟,將北京的名勝古蹟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代表加以傳播和弘揚,從文化學視角挖掘北京名勝古蹟的特色和意義。
《當年明月照九城:北京的前世今生》
“北京文化新視點”書系突出兩大特色:一是立足北京,將北京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代表加以介紹、傳播和弘揚,重點從文化學視角挖掘北京文化的特色和意義;二是以留學生視角看待北京和北京文化為編寫特色,以留學生願意和容易接受的方式介紹北京文化。據我們了解,以這一視角編寫的介紹北京文化的書籍尚很少見,具有填補圖書市場空白的意義。
書系定位為在北京學習、生活的外國留學生全面了解和學習北京文化之用;同時,也可作為廣大對北京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了解之用。《當年明月照九城:北京的前世今生》為該書系中的一部,本書從70餘萬年前北京地區最早的先民“北京人”和北京文化的源頭講起,再到5000多年來上古時代、夏商周三代,直至元明清時期北京城的發展和變遷,全面展示了北京的歷史和文脈源流。書中緊扣“千古滄桑話北京”這一主題,選取了北京歷史文化發展史上具有典型意義和里程碑式價值的事件和人物,客觀再現了北京傳統文化的風雨滄桑與嬗變。該書視野開闊,主旨鮮明;史料豐富,敘事生動,對於有興趣了解北京歷史人文和民俗風情的海內外讀者而言,是一本集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好讀物。
圖書目錄
《匠心獨具:雅俗共賞的北京傳統工藝》目錄
第一章美名傳五洲——景泰藍 /
導語 / 工藝介紹 / 景泰藍藝術與製作工藝 / 景泰藍代表作品 / 景泰藍工藝的傳承 / 實踐環節 / 景泰藍的挑選 / 景泰藍的鑑賞 / 相關景點 / 延伸閱讀 / 景泰藍的來歷 /
第二章晶瑩圓融透——玉雕 /
導語 / 工藝介紹 / 玉雕的選材 / 玉雕的工藝 / 北京玉雕工藝的絕活兒 / 玉雕工藝代表作品 / 玉雕工藝的傳承 / 實踐環節 / 玉雕的鑑賞 / 玉器的保養 / 相關景點 / 延伸閱讀 / 和氏璧的故事 / 北京玉雕祖師爺——丘處機 / 才藝過人的琢玉大師——陸子岡 /
第三章形神合一韻——牙雕 /
導語 / 工藝介紹 / 牙雕的工藝 / 牙雕工藝代表作品 / 牙雕技藝的傳承 / 實踐環節 / 牙雕的鑑賞 / 牙雕的保養 / 相關景點 / 延伸閱讀 / 牙雕楊的“蟈蟈白菜” /
第四章刀下剔異彩——雕漆 /
導語 / 工藝介紹 / 雕漆的工藝 / 雕漆工藝代表作品 / 雕漆的傳承 / 實踐環節 / 雕漆工藝品的挑選 / 雕漆工藝品的保養 / 相關景點 / 延伸閱讀 / 貪得無厭的賈掌柜 /
第五章金光煥古風——金漆鑲嵌 /
導語 / 工藝介紹 / 金漆鑲嵌的工藝 / 金漆鑲嵌工藝代表作品 / 金漆鑲嵌的傳承 / 實踐環節 / 相關景點 / 延伸閱讀 / 捧盒金的“八馬捧盒” /
第六章剛柔編翠寶——花絲鑲嵌 /
導語 / 工藝介紹 / 花絲鑲嵌的工藝 / 花絲鑲嵌工藝代表作品 / 花絲鑲嵌工藝的傳承 / 實踐環節 / 花絲鑲嵌工藝品的挑選 / 花絲鑲嵌工藝品的鑑賞 / 相關景點 / 延伸閱讀 / 金玉良緣 /
第七章雍容織錦藝——宮毯 /
導語 / 工藝介紹 / 宮毯的工藝 / 宮毯工藝代表作品 / 宮毯工藝的傳承 / 實踐環節 / 宮毯的收藏 / 宮毯的保養 / 相關景點 / 延伸閱讀 / 宮毯的來歷 /
第八章指尖綻美圖——京繡 /
導語 / 工藝介紹 / 京繡的工藝 / 京繡工藝代表作品 / 京繡工藝的傳承 / 實踐環節 / 京繡的收藏與鑑賞 / 相關景點 / 延伸閱讀 / 巧秀補花 /
第九章雍容氣不凡——京作硬木家具 /
導語 / 工藝介紹 / 京作硬木家具的工藝 / 京作硬木家具工藝代表作品 / 京作硬木家具工藝的傳承 / 實踐環節 / 京作硬木家具的收藏價值 / 古典家具的年代分類 / 古典硬木家具的風格 / 京作硬木家具的收藏與鑑賞 / 京作硬木家具的收藏途徑 / 相關景點 / 延伸閱讀 / 馬扎的由來 /
第十章祈福消災鳶——風箏 /
導語 / 工藝介紹 / 中國風箏發展概說 / 風箏的工藝 / 風箏的典型形象 / 風箏工藝的傳承 / 實踐環節 / 購買風箏的習俗 / 放風箏的益處 / 風箏節 / 相關景點 / 延伸閱讀 /曹雪芹傳藝
第十一章鬼斧神工筆——內畫鼻煙壺 /
導語 / 工藝介紹 / 內畫鼻煙壺的工藝 / 內畫鼻煙壺工藝代表作品 / 內畫鼻煙壺工藝的傳承 / 實踐環節 / 內畫鼻煙壺的收藏與鑑賞 / 相關景點 / 延伸閱讀 / 內畫鼻煙壺工藝的由來 / 參考文獻 /
《日常與狂歡:北京的傳統節慶活動》目錄
第一章春節 /
導語 / 節慶活動 / 接財神爺 / 拜年 / 咬春 / 新姑爺拜年 / 破五崩窮 / 逛廟會 / 摸東嶽廟銅馬 / 摸石猴 / 打金錢眼兒 / 逛廠甸廟會 / 吃大糖葫蘆 / 抖空竹 / 進香 / 跳布扎 / 實踐與互動 / 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 / 延伸閱讀 / 紫禁城裡過大年/
第二章元宵節 /
導語 / 節慶活動 / 花會 / 舞獅 / 跑旱船 / 踩高蹺 / 扭秧歌 / 耍中幡 / 打太平鼓 / 賞燈 / 猜燈謎 / 吃元宵 / 走橋、摸釘 / 燒火判兒 / 實踐與互動 / 元宵和湯圓 / 延伸閱讀 / 唐人街上過大年 /
第三章春龍節 /
導語 / 節慶活動 / 照房梁 / 剃龍頭 / 吃“驢打滾兒” / 吃“龍鱗” / 接“姑奶奶” / 實踐與互動 / 留學生理髮難 / 延伸閱讀 / 二月二,剃龍頭 /
第四章清明節 /
導語 / 節慶活動 / 建墳圈子 / 掃墓 / 吃寒食 / 去城隍廟 / 插柳 / 踏青 / 放風箏 / 盪鞦韆 / 蹴鞠 / 實踐與互動 / 古詩《清明》賞析 / 延伸閱讀 / 介子推的傳說 /
第五章端午節 /
導語 / 節慶活動 / 祭神祭祖 / 掛菖蒲、艾葉 / 游天壇 / 戴五彩“粽子” / 過女兒節 / 扔災 / 喝雄黃酒 / 吃五毒餅 / 吃玫瑰餅 / 吃二米粽子 / 鬥百草 / 賽龍舟 / 實踐與互動 / 五毒肚兜 / 延伸閱讀 / 屈原的傳說 /
第六章曬霉節 /
導語 / 節慶活動 / 看谷秀 / 曬伏 / 晾經 / 洗象 / 賞荷 / 吃素食 / 實踐與互動 / “象”與“祥” / 延伸閱讀 / 象來街的故事 /
第七章七夕節 /
導語 / 節慶活動 / 拜雙星 / 丟針乞巧 / 設瓜果 / 吃巧食 / 做巧果 / 玩七巧板 / 賞應節戲《天河配》 / 實踐與互動 / 白色情人節 / 延伸閱讀 / 牛郎織女的故事 /
第八章中元節 /
導語 / 節慶活動 / 燒紙錢 / 拜三官 / 舉辦盂蘭盆會 / 點荷花燈 / 放河燈 / 燒法船 / 實踐與互動 /墨西哥“鬼節” / 延伸閱讀 / 目連救母的傳說 /
第九章中秋節 /
導語 / 節慶活動 / 拜月 / 吃月餅 / 接閨女 / “請”兔兒爺 / 觀皮影 / 制毛猴 / 耍冬蟲 / 實踐與互動 / 嫦娥奔月的傳說 / 延伸閱讀 / 中秋節老北京的“斗蟲會” /
第十章重陽節 /
導語 / 節慶活動 / 登高 / 插茱萸 / 賞菊 / 過女兒節 / 吃花糕 / 飲菊花酒 / 食羊肉 / 實踐與互動 / 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賞析 / 延伸閱讀 / 重陽節的傳說 /
第十一章寒衣節 /
導語 / 節慶活動 / 送寒衣 / 墓祭 / 家祭 / 暖爐會 / 實踐與互動 / 燒紙錢 / 延伸閱讀 /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傳說 /
第十二章過臘月 /
導語 / 節慶活動 / 喝臘八粥 / 泡臘八蒜 / 辦年貨 / 請神龕 / 吃關東糖、糖瓜 / 祭灶 / 掃房 / 丟百病 / 蒸饅頭 / 貼窗花 / 貼“福”字 / 貼年畫 / 貼鬥神 / 貼春聯 / 戴絨花 /
吃年夜飯 / 吃咯吱盒兒 / 吃芥末墩兒 / 踩歲 / 守歲 / 送財神爺 / 放鞭炮 / 給壓歲錢 / 實踐與互動 / 一份給長輩送禮的寶典 / 延伸閱讀 / 從我家年夜飯的變遷說起 / 主要參考文獻 /
《飛檐斗拱與一池風月:北京的名勝古蹟》目錄
第一章頤和園:湖光山色中的皇家園林 /
導語 / 頤和園的歷史與布局 / 園林中的政治活動區 / 園林中的生活居住區 / 山與水之間 / 南湖與西堤 / 萬壽山之上 / 後山與後湖 / 實踐與互動 / 延伸閱讀 /
第二章故宮:氣勢恢宏的皇家宮殿 /
導語 / 故宮建築中的文化內蘊 / 故宮建築中的等級觀念 / 故宮的布局 / 故宮正門:午門 / 太和門和太和殿 / 中和殿 / 保和殿 / 乾清門和乾清宮 / 交泰殿 / 坤寧宮 / 齋宮和養心殿 /
皇極殿與九龍壁 / 御花園 / 實踐與互動 / 延伸閱讀 /
第三章天壇:皇家壇廟的典範之作 /
導語 / 關於皇家祭祀 / 天壇布局中的文化內蘊 / 祭天神壇:圜丘壇 / 天神寢宮:皇穹宇 / 祈穀神殿:祈年殿 / 丹陛橋與九龍柏 / 齋宮與神樂署 / 實踐與互動 / 延伸閱讀 /
第四章天安門廣場:歷史的見證 /
導語 / 天安門廣場之中 / 天安門城樓 / 正陽門(前門) / 天安門廣場兩側 / 中山公園 / 勞動人民文化宮 / 實踐與互動 / 延伸閱讀 /
第五章恭王府:庭院深深藏秀色 /
導語 / 北京的王府 / 府邸的布局與主要景點 / 花園的布局及主要景點 / 實踐與互動 / 延伸閱讀 /
第六章北京的佛寺 /
導語 / 佛寺的基本規制 / 深山古寺,潭柘鐘聲 / 龍潛福地,皇家雍和 / 紅螺仙女佑古寺 / 石經藏雲居,天下安太平 / 法海真源在法源 / 鬧中取靜廣濟寺 / 大都地標白塔寺 / 四海修禪屬戒台 / 實踐與互動 / 延伸閱讀 /
第七章北京的道觀 /
導語 / 全真聖殿白雲觀 / 泰山行宮東嶽廟 / 實踐與互動 / 延伸閱讀 /
第八章景山公園:五方亭中覽勝景 /
導語 / 公園歷史 / 南門與綺望樓 / 五方亭 / 壽皇殿建築群 / 護國忠義廟 / 崇禎自縊處 / 觀德殿與興慶閣 / 園中古樹 / 實踐與互動 / 延伸閱讀 /
第九章北海:瓊華塔影映太液 /
導語 / 北海公園的歷史與布局 / 團城景區 / 瓊華島景區 / 東岸景區 / 北岸景區 / 實踐與互動 / 延伸閱讀 /
第十章長城:一條巨龍萬里長 /
導語 / 中國長城的歷史 / 長城的構造與功能 / 居庸雄關 / 八達嶺長城 / 慕田峪長城 / 司馬台長城 / 實踐與互動 / 延伸閱讀 /
第十一章明十三陵:千古帝王安眠地 /
導語 / 位置與布局 / 神道 / 長陵 / 定陵 / 昭陵 / 實踐與互動 / 延伸閱讀 /
主要參考文獻
《當年明月照九城:北京的前世今生》目錄
第一章 北京的史前人類 /1
生命的搖籃 ——— “北京灣 ” /2
北京地區最早的先民 ——— “北京人 ” /2
“北京人 ”頭蓋骨的發現與遺失 /4
“北京人 ”的體貌特徵和生活習性 /5
周口店的今天 ——— “北京人 ”遺址博物館 /8
新石器時代的北京地區 /8
北京地區的遠古傳說 / 10
延伸閱讀 / 11
實踐環節 / 12
第二章 夏商周三代與戰國時期的北京 / 13
北京地區的青銅文明 / 14
武王伐紂與商朝的滅亡 / 16
從燕都到薊都 / 17
燕國的階級關係 / 18
燕國的農業、經濟和文化狀況 / 21
燕國的滅亡 / 22
延伸閱讀 / 24
實踐環節 / 26
第三章 秦漢時代與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北京 / 27
秦國的興亡 / 28
兩漢時期的燕地 / 31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的北京 / 34
延伸閱讀 / 36
實踐環節 / 38
第四章 隋唐時期的北京 / 39
大運河 / 40
隋朝的滅亡和唐朝的建立 / 42
安史之亂 / 43
隋唐時期北京地區的佛教發展 / 46
延伸閱讀 / 49
實踐環節 / 51
第五章 五代十國和遼宋時期的北京 / 53
晚唐至五代時期的幽州 / 54
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 / 55
五代十國的結束和北宋的建立 / 56
宋遼對抗與澶淵之盟 / 58
遼朝對幽州的統治 / 59
遼南京城 / 60
南京城的寺廟 / 61
延伸閱讀 / 64
實踐環節 / 66
第六章 金代的中都 ———金和南宋對峙下的北京 / 67
遼帝國的衰落和女真族的崛起 / 68
海上之盟 / 69
南京的陷落和北宋的滅亡 / 70
金中都的建立 / 71
金中都的園林、寺廟和皇陵 / 73
金中都的社會、經濟和文化情況 / 75
延伸閱讀 / 78
實踐環節 / 80
第七章 元代北京城 ———元大都 / 81
蒙古部落的崛起 / 82
金和南宋的滅亡 / 85
忽必烈與元大都的興建 / 86
元大都的城市布局 / 87
郭守敬與通惠河 / 90
元朝的海運和陸運 / 93
元朝的對外交往 / 93
元大都的宗教和寺廟建築 / 96
元代文學藝術 / 100
延伸閱讀 / 103
實踐環節 / 104
第八章 明代的北京 / 105
蒙古的滅亡和明朝的建立 / 106
遷都北京 / 107
明代北京城的城牆和城門 / 109
紫禁城的興建 / 114
北京城的祭壇和宗廟 / 121
北京城的中軸線 / 122
明長城的修建 / 124
明代北京的寺廟和皇陵 / 127
明代英雄人物 / 130
明代科學和文化 / 133
延伸閱讀 / 134
實踐環節 / 135
第九章 清代的北京 / 137
明朝的衰亡 / 138
後金的崛起 / 139
清軍入關與大順政權的覆滅 / 141
清代對北京城及紫禁城的重修與改造 / 142
清代皇家園林 / 143
清代藏傳佛教寺廟的代表 ———雍和宮 / 150
清代皇帝陵墓 / 150
清代文化和教育 / 152
清代文學和戲曲 / 155
從 “前朝後市 ”到 “後朝前市 ” ———清代商業中心的南移 / 157
清朝的滅亡 / 159
延伸閱讀 / 160
實踐環節 / 161
尾 聲:今日北京 / 163
人口分布 / 164
城市規模 / 164
交通路網 / 165
主要產業 / 166
文化教育 / 167
休閒購物 / 170
旅遊資源 / 17
舊城保護 / 171
作者簡介
辛玉彤,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學院教師。長期從事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工作,教學經驗豐富。對北京文化、中國文化有較多涉獵和研究,針對留學生的文化背景和學習漢語的特點,將語言學習與文化傳授結合起來,形成了有特色的教學風格。發表關於對外漢語教學及文化研究方面的論文多篇。
牛傑,研究生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語言學系,長期從事語言學、對外漢語教學和跨文化交際研究,曾赴美國克利夫蘭大學、土耳其埃爾吉耶斯大學任教。現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學院執教。
許曉華,女,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學院副教授,多年來從事留學生漢語教育工作,具有較豐富的傳統文化積澱,熟悉北京文化和民俗生活。
姚京晶,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專業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博士,現任職於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學院,先後承擔學院多種課型的對外漢語教學工作。主要研究興趣為漢語語法本體、對外漢語教學與語法、中國歷史文化等。目前已出版對外漢語閱讀教材一部,發表語法類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