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瓜,漢語辭彙。拼音:páo guā 釋義: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比葫蘆大﹐老熟後可剖製成器具。亦指這種植物的果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匏瓜
- 拼音:páo guā
匏瓜,漢語辭彙。拼音:páo guā 釋義: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比葫蘆大﹐老熟後可剖製成器具。亦指這種植物的果實。
匏瓜是葫蘆科葫蘆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莖密布腺狀黏毛;葉呈心狀卵形至腎狀卵形,長寬約10~ 35厘米,不分裂或稍淺裂,葉緣處有齒牙;卷鬚與葉片對生,有2叉;葉柄長,頂端有2腺體;花為單性花,雌雄同株,白色花單生,子房密生黏...
匏瓜,漢語辭彙。拼音:páo guā 釋義: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比葫蘆大﹐老熟後可剖製成器具。亦指這種植物的果實。釋義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比葫蘆大﹐老熟後可剖製成器具。亦指這種植物的果實。《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後因以喻未得仕用或無所作為的人。 2.星名。 3.喻男子獨處無...
娃娃瓜,又名葫蘆瓜,葫蘆瓜學名瓠瓜。又名葫蘆、蒲瓜、夜開花和大葫蘆等,葫蘆科葫蘆屬植物,屬葫蘆科一年生攀緣草本植物瓠瓜的變種。形態特徵 娃娃瓜屬葫蘆科一年生攀緣草本植物瓠瓜的變種,莖蔓生,葉心臟形,互生,夏秋開白花,果實的形狀因種類而異,具體的說又分為瓠子、葫蘆、匏瓜(瓢葫蘆)和扁葫蘆幾種。分布...
《匏瓜》是2021年10月22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勃。內容簡介 本書是歷史寫作者劉勃所著的一部孔子傳記,也是對《史記·孔子世家》的一次精讀。劉勃參照《論語》和《左傳》等相關歷史資料進行信息比對,將孔子的人生際遇放置在春秋末期的歷史背景中進行解讀,並展開多重線索的想像與推測,以更多元的視野...
匏瓜徒懸是一個成語,讀音是páo guā tú xuán,比喻有才能的人不為世所用。解釋 匏瓜:似葫蘆而稍大,成熟後可以做水瓢。“懼匏瓜”,意為徒有才能而不被任用;“畏井渫”:意指修身潔行、懷才立德仍不被任用。出處 《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三國·魏·王粲《登樓賦》:“懼...
匏,漢語二級字 ,讀作匏(páo),是中國古代對一個球體的葫蘆的稱呼。匏最廣泛的用途就是從中間剖成兩半做水瓢,民間將匏俗稱瓢葫蘆。匏樽是酒杯的意思,也是古代所說的“八音”之一。現代釋義 匏páo(ㄆㄠˊ)1、〔匏瓜〕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比葫蘆大,對半剖開可做水瓢。b.這種植物的果實。均俗稱“瓢...
《匏瓜亭》是劉因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匏瓜隕自天,中涵太虛氣。造物全其真,世人苦其味。雖得終天年,惜坐無用器。伊誰窮混沌,大朴分為二。一供顏淵樂,一為許由棄。顏有聖人依,許逢堯舜治。天下非其責,行藏適自遂。秋色高箕山,春風滿洙泗。後來鼎鐺徒,誰知兩瓢貴。寥寥千載間,復隨無用地。
懸匏 懸匏,讀音是xuán páo。意思是有柄的匏瓜。解釋 有柄的匏瓜。出處 晉 潘岳 《笙賦》:“ 河 汾 之寳,有 曲沃 之懸匏焉。”晉 崔豹 《古今注·草木》:“匏,瓠也……匏有柄者懸瓠,可以爲笙, 曲沃 者尤善。”
朱泥匏瓜為燒制茶壺的一種泥料,胎骨堅硬而沉實,色澤朱紅略泛桔光,溫潤透明質感之佳,親茶性高,沖茗醇厚甘甜,易掌時間,不熟湯氣。朱泥匏瓜壺 紫砂壺,朱泥匏瓜壺。此壺疏野。疏野者,疏宕超脫,不拘於物,野性寓於率真,天機見之自然,固非一味粗野荒疏者所可得。把此壺也,陶陶然返璞歸真,所謂桃花源...
霜匏 霜匏,讀音是shuāng páo。意思是指匏瓜剖分為二做成的酒器。解釋 指匏瓜剖分為二做成的酒器。出處 唐 陸龜蒙 《襲美見題郊居次韻》之二:“簡便書露竹,尊待破霜匏。”
若虛饋匏瓜仍疊前韻奉謝 《若虛饋匏瓜仍疊前韻奉謝》是明代詩人李東陽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野意相看總不賒,園匏雖大亦稱瓜。青叢摘罷煙仍濕,翠籠擎來日半斜。吟有舊題成左券,酌無清酒愧西家。郎曹興味清如此,絕勝春風諫議茶。
《匏瓜道人,為徐子貞賦》是元末明初詩人張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吾豈匏瓜系此生,道人玩世以為名。百年雨露司榮悴,一日江湖見老成。濩落情懷莊子瓠,浮沉蹤跡楚王萍。壺公借與龍為杖,拋著青鞋到處行。作者簡介 張昱,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
匏瓜 : 讀《史記·孔子世家》是一部由劉勃所著書籍,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本書是歷史寫作者劉勃所著的一部孔子傳記,也是對《史記·孔子世家》的一次精讀。劉勃參照《論語》和《左傳》等相關歷史資料進行信息比對,將孔子的人生際遇放置在春秋末期的歷史背景中進行解讀,並展開多重線索的想像與推測,以...
題杜氏匏瓜亭 《題杜氏匏瓜亭》是宋朝詩人王義山所做的詩詞之一。詩詞正文 道包眾妙起經綸,粒粟中藏天地仁。五石匏徒夸彼大,一瓢飲有樂之真。從來碩果存生意,吾豈匏瓜系此身。文穆此心唯念舊,還能續得饉亭春。
《匏瓜道人為徐子貞賦》是詩人張昱創作的詩。創作背景 吾豈匏瓜系此生,道人玩世以為名。百年雨露司榮悴,一日江湖見老成。濩落情懷莊子瓠,浮沉蹤跡楚王萍。壺公借與龍為杖,拋著青鞋到處行。作者簡介 張昱(1289—1371)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廬陵人(今江西吉安)人。少從虞集學詩。左丞楊完者鎮江浙,他參謀...
系匏,典故名,典出《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按,匏瓜味苦,故系置不用。後用“系匏”比喻隱居未仕或棄置閒散。詳細釋義 典源 《論語·陽貨》公山弗擾(1)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悅,曰:“末之也已(2),何必公山氏之之也(3)。”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4)哉?如...
古代文獻的記載里《詩·小雅》有“南有樛木,甘瓠累之”,《詩·邶風》“匏有苦葉,濟有涉深”,《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國語·魯語》“苦瓠不材,於人共濟而已”。《說文解字》稱“匏”屬包部,“瓠”屬瓜部,而兩字互訓。“匏,瓠也,從包從夸聲。包取其可包藏物也。...
葫蘆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葉心臟形,互生,夏秋開白花,果實的形狀因種類而異,具體的說又分為瓠子、葫蘆、匏瓜(瓢葫蘆)和扁葫蘆幾種。在沒有結果之前,從種子、藤蔓、葉子和花形上很難區分。葫蘆瓢是用葫蘆製作的盛水工具。套用 葫蘆瓢用葫蘆乾殼做成的勺,是我國古代民間常用的一種舀水工具。如:瓢杓(...
《菜部·苦瓠》是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創作的《本草綱目》中的條目。作品原文 釋名 苦瓠、匏瓜。氣味 (瓤、子)苦、寒、有毒。主治 黃疸腫滿。有苦瓠瓤如在棗大小,泡童便中一時,取出兩小團塞鼻孔中,深吸氣。有黃水排出,幾次後即愈。又方:用瓠瓤熬黃為末,每服半錢,一天服一次,十天病癒。水腫,...
合卺(讀音:hé jǐn),即交杯酒,漢族婚俗之一,源於周代 。在古代,結婚時人們用它作盛酒器;合卺,成婚。卺是瓢,把一個匏瓜剖成兩個瓢,新郎新娘各拿一個飲酒。故宮博物院出版《皇帝大婚》圖冊,其中有皇家“合卺禮”的介紹,在本書第二章成婚當日最後一個禮儀就是合卺禮。並以明代陸子岡制白玉丹鳳玉合卺...
同心湯是一道美食,製作原料主要有酸菜梗、桶筍、紅蘿蔔、匏瓜乾、香菇。時間 30分鐘 材料 酸菜梗150公克、桶筍1/4條、紅蘿蔔1條、匏瓜乾1條、香菇5朵 【調味料】鹽1匙、味素1匙、香油少許 【要領】儘量將材料綁緊,以免煮時鬆散。做法 A、將香菇、紅蘿蔔、酸菜梗及桶筍都切成4公分條狀,匏瓜乾切成10公分...
合卺酒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hé jǐn jiǔ,即“交杯酒”,漢族婚俗之一,源於周代。在古代,結婚時人們用它作盛酒器;合卺,成婚。卺是瓢,把一個匏瓜剖成兩個瓢,新郎新娘各拿一個飲酒。釋義 卺,一種瓠瓜,味苦不可食,俗稱苦葫蘆,多用來做瓢。在古代,結婚時人們用它作盛酒器;合卺,始於周朝,為舊時...
魯瓢 魯瓢,讀音是lǔ piáo。意思是匏瓜剖則為瓢。後因以“魯瓢”喻時光虛度,仕途延誤。解釋 匏瓜剖則為瓢。後因以“魯瓢”喻時光虛度,仕途延誤。出處 《論語·陽貨》:“子曰:‘……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唐 羅隱 《大梁見喬詡》詩:“悵望添 燕 琯,蹉跎厭 魯 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