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騰飛

包騰飛

包騰飛,男,湖北黃岡人,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的工作:主要從事水工建築物安全監控、評估及反饋分析研究;大壩安全綜合評價和安全監測線上監控的理論和方法;水工混凝土裂縫擴展機理與分析方法;光纖感測器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套用研究;土石壩靜動力結構分析、抗震安全評價以及抗震措施研究;大壩與壩基滲流分析及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控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騰飛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黃岡
  • 畢業院校:河海大學
  • 性別:男
人物介紹,主要從事工作,教學與科研,主要成果,

人物介紹

包騰飛,男,湖北黃岡人,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工作

主要從事水工建築物安全監控、評估及反饋分析研究;大壩安全綜合評價和安全監測線上監控的理論和方法;水工混凝土裂縫擴展機理與分析方法;光纖感測器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套用研究;土石壩靜動力結構分析、抗震安全評價以及抗震措施研究;大壩與壩基滲流分析及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控制。

教學與科研

先後講授“計算機輔助設計”、“水利工程概論”、“結構可靠度及最佳化設計”、“水工建築物”、“水利工程施工”、“水工建築物安全監控理論及其套用”等課程。近年來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混凝土壩裂縫演變規律及轉異診斷非線性理論與方法”、“重大水工結構隱患病害檢測與健康診斷研究”、“現代水工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機理與控制”、“碾壓混凝土壩安全監控反問題研究”),973課題1項(“災害環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礎研究”),國家“十五”攻關項目1項(“小灣拱壩壩體監測系統最佳化設計及工程安全信息管理分析”),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2項(“基於風險的大壩安全評價技術開發”、“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重大事故危險源監測預警技術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1項(“基於光纖微彎損耗的混凝土壩裂縫感測理論與方法”),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1項,以及龍羊峽、李家峽、青銅峽、三峽、小灣等大中型工程安全監測正反分析及安全評價等科研課題40多項。

主要成果

成果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連雲港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專利1項。在International Water Power & Dam Construction、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岩土工程學報和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f 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等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及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SCI檢索12篇、EI檢索24篇;參撰 “水工建築物安全監控理論及其套用”、“重大水工混凝土結構隱患檢測與健康診斷研究”、“大壩的安全監測理論與實驗技術”等專著3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