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米支付技術有限公司

小米支付技術有限公司由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註冊成立,資本為5000萬元,2013年12月26日正式在工商局登記,小米公司CEO雷軍任董事長及法人代表。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小米支付技術有限公司
  • 總部地點:北京
  • 成立時間:2013年12月26日
  • 經營範圍:線上支付
人事安排,戰略意義,

人事安排

小米支付技術有限公司為小米科技全資子公司。目前該公司已經開業,雷軍任董事長及法人代表。總裁林斌、MIUI產品負責人洪鋒任董事,主管小米手機工業設計的劉德則任監事。同時,洪鋒還擔任了經理一職,這意味著他要同時兼顧MIUI與支付兩塊業務。

戰略意義

未來小米公司將不排除通過購買第三方支付牌照快速切入支付市場,這也意味著小米將補上生態鏈中的支付環節。
由此看來,支付環節將成為未來爭奪的戰略要地,小米成立支付公司首先可以捆住更多的用戶,其次通過支付方式可以將資本市場的資金作為流動資金為企業自身輸血,並且通過資本運作產生更多的價值,馬雲的餘額寶可見一斑。
未來支付系統將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須,除了線上的支付系統以外,線下同樣可以支付,掃碼支付,支付終端等等。支付寶已經在部分商超開放了終端,微信也已經和部分超市合作二維碼支付,未來小米或將與其三分天下。
打造生態閉環必需的手段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是“各自為營”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必須搭建自己的大本營,冬粉效應是移動平台的根本,足夠的用戶可以讓這個平台成為一個自產自銷的帝國。這個十年里,網際網路從傳統PC時代過渡到現在的移動互聯時代,這為每一個原本基於PC的平台發展為基於移動設備的網際網路生態閉環提供了基礎。當前的網際網路,沒有一個平台型企業不想打造自身的生態閉環,每一個閉環的生態環境,支付是重要的一環,小米也不例外。
縱觀已經成型的3BAT等平台,很顯然,每個平台都圈住了自己的用戶,從娛樂到購物再到個性滿足,平台上的玩家們足以自娛自樂,在差不多的功能下無需再向其他平台過渡。顯然,在每個平台看來,用戶在平台上所產生的各種消費行為沒有理由再通過其他第三方支付來完成,自身搭建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就成為理所當然。
搶回屬於自己的支付市場
小米做支付首先要針對的是小米手機及MIUI用戶,2013年底的統計,MIUI用戶數已經突破1000萬,小米手機的出貨量已達到650萬台左右,這個龐大的用戶人群構成小米手機生態。
除了手機生態,在小米官網出售的小米盒子、小米電視以及其他數碼外設,都離不開支付這個環節。
只要是商品的銷售,都會涉及到支付這個環節,一個成熟的商業平台早晚都會考慮支付領域,這是商業上的共識。小米2013年的銷售額已經超過300億,第三方支付所產生的佣金可想而知,因此小米是迫切需要自己做支付的。
布局網際網路金融
網際網路金融如火如荼,金融也同樣具有網際網路各自為營的特性。一個平台的用戶可能會選擇另一個平台做些金融的操作,而當這個平台也有金融產品的時候,作為該平台的忠實用戶,90%以上會選擇投身該平台,冬粉效應是巨大的。
小米若要布局網際網路金融,涉及到整個雷軍系投資產業,從娛樂到電商到瀏覽入口再到移動端硬體,幾乎所有網際網路風頭正勁的領域都有雷軍系的身影,坐擁龐大的資源,不做金融是一種浪費,也是對機遇的漠視。
雷軍系不愁小米支付無市場
小米做支付的底氣,幾百萬小米用戶是一個保證,2013全年超過300億銷售額的數據夯實了其底氣,市值估價還在上千億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小米從谷歌高薪挖來的人才也令小米的科技技術含量越發提高;更重要的一點是,雷軍系的各領域網際網路企業才是小米支付的底牌,金山、7k7k遊戲、歡聚時代、UC、凡客、YY、知乎、雷鋒網等二十多個網際網路名企都會是小米支付的忠實擁護者。
以上所述這些企業在將來都將接入小米支付,甚至可以捨棄其他第三方支付,因此有人說小米支付會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形成多足鼎立的局面,也並非危言聳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