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介紹
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是一個開放性的教學和研究機構,它是為現有的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
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和中國哲學暨文化研究所等機構聯合校內外多方教學與研究力量搭建的一個合作平台。
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以堅持中華民族文化(
儒學)的主體性,認真吸收各民族文化中的優秀成果,尋求不同民族文化中具有普適價值的資源為宗旨,並從以下五個方面保證此宗旨得以貫徹:第一,以整合校內外儒學研究力量為前提;第二,以深入開展儒家思想的學術研究為中心,在加強儒學研究的學術性的同時,更要注意加強儒學研究的時代性、世界性和現實性;第三,由此帶動複合型儒學研究人才的培養和學術隊伍建設;第四,在此基礎上,促進國際間的儒學學術交流和對話,逐步使儒學研究走向世界;第五,為國家文化戰略的實施和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做出貢獻。
研究重點
儒學研究院正在開展幾個對中國社會和人類社會有重大意義的研究項目:一個是十卷本的《中國經學史》和四卷本《中國解釋學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以期為創建中國詮釋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八卷本的《儒釋道三教關係史》,以期為“文明的共存”做出理論上的貢獻;多卷本的《儒學與馬克思主義》,以期為馬克思主義全方位深度中國化的研究開拓新局面。以及若干面向中國現實問題的重要課題,如“儒學與和諧社會”、“儒學與生態問題”、“儒學與道德建設”、“儒學與民族凝聚力”等。
此前,北京大學先後成立了國學研究院、高等人文研究院和宗教文化研究院。儒學院與國學院兩者研究重點不同。國學是相對於西學而言,儒學是國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院長介紹
湯一介先生
1927年2月16日生於天津,祖籍湖北省黃梅。195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儒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文化書院創院院長,兼任中華孔子學會會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哲學史學會顧問、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北京什剎海書院院長、國際道學聯合會副主席。1983年任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1986年任紐約州立大學宗教研究院研究員,1996年任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胡適講座主講教授,1997年任香港中文大學錢賓四學術講座主講教授。2011年獲“孔子文化獎”,2012年獲中國人民大學第六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同年獲北京大學“哲學教育終身成就獎”。
主要研究領域:魏晉玄學、早期道教、儒家哲學、中西文化比較等。主要論著有《郭象與魏晉玄學》、《早期道教史》、《儒學十論及外五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釋》、《新軸心時代與中國文化的建構》等,在國內外哲學界產生很大影響。2003年以耄耋之年發起並主持《儒藏》工程,主要包括500多種約1.5億字儒家典籍的《儒藏》精華本。主編的九卷本《中國儒學史》,2012年獲北京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2013年獲新聞出版署第四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研究規劃
研究院的研究規劃包括重大研究項目、經典典籍整理、專題研究項目、特色學術講座等,並根據儒學研究院的宗旨與目標培養儒學研究人才,開拓與海內外各學術研究機構間廣泛的學術交流。重大研究項目有十卷本《中國經學史》、四卷本《中國解釋學史》、八卷本《儒釋道三教關係史》、多卷本《儒學與馬克思主義》;經典典籍整理包括《儒藏》精華編的編纂和出版、《儒藏》大全本的編纂、《儒藏總目》的編纂、《儒藏總目提要》的編纂;專題研究項目包括“儒學與和諧社會”、“儒學與生態問題”、“儒學與道德建設”、“儒學與民族凝聚力”、“儒學與現代管理學”、“儒學與西學(包括海外漢學)”等;特色學術講座有“大道學術講座”、“蔡元培學術講座”和“湯用彤學術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