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 1950年,新中國第一個對外漢語教育機構——“清華大學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建立。1952年全國進行高等學校院系調整,該專修班轉到北京大學,更名為“北京大學外國留學生中國語文專修班”,當時教員13人,外國留學生77人。
◇ 1961年,“北京大學外國留學生中國語文專修班”與“北京外國語學院非洲留學生辦公室”合併,在北外成立“外國留學生辦公室”,北大“專修班”的師生絕大多數轉到了北外。留在北大的教師成立了“公共漢語教研組”,隸屬北大留學生辦公室,負責入系留學生的漢語補習。至1964年前,教師不足10人,學生幾十人。
◇ 1965年,中國接收3000名越南學生來華學習,北京大學接接收了250名,公共漢語教研組教師增至40人。1966年“文革”爆發,留學生全部回國,北大停止招生。
◇ 1972年,北京大學率先恢復招收外國留學生,對外漢語教學亦重新開始。1977年,北大在外事處下設外事辦公室、留學生辦公室和漢語教研組。
◇ 1984年10月,以外事處漢語教研組為基礎,加上從中文系和外語系抽調的老師,成立了“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學中心”,有教職工28人,長期生不足80人,短期生240人。
◇ 1995年4月,以“漢語中心”和“留辦”為基礎,成立了“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1999年,學校進行體制改革,海外教育學院建制撤銷,“漢語中心”暫掛靠在國際合作部。
◇ 2002年6月29日,“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在“漢語中心”基礎上成立。
◇ 2003年1月,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被教育部批准為首批“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北京大學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教學機構
對外漢語教育學院下設漢語精讀教研室、漢語視聽說教研室、選修課教研室、預科教研室、研究生教研室等5個漢語教學機構。
學院擁有一支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具有跨學科教育背景和國際化視野的教師隊伍,在我國對外漢語教學和科研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院現有專職教師5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9人,包括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17人。另外,學院還建設了一支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已達50人。
目前學院已基本形成一條系統化、規模化、突出對外漢語教學特點的教學科研體系。教學設施完善,教學管理規範,學習環境和教學質量受到了學生們的廣泛好評。
師資隊伍
崔華山
| | 郜文元
| 韓 曦
| 黃 立
| |
金 蘭
| 金舒年
| 李大遂
| 李海燕
| 李曉琪
| 林 歡
|
劉超英
| 劉德聯
| 劉立新
| 劉頌浩
| 劉曉雨
| 劉元滿
|
龍清濤
| 錢 華
| 錢旭菁
| 任雪梅
| 施正宇
| 汪 燕
|
王海峰
| 王若江
| 王順洪
| 王 碩
| 王添淼
| 王 玉
|
辛 平
| 徐晶凝
| 宣 雅
| 楊德峰
| 葉向陽
| 趙延風
|
趙 楊
| 趙昀暉
| 周守晉
| 朱曉亞
| 祖人植
| 蔡雲凌
|
陳 莉
| 李紅印
| 鄧 丹
| 張文賢
| 張明瑩
| 張 雁
|
張 英
| 張 園
| 章 瓊
| 章 欣
| 趙長征
| |
留學生教學
對外漢語教育學院的教學對象主要是漢語進修生。每年接收長期進修生(包括學期班學生)500餘人,短期進修生近1000人,預科生120餘人,特殊項目生近150人。學生來自世界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學院為留學生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必修課:漢語精讀(初級、中級、高級)、漢語口語(初級、中級、高級)、漢語聽力(初級、中級);選修課(初級、中級、高級):漢字、正音、辭彙、語法、閱讀、報刊、寫作、商務漢語、古代漢語、英漢翻譯、日漢翻譯、電影欣賞、中國概況、語言與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中國古代詩歌選、現當代文學作品選、文化講座等。
學院在教學上不斷改革創新。對於長期班學生,通過漢語水平測試,按照口語、漢語(精讀)“兩條龍”系列,分為初、中、高三級九個層級,合理編班。各種類別和漢語程度的學生,都可以進入合適的班級學習。
此外,學院每年都舉辦漢語演講比賽、組織赴京郊進行漢語教學實習,開展文藝表演、書法班、國畫班、民族樂器班、太極拳班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學生們既開闊了視野,提高了漢語水平,又豐富了課外生活。
合理的課程設定、完備的教學體系、高效的培訓方法,使學院的教學效果廣受讚譽。
教材研發
北京大學的對外漢語教學自開創以來,始終將教材建設放在第一位,並一直走在全國前列。
從50年代“中國語文專修班”鄧懿主編的《漢語教科書》到70年代恢復接收外國留學生後新編的漢語、口語教材,再到80年代的系列漢語、口語教程,都在海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
近十多年來,我院中青年教師繼承老一代教師的優良傳統,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在新的教學理論、觀念方法指導下,在編寫教材的數量和質量上,又創造了新的令人驕傲的佳績。僅1998年~2007年的10年間,就編寫出版了教材及工具書103部(冊)。其中《博雅漢語》和北大版新一代對外漢語口語教程系列等被廣泛使用,受到好評。
近年來,為了適應對外漢語教學向漢語國際推廣的轉變,學院積極與國外機構合作,為海外不同漢語學習群體編寫更具針對性的教材。已出版的有與英國文化委員會合作編寫的《快樂漢語》,該教材受到英方高度讚揚,並在加拿大、美國、泰國等多個國家廣泛使用。
研究生培養
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是全國首批由教育部批准的對外漢語教學方面的碩士點之一,從1986年開始向國內外招收現代漢語專業對外漢語教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2006年起開始招收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的博士生。到目前為止,學院共培養(包括在讀)研究生近300名,主要包括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博士生、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生、對外漢語教學師資班碩士生、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碩士生。
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和招生類型的多樣化,研究生課程建設也逐步朝著豐富多樣、研究型和套用型並舉的方向發展。
為了適應培養目標的要求,學院成功建設了一批研究生課程,如對外漢語教學導論、對外漢語教學理論與實踐、對外漢語教材編寫與研究、第二語言習得研究方法、現代化技術與語言教學、漢語教學實踐課堂、教師發展概論、教學調查與分析方法、文字學等。
針對套用性學科的定位,2006年起,我院研究生的教學實習開始走出國門。到目前為止,已有十幾名在讀研究生分赴美國、荷蘭、埃及、泰國、日本、韓國等大學及孔子學院進行漢語教學實習。教學實習從國內走向國外,對於增強學生未來在國際漢語教學領域中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科學研究
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以第二語言教學為研究對象,著力在漢語第二語言教學的語音、辭彙、語法、漢字、文化、漢語習得、商務漢語水平考試(BCT)等方面進行研究,積極承擔國家科研項目,論文著作成果豐碩。近十年來,學院教師共發表論文數百篇,出版專著數十部。
學院非常重視對外漢語教學科研平台的搭建,學術交流十分活躍,不僅創辦《漢語教學學刊》,還舉辦了在國內外頗有影響的“中青年學者漢語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為漢語第二語言教學研究搭建了新的學術平台。
近年來,為增強科研活力,學院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連續兩次啟動學院科研項目,調動了教師科研的積極性。
2003年,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承擔了研發商務漢語水平考試(BCT)的工作。通過五年來的努力,BCT已在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地正式開考,得到了廣泛認可。至今已有上萬人參加了測試。
國際交流
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目前已與近二十所世界知名大學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係,如: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史丹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西點軍校、狄根森學院,日本早稻田大學,韓國慶熙大學、成均館大學,荷蘭萊頓大學,挪威奧斯陸大學,奧地利薩爾斯堡大學等。
進入新世紀以來,學院為落實國家的漢語國際推廣戰略,與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日本立命館大學等9所國外高校或教育機構合作建立了孔子學院。
學院還積極承辦了一些特殊項目班,如英國外交官班、美國西點軍校班以及國外教師師資培訓班等。
此外,學院圓滿地完成了對國外高端客人(如泰國詩琳通公主等)的接待和漢語教學任務,得到了中外各方的好評。
學院每年約有四分之一的教師被派往世界五大洲,從事學術交流、漢語教學或師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