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法治建設年度報告(2014)

北京市法學會編撰的《北京市法治建設年度報(2014)》於近日面向社會公開發布。報告全文近9萬字,包含北京市法治建設數據2000餘個,各類圖表近50個,是北京市第一部全面、客觀、權威反映北京市年度法治發展狀況的白皮書。

報告分為總報告和專題報告,總報告包括:前言,立法和法律監督,依法行政,審判、檢察、公安和司法行政工作,司法體制改革,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法治宣傳,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對年度法治建設狀況的基本分析以及進一步推進北京法治建設的對策建議十個部分;專題報告包括:勞動和社會保障法治建設年度報告、房地產法治建設年度報告、智慧財產權保護法治建設年度報告和稅收法治建設年度報告。
《年度報告(2014)》特點突出:一是定位準確,評價客觀。《報告》立足於全面反映北京市年度法治發展情況,為社會各界了解北京市的法治發展提供參考,因此,在材料蒐集範圍上我們儘可能涵蓋了我市法治建設的主要領域。考慮到北京市法學會作為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民眾團體,能夠從第三方立場觀察北京市的法治建設,視角更為開闊,評價更為客觀,因此本報告特別增加了對年度法治建設狀況的基本分析和進一步推進法治建設的對策建議兩個部分,分析了法治建設的成效和亮點,並指出問題和不足,同時從學術研究的角度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的對策建議。使整個報告既具有資料參考價值,更具有一定的學術研究價值。二是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報告近9萬字,其中總報告包括10個章節,分報告4個,總報告按照法律體系的基本劃分設定篇章結構,同時以四中全會《決定》對我國當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最新闡釋為指導來規劃報告內容的詳略。例如,針對我市作為全國司法改革第三批試點省份,報告設專章闡述我市推進司法改革的主要情況;又如,圍繞社會普遍關心的依法行政問題,報告對法治政府建設進行了詳細論述;再如,圍繞四中全會提出的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報告將商事仲裁、勞動人事仲裁、人民調解等統一納入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整個報告結構合理,內容詳實,詳略得當。三是數據權威,形式新穎。報告全文包含法治建設的數據2000餘個,在蒐集材料過程中,堅持所有材料均來自各單位提供的一手資料,所有數據均出自各單位的統一統計口徑。在報告編撰過程中,堅持凡是能用數據表達的內容,就不用文字描述;凡是能用具體數字表示的內容,就不用概數。此外,報告中包含各類圖表近50個,很多數據都通過圖表形式反映出來,實現了對數據的二次統計和分析,同時也易於將多年數據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分析。
報告指出,2014年是中國法治建設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黨的第十八屆四中全會是我黨歷史上第一次以法治為主題的中央全會,《決定》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190項具體改革內容,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繪就了宏偉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
報告同時指出,2014年,北京市的法治建設繼續聚焦改革,圍繞全面貫徹落實《決定》精神,實施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在指導思想方面,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通過了《關於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法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建設法治中國首善之區的奮鬥目標和具體舉措;在內容上,突出地方特色、首都“風味”,尤其是在利用法治手段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在落實方面,北京市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法治建設成效顯著,亮點紛呈。
編寫法治建設年度報告,對於推進首都法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年度報告》能夠系統回顧和總結一年來我市法治建設的主要成就和經驗,既是法治建設本身的重要內容,也是彰顯法治發展水平、固化法治建設成就的重要手段,也有利於推動法治建設各項工作深入開展。二是《年度報告》匯集了法治建設各個方面的基本數據,通過積累可形成北京市法治建設基礎資料庫,能為學術研究提供可靠的數據來源,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也有利於促進法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拓法學研究“立足當地、研究當地、服務當地”的新路徑。三是通過公開報告,不僅能夠在全國展示我市法治發展狀況,回答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法治建設問題,更能向世界展示北京乃至中國的法治建設成效,尤其是首都法治建設在中國法治建設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有利於促進全民法治觀念、法律意識和社會法治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北京市法學會編撰的《北京市法治建設年度報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市政法各單位及首都廣大法學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市委書記郭金龍、原市委政法委書記楊曉超作了重要批示,市法學會牽頭,成立了由市人大法制辦、市政府法制辦、市高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監獄局、市教育矯治局、市教委、市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局、市律協、市仲裁委等共12家單位組成的年度報告編委會,首都多位知名法學專家為報告建言獻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