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材工業調整最佳化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4號),加快調整最佳化我市建材工業,我委制定了《北京市建材工業調整最佳化實施方案》。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方案內容
北京市建材工業調整最佳化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4號),加快調整最佳化我市建材工業,結合我市建材工業發展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在“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大機遇,主動適應裝配式建築發展趨勢,圍繞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退出一般性建材工業,聚焦服首都核心功能、加快優勢建材工業轉型升級,發展“高精尖”務新型建材產業,提升示範引領京津冀建材工業協同發展的能力,使我市建材工業在更好地服務首都核心功能中實現提質增效。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尊重企業主體地位,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創新經營模式和業態,推動聯合重組,增加有效供給,促進優勝劣汰;政府要健全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強制性標準,完善支持政策,搭建服務平台,最佳化建材工業發展環境。
統籌謀劃,分類施策。對於我市一般性建材工業,要採取提高標準、市場倒逼、政策禁限等手段,加快疏解和就地退出;對服務首都核心功能的優勢建材工業,要採取綠色發展、智慧型發展、創新發展、提升品牌等方式提質增效。
區域協同,部門聯動。深入推進京津冀建材工業協同發展,在更大區域範圍內打造建材工業鏈條,形成錯位發展、共同發展格局;加強部門間的統籌協調,建立聯動機制,形成合力。
(三)目標任務
到2020年,我市建材工業重點行業和企業轉型升級取得顯著成效,布局10家左右裝配式建築建材配套骨幹企業,打造1個鋼結構生產示範基地,建成石墨烯等產業創新平台和基地,形成一批建材技術服務、電子商務品牌企業,綠色建材產品和“高精尖”產品比重穩步提升,以滿足北京城市環保需求、北京裝配式建築發展需求、國家新材料發展戰略需求為特徵的建材工業新體系基本成型。
二、加快退出一般性建材工業
(一)嚴禁新增產能
貫徹落實《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控條例》、《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15年版)和《北京市工業污染行業、生產工藝調整退出及設備淘汰目錄(2014年版)》等相關檔案要求,確保禁限項目“零準入”,瀝青防水卷材、人造板、粘土磚等領域的建材製造加工企業按期調整退出。
(二)退出一般性建材工業
貫徹落實工信部和北京、天津、河北等三省市發布的《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南》,依託京津冀“4+N”戰略合作平台和相關產業合作平台,綜合利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執行水、電、氣等要素的差別化定價機制,引導一般性建材工業企業穩妥有序退出。
(三)促進京津冀企業聯合重組
統籌研究我市建材工業與津冀建材工業的協同關係,鼓勵我市企業與津冀地區企業間開展跨地區聯合重組,支持我市優勢建材工業企業搭建立足京津冀、面向全球的產能整合平台,最佳化產能布局和資源配置,提高產業集中度,引領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三、加快優勢建材工業轉型升級
(一)服務城市環保需求
做專城市廢棄物協同處置等特色環保服務業。支持我市建材企業利用自身資源和專業優勢,轉型為環保服務企業,開展城市廢物無害化處置、工業廢物資源化利用、污染土修復和最終處置、節能管理與服務、環保項目諮詢與工程總承包等專業服務。水泥產能以滿足本市垃圾和飛灰處理為限,保留的水泥窯全面轉型為城市運行保障設施,通過技術改造提升處理能力。支持我市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向京津冀區域內城市周邊水泥企業推廣套用,形成服務區域的、一體化的城市環境基礎設施。支持PPP(公司夥伴關係)模式的推廣套用,鼓勵社會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二)服務裝配式建築
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等建築新模式的需求,做精新型建材和特種建材產業。貫徹落實國家和我市推進裝配式建築發展的有關要求,綜合考慮運距和現有基礎,合理布局和調控混凝土預製構件和鋼結構部品生產企業,使生產能力適應我市裝配式建築發展需要。強化試點示範,加強建材企業與建築企業聯動,建立和完善產品品種和規格,支持建材企業結合生產需要發展自主的技術、產品和系統,實現疊合樓板、內外牆板、樓梯陽台、廚衛裝飾等構件生產的標準化、專業化、集成化。鼓勵企業開展高品質連線件、灌漿料等關鍵部件、材料及裝備的研發生產。支持利用建築垃圾生產符合本市產業發展要求的建材產品。支持企業圍繞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發展需求,研發和生產高效保溫、氣密性的新型建材,推動產業向“高精尖”轉型。
(三)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需求
做強新材料產業。在石墨烯領域,貫徹落實工信部等三部委《關於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充分發揮北京市科技資源和創新團隊優勢,推進在石墨烯前沿技術、關鍵共性技術及其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方面的率先突破;創立石墨烯產業創新平台,推動高質量石墨烯材料製備、套用開發等關鍵環節的有機銜接、良性互動;面向國防軍工、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顯示器件及傳統材料改性升級等重點需求,建設石墨烯產業基地,加快石墨烯材料規模化套用,推動石墨烯產業做大做強。
在高性能複合材料領域,以高性價比、高穩定性為目標,突破高性能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原料製備、工業化生產及配套裝備等共性問題,開發超大尺寸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的製備工藝,滿足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航空航天等對高性能複合材料量產和規模化套用的需求。鼓勵碳化矽、氮化鎵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研發及產業化,強化對國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支撐。
加強新材料產業支撐體系建設,加快新材料加工成型、檢驗檢測成套裝備研製,推進新材料標準體系建設,做好新材料首批次示範套用,加大推廣套用力度,擴大新材料產業規模。
(四)服務市民對建築家裝的消費需求
做大“網際網路+建材家裝”集成服務業。支持我市建材生產龍頭企業牽頭或多家企業聯合,依託我市建材製造業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利用網際網路、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在京津冀整合砂漿、塗料、高端玻璃、陶瓷、建築門窗、木製品等建築家裝上下游製造和服務企業,打造以建材產業鏈優勢為基礎的O2O(線上線下電子商務)家裝網際網路平台,發展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型商業模式,提供集“創意設計、採購交易、安裝施工、維修服務”為一體的集成服務,塑造專業可信、綠色環保的建築裝飾集成服務品牌,推動建材生產製造企業由單純的生產製造向“整體解決方案”集成服務轉變,深度整合建材製造業產業鏈,整體提升建材製造業價值鏈,培育具有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服務運營企業,打造建材產業新生態。
(五)發揮北京建材科技優勢
做優建築材料生產性服務業。貫徹落實《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最佳化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意見》檔案精神,支持建築和建材企業在京設立研發總部,自建或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整合研究開發、技術服務、檢測認證等優勢資源,圍繞研發設計、成果孵化、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等重點領域,培育專業服務新業態。促進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發展,培育一批檢驗檢測認證龍頭企業;支持建設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台,推動實施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結果採信制度;鼓勵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按照國際規則開展認證結果和技術能力國際互認,提高國際化水平。
(六)發揮北京總部資源優勢
培育建材領域國際產能合作龍頭企業。鼓勵總部在京的建材生產企業,發揮人才、資本、技術、管理等方面優勢,在京做強創新型研發設計、全球樞紐型行銷、融資、資金結算、智慧型製造等高端核心業務,面向全國和全球布局加工製造、售後服務、人力資源外包等產業環節,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服務“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成為拓展“一帶一路”商機的龍頭企業,帶動更多企業“走出去”。深化本市建材企業與在京中央企業戰略合作和融合發展,鼓勵龍頭骨幹企業協同各類專業服務機構抱團出海,實現跨層級、跨區域、跨國別經營發展。
四、提高建材工業綠色智慧型發展水平
(一)實施綠色建材生產和套用行動
貫徹落實工信部《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套用行動方案》的相關要求,大力推動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全面推行清潔生產,支持現有建材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提高綠色製造水平;按照《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評價標識制度和鼓勵政策,研究制定不同建材綠色評價標識技術導則,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綠色建材評價標識;推進綠色建材在我市城市副中心和首都新機場等重大工程的推廣套用示範,鼓勵建設工程採購使用取得綠色建材評價標識企業的產品,提高綠色建材的套用比率。
(二)實施建材“智慧型製造”示範行動
鼓勵建材企業利用智慧型技術、網際網路技術創新生產製造環節,支持開展智慧型建材工廠、數位化建材車間建設。推進智慧型建材工廠建設試點,建設廠區物聯網,鼓勵搬運、碼垛等沉重物品、重複操作領域研發“機器人”和推廣“機器代人”。鼓勵我市建材生產企業與建材銷售企業形成聯盟,發展建材電子商務,利用二維碼、雲計算等技術建立綠色建材可追溯信息系統,提高綠色建材物流信息化和供應鏈協同水平。
(三)實施建材誠信體系和品牌創建行動
進一步完善我市建材供應單位質量誠信評價工作,推進建材行業誠信體系建設。發揮重點建材企業的比較優勢,支持以品牌、管理和行銷網路為紐帶,促進業態和商業模式創新,提升全球知名度和美譽度,逐步在幕牆、家裝等建材產品領域培育世界知名品牌。發揮網際網路的優勢,加強運用網路開展品牌培育、宣傳與推介,形成一批貼近市民生活、具有時代特色的網路品牌。大力提升我市建材領域傳統工業歷史品牌的影響力,注重工業文化價值發掘和傳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