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辦學特色,硬體設施,師資力量,教學模式,對外交流,辦學成果,學生成績,教師成績,學校榮譽,文化傳統,學校標識,教學理念,學生活動,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校長,知名校友,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北大附中創建於1960年。前身是以原清華工農速成中學為基礎而組建的北京市第104中學。在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校長陸平的領導與關懷下,為解決大學與中學教育的銜接問題,實現“國小、中學、大學本科、研究生院”四級辦學目標,決定正式創辦北大附中。北大黨委任命副教務長尹企卓兼任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北大黨委任命劉美德同志為常務副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學校認真貫徹教育方針,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注意勞動技能培養,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從大學各系先後選派了43名青年助教、講師來校任教。為北大附中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成為政治風暴的中心,受到迷惑和鼓動的青年學生爆發出野蠻的力量,和臨近的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成立了全中國最早的數個紅衛兵組織。
70年代末,學校認真落實政策,建立正常教學秩序。70年代末和整個80年代是北大附中走向輝煌的黃金時期。
1977年恢復高考後越級考入高校學生15人,居北京市中學之首。
1978年北大附中被確定為“北京市首批重點中學”。
1979年3月:建立北大附中二部。
1979年語文組教改試驗,將《語言與思維訓練》引入寫作教學,將《當代文學講座》引入課堂,進行小論文寫作實驗。
1985年,實行校長負責制,學校著手整體教育改革,在基礎教育特別是培養特長生、尖子生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1987年,北大附中開始進行國小、中學銜接試驗,試辦初、高中試驗班。
1988年,北大附中設國家教委委辦的物理實驗班和化學實驗班。多名同學在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取得佳績。
1990年,北大附中“金帆”管樂團成立。
教學上繼承北大"兼容並包,學術自由"的傳統。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北大附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逐步完善。
1994年,北大附中設國家教委委辦的三年制理科實驗班。
1997年7月,北京大學黨委和校長根據北京大學的發展規劃,決定將北大二附中與北大附中合併成新北大附中,並任命合併後北大附中的新一屆校級領導班子.
1998年4月,由北京大學資源集團申辦,北大附中承辦的北達資源中學成立,校址位於北京大學暢春園,學校實施校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2000年11月北大附中遠程教育網創辦,同時成立了全國校際聯盟。
2001年,北大附中等六所部屬中學根據教育部會議精神,為滿足廣大民眾對優質高中的強烈需求,實施擴大高中規模計畫。
2002年9月,北大附中教學西樓正式啟用,總建築面積達14900平方米。
2003年3月,第二屆北大附中附小遠程教育合作示範校年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2003年6月,學校接收北京市教委頒發的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校牌。
2007年1月,學校召開了推進新課標實施的專題研討會。
2008年3月,在奧運會桌球比賽場館,北大附中500多名高三學生和父母、師長一起參加成人儀式。
2009年12月,北京大學圖書館附屬中學圖書館分館成立。
2010 年,學校設定全新架構制度,高中部打破行政班,施行走班制、學段制,並設立單元制、導師制、學長制。同年,成立國際部道爾頓學院,專門培養出國留學方向的學生。
2010年10月6日,北大附中舉行了50周年校慶,三千多名校友返校,歡聚母校。
2015年,預科部建成自主備考,分層分類課程教學模式。
2016年,欣健體育館落成。
2017年,北大附中教育集團總校成立。
2018年,國中部正式加入元培學院人才培養1+3項目,建立初高銜接的課程體系和自主學習課程體系。
2019年4月,北達資源中學變更舉辦者。同時,學校更名為北大附中實驗學校。
2022年7月,北大附中實驗學校轉入由北京大學舉辦的北大附中公辦校,校名不單獨存在。
辦學特色 北大附中在高中教育階段,創建學院制、書院制、選課制、走班制、導師制、學長制等多項教育教學組織和管理制度,開設勞動教育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推進藝術、體育教育的專業化,探索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學習,以學生為中心重構中學教育與學習模式,以國際化視野開創國內高中教育新格局。
硬體設施 截至2011年8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建有教學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學生宿舍、食堂,建築面積共4萬平方米,設有閉路電視系統、計算機系統、多媒體輔助教學一體化校園網路。該校圖書館(又稱北京大學圖書館分館)實現電子檢索,共享北京大學圖書館資源,由學術報告廳、綜合閱覽室、外文原版圖書閱覽室、教師閱覽備課區及“康幔屋”休閒體驗區等部分組成,總面積3000平方米,可供400餘名讀者閱覽和自習。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師資力量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共有在崗教師188人,其中特級教師15人,高級教師119人,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6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市區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56人,碩士以上學歷教師39人。
特級教師: 李冬梅 、
張繼達 、
金仲鳴 、盧明、程翔、張思明、柳琪、孫增彪、周沛耕、李裕德、陳育林、吳正祿、陳劍剛、常競超、章熊
全國優秀教師: 金仲鳴、程翔
教師名錄參考資料:
教學模式 學校設立格物書院、致知書院、誠意書院、正心書院、明德書院、至善書院、新民書院、熙敬書院。書院的劃分借鑑了歐美house制和中國古代書院制度。作為學生行政組織,書院的意義在於“學生自治”。書院開展各具特色的書院活動,形成多樣的書院文化。書院色作為書院文化要素之一,格物書院、致知書院、誠意書院、正心書院、明德書院、至善書院、新民書院、熙敬書院依次分別為橙黃綠青藍紫灰黑。紅色作為北京大學基準色,不分至各書院。書院旗依據書院色製作。
書院制的演變
2010年,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實行單元制,原有行政班由全新的跨年級學生社區實體——六個單元所取代。其中,一至四單元為常規單元;五單元為競賽方向;六單元為自主出國方向;六個單元分別被賦予橙黃綠青藍紫六種象徵色。設立單元自治會,學生自主管理公共事務,如裝修及管理活動室、策劃及組織單元活動等。
2012年,由國際部學生組成的七單元成立。
2013年,單元制升格為書院制,七個書院分別命名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元培”、“博雅”、“道爾頓”。與此同時,確立書院議事會與公民教育課程。
2014年,七個書院部分更名(元培書院更名為明德書院,博雅書院更名為至善書院,道爾頓書院更名為新民書院)。設立專職書院指導教師、繼續營造書院歸屬、強化書院自治、傳承書院文化。
從2014至2015學年起,不再設定書院長,書院由學生自治會管理,由成長輔導處老師對其工作進行指導。
2016年,第八書院——熙敬書院成立。
對外交流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與日本早稻田大學本庄高等學院、濟濟黌高中、清風學園,美國康科德中學、希德威爾中學、吉墨斯河谷中學,法國德比西中學,澳大利亞凱禮中學,加拿大勒庫姆中學,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學(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新加坡萊弗士(Raffles)書院等學校建立友好關係,定期舉辦師生互訪等交流活動。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福大學的學生連續兩年到該校進行計算機網路套用和創業實踐培訓,該校與
日本早稻田大學 本庄高等學院、濟濟黌中學、清風學園,加拿大勒庫姆中學等學校建立了友好關係,每年舉辦師生互訪等交流活動。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截至2010年9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在國際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牌14塊,其中金牌9塊;在一、二、三屆北京市“雷達杯”科學英才少年大獎賽中,均獲得第一名;10人獲北京市中學生最高榮譽獎金帆獎,16人獲銀帆獎。
2012年,在第29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學生王思真獲決賽金牌(全國第三名),喬襲明決賽金牌(全國第八名);此外,獲北京賽區省級一等獎人數為6人,二等獎獲獎人數為14人,三等獎獲獎人數為3人。
教師成績 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實驗(高中)2010年優秀論文
學校榮譽 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
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資質學校
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畫”資質學校
北京市中國小科技活動示範學校
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樂部活動基地學校
全國先進體育傳統基礎學校
北京市翱翔計畫基地校
北京市科技活動先進校
北京市體育、藝術傳統項目學校
2020年9月25日,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
2020年10月,評為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冰雪體育傳統特色學校。
2021年1月,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校歌
五四的血脈,時代的風采,綠樹成陰多少載,
理想的長紅從這裡升起,知識的寶庫從這裡打開,
啊啊我的母校,啊啊我的母校,
我們的母校北大附中,願你與日月江河永遠同在,
深深的感激,默默的懷愛,春風沐浴多少代,
老師的教誨,銘刻在心底,我們樂觀豪邁走向未來,
啊啊我的母校,啊啊我的母校,
我們的母校北大附中,願你與日月江河永遠同在。
教學理念 北大附中秉承了北京大學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致力於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面向未來的新時代領軍人才。他們健康自信、尊重自然,善於學習、勇於創新,既能在生活中關愛他人,又能熱忱服務社會和國家發展。
學生活動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學生課餘生活豐富,每年都會開展各項活動,校園文化具有導向性、主體性、多樣性、和諧性的特點。該校每年都要組織師生學習“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感人事跡、紀念一二九運動火炬接力;學生自行組織開展的活動有體育文化節、文化藝術節等。
北大附中傳統賽事:書院杯籃球賽,書院杯戲劇節,書院杯足球賽,書院杯舞蹈節。
截至2013年4月,北京大學附屬中學共建有學生社團37個。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歷任校長 第二任:劉美德(1966-1968)
第三任:賈世起(1968-1971)
第五任:夏學之(1980-1984)(代)
第六任:陳劍剛(1984-1985)
第七任:夏學之(1985-1992)
知名校友 原國家信訪局局長,李鐵流
美國iKuni公司首席科學家,塗曉媛
知名校友參考資料: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