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區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

北京市昌平區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

2007年是本屆政府履行職責的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區政府與全區人民一道,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落實區第三次黨代會的部署,緊緊圍繞建設一流首都城市發展新區的奮鬥目標,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起步穩、氣象新,實現了屆首之年的良好開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市昌平區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
  • 單位:北京市昌平區
  • 性質:工作報告
  • 發布時間:2008年
引言,成就,

引言

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260億元,同比增長16%。區域稅收和地方財政收入再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78.3億元和21.2億元,增長58.5%和27.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達到18874元,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037元,增長11.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1%,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再就業率達到60.2%。向民眾承諾的31件實事全部落實。

成就

--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深入挖掘資源優勢,突出區域發展特色,以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生命科學園、北汽福田汽車產業基地等重點功能區為載體,引導能源科技、生物醫藥和汽車產業集聚發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15.2億元,增長27.7%;預計實現主營業務利潤92.3億元,增長36.9%。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製造業占工業總量的比重達到60.2%。堅持以大企業、大項目帶動結構最佳化和總量提升,分別與中石油、中石化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中國石油科技園、中國石化科技研究中心相繼落戶昌平。整合科教資源,著力推進自主創新,教育科研產業占三產的比重增至31.5%,支持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項目58項。服務業繼續最佳化升級,中關村國際商城、龍德廣場、九華山莊等項目進展順利,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旅遊經營收入預計達到85億元和28.5億元,分別增長26%和17.8%。文化創意、體育休閒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規劃論證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國有資產監管體系進一步健全,15家國有、集體企業進入改製程序,國有資本加快向優勢行業和企業集中。對外經濟貿易快速發展,進出口總額預計實現12.1億美元,增長32%;實際利用外資7467萬美元,增長10%。節能降耗減排初見成效,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順利完成,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水耗預計分別下降6%和7%。
--奧運籌辦工作有序推進。135項奧運倒排期摺子工程全面實施。鐵人三項賽場、訓練場館和公路腳踏車賽道、終點站順利竣工。京包高速路的征地拆遷工作基本完成。成立了區大型體育賽事保障委員會和場館運行團隊。成功舉辦了"好運北京"鐵人三項世界盃賽、公路腳踏車國際邀請賽和跆拳道、動力傘世錦賽、全國億萬婦女健身大賽、迎奧運萬人長走等大型賽事活動。獲得了2011年鐵人三項世錦賽的舉辦權。奧運風險評估和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取得階段性成果,交通安保、旅遊接待、志願者服務等工作有序開展。奧運場館周邊、賽道沿線、國鐵城鐵沿線等關鍵部位的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共拆除違法建設5.1萬平方米,完成綠化面積180萬平方米,清洗粉飾建築物外立面164萬平方米。主要大街、老舊小區和戶外廣告的專項整治工作順利推進。深入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等活動,在全區營造了參與奧運、奉獻奧運、共享奧運的濃厚氛圍。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紮實開展。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全年共投入支農資金14億元。啟動了京承路都市型現代農業走廊、蘋果品種主題公園、百合花生產基地等產業項目建設。新發展果樹種植面積1.5萬畝,設施農業面積突破1萬畝。通過規範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積極推廣政策性農業保險,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和農業抗風險能力。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村產業發展取得初步成果。農民就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完成農民免費職業培訓1.6萬人次,實現轉移就業9881人。山區農民人均勞動所得達到6980元,增長9.2%。22個市、區級整體推進村基礎設施建設"五項工程"全面竣工。"亮起來、暖起來、循環起來"工程超額完成任務。大修鄉村公路180公里,解決了4.8萬農民的安全飲水問題,完成改廁1.5萬戶,搭建高效節能架空炕30707鋪。農村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新建成一批農村圖書室、法律服務室、老年活動中心、數字電影放映廳等服務設施,實現了村村通公交和農村便利店、候車亭、健身設施全覆蓋。在北京市第六屆農民運動會上取得了優異成績。制定並實施農村民主管理的"1+4"檔案。成立了17個農村會計服務所。4個村完成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順利完成了第七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
--民眾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堅持把財政支出重點向民生領域傾斜,全年用於解決民生問題的支出達到16.8億元。加大就業促進力度,建立了"零就業家庭"長效幫扶機制。開發社區就業崗位5572個,安置失業人員5078人。落實"一老一小"大病醫療保險政策,將7萬多名城鎮無醫療保障的老人、學生和兒童全部納入保障範圍。實施公費醫療改革,使2.5萬名享受公費醫療人員普遍受益。投入資金7144萬元,妥善解決了1675名建設征地農轉工人員參加社會保險的遺留問題。全區社會保險參保人次達到72.5萬,增長15.7%。農村中國小、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布局調整和標準化建設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將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調整為"四免兩補",廣泛惠及4.77萬戶家庭。社區衛生服務實現收支兩條線管理和312種藥品統一配送、零差率銷售,為民眾減輕藥費負擔407.6萬元。17個鎮級文化服務中心、215個村級俱樂部建成並投入使用。人口和計畫生育、扶殘助殘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創建全國科普示範區獲得成功。圍繞直接關係民眾生活的問題,採取了開通4條環城公交線路、提高廉租住房補貼標準、實施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等一系列便民利民舉措。成立了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創新信訪工作機制,採取領導接訪、工作人員下訪等方式,深入排查、及時化解基層矛盾,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城鎮建設管理全面加強。昌平新城規劃正式獲得批覆。新城街區層面控規及39個專項規劃、4個鎮域規劃的編制工作順利完成。加強銀政合作,拓寬融資渠道,為新城重點地區、重大項目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新城東區南環路大橋竣工驗收,一期土地即將上市交易。沙河高教園區農民回遷樓和3所高校新校區開工建設。中關村國家工程技術創新基地土地一級開發順利推進。以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為目標,實施了18項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項目。新改建和大修區級以上道路106.5公里。南豐路北段建設和前鋒學校改造正式啟動。陽坊、史各莊等5座11萬伏變電站建成送電。永安公園、政府街地下停車場、北七家污水處理廠(一期)等項目已竣工。東小口、回龍觀地區的配套設施接管、管理部門入駐和居委會建設等工作繼續推進。陽坊、南口的城鎮綜合開發進入前期籌備階段。成立了沙河地區辦事處。探索建立了城市管理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了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實施廢棄礦山、砂坑修復、南北沙河治理等一批生態建設工程,關停了昌平垃圾場。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城鎮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80%和55%,空氣品質二級以上天數達到71.5%。
--最佳化發展環境取得明顯成效。以迎奧運和創建國家衛生區為契機,集中開展治安、交通、市場、環衛、旅遊"五大秩序"專項治理,刑事案件增長幅度明顯回落,城鄉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創建國家衛生區工作順利通過全國愛衛辦考核鑑定。按照管理到位、服務高效的要求,探索了政府投資項目推進、工業用地前期開發、產業項目引進和征地拆遷"四個機制"。健全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高校服務辦、金融服務辦等機構的功能,改進了對駐昌企業和單位的服務。與中國石油大學等高校建立了全面合作關係。研究制定了鼓勵支持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辦理市、區人大代表建議205項、政協委員提案151件,辦復率100%。成功舉辦蘋果節、溫泉節等大型活動,新發展2個國際友好城市,提高了昌平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實現了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六連冠。通過一系列最佳化發展環境的舉措,使昌平的環境優勢得到了鞏固和提升,進一步激發了各類群體在昌平學習、創業、創新的熱情。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正確領導,區人大、區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凝聚著各方的心血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區政府,向全區人民,向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向駐昌中央、市屬單位、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駐昌部隊,以及關心支持昌平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一年來的工作實踐,使我們深切體會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抓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積極創新發展理念,深入挖掘區域發展特色,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做到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必須更加注重發展的協調性,堅定不移地推動產業結構向高端化、特色化發展,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統一;必須牢固樹立"環境是資源、環境是形象、環境也是生產力"的理念,全面加強環境建設,努力提高資源集聚能力和生態宜居水平。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對照建設一流首都城市發展新區的要求,政府工作還有不小差距,改革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在:綜合經濟實力還不夠強;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還需要付出長期努力;節能降耗減排面臨較大壓力;統籌城鄉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任務相當艱巨;公共服務能力和社會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一些部門和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還不強,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最佳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