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生產狀況,內設機構,人口數據,農村土地流轉情況分析,總述,土地基本情況,土地流轉規模,土地流轉特點,影響土地流轉的因素分析,土地流轉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的幾點建議,
簡介
包爾海鄉位於開都
河南岸,距
焉耆縣城12公里。四周分別與農二師27團、四十里城子鎮、勞改農場、王家莊牧場、蘇海良種場、查汗采開鄉、十一農場毗鄰。2006年轄開來提村、包爾海村、岱爾斯村、夏熱勒岱村、查汗布呼村5個村民委員會,2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300人(2017),有漢、維、回、蒙等8個民族,是焉耆縣和巴州地區蒙古族鄰居較為集中的鄉之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9400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30297畝。特色農作物有小
茴香、
棉花、
白葵等。
生產狀況
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12528萬元,其中第一產業5838萬元,第二產業5716萬元,第三產業974萬元。主要農作物產量:糧食3703噸,小茴香237噸,
棉花952噸,甜菜6984噸,工業西紅柿92000噸,色素辣椒499噸。植樹造林88畝,林業總面積達3046畝,林木覆蓋率23%。農牧業機械總動力14508千瓦。年末牲畜存欄13200頭(只),農牧民人均純收入5154元,比上年增加365元。年末居民儲蓄存款餘額700萬元。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新農村建設實驗村岱爾斯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2006年全鄉新建、改擴建縣鄉村公路3.8公里,包爾海鄉獸醫站建設項目即將完成;新建、改擴建各類水利設施36個,鋪膜防滲5.1公里(4.1萬立方),改善灌溉面積1.5萬畝。鄉容村貌不斷改變。
內設機構
包爾海鄉現內設機構有:黨委、政府、人大,下設黨辦、團委、婦聯、統戰宗教辦、綜治辦、紀檢辦、武裝站、工會、政辦、計生辦、牧業辦、企業辦、民政辦、教管中心、
林管站、廣播站、
獸醫站、農經站、農技站、土管所、
司法所、電管所、水管站、
衛生院、農機站,其中:除派出所、電管所、水管站、郵政所、營業所五單位為垂直管理外,其餘單位均為條塊管理或鄉黨政直屬管理。全鄉轄區5個行政村(查汗布呼村、開來提村、岱爾斯村、包爾海村、夏爾岱村),1個
草原站,總計2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300人(2017),居住著
漢、維、
回、
蒙等8個民族,是焉耆乃至巴州地區
蒙古族聚居較為集中的鄉。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6614
男 3423
女 3191
家庭戶戶數 1672
家庭戶總人口(總) 6576
家庭戶男 3396
家庭戶女 3180
0-14歲(總) 1743
0-14歲男 875
0-14歲女 868
15-64歲(總) 4537
15-64歲男 2363
15-64歲女 2174
65歲及以上(總) 334
65歲及以上男 185
65歲及以上女 14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6120
2017年,總人口6300人。
農村土地流轉情況分析
總述
2009年2月11日,包爾海鄉黨委、政府成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調研組,根據本鄉實際制定了《包爾海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調查研究方案》,開展人戶調查工作,現將調查情況分析如下:
土地基本情況
根據包爾海鄉農村土地二輪延包情況,全鄉5個村民委員會。共有1276戶,農業人口5442人,耕地面積35605.93(667m2),簽訂家庭承包契約1276份,頒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1276份。
土地流轉規模
包爾海鄉屬於農業大鄉,長期以來,土地流轉主要以農戶自發形式為主,土地流轉總體規模不大、速度緩慢。據調查統計:2003-2008年,全鄉5個村共有236戶農戶進行了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法流轉,涉及土地面積1264.7(667m2),占承包耕地總面積的3.6%。
土地流轉特點
3.1 流轉方式以轉讓為主
2008年,包爾海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以轉讓形式流轉的面積340.2(667m2),占承包耕地總面積的1%。
3.2 流轉期限以長期為主
2008年,在土地流轉的面積調查中,
流轉期限10年以上的面積達340.2(667m2)。
3.3 零星流轉較多,整體流轉較少
整體流轉主要與農村勞動力轉移緊密相聯,子女在縣、市實現穩定就業的農戶,舉家遷入縣、市的一般以“賣房”的形式連同承包土地一次性出讓:在縣、市從事二、三產業有了穩定收入來源的農戶承包土地一次性出讓。
3.4 簽訂契約形式,以書面契約為主
由於農村土地承包各項法律法規政策的不斷深入宣傳和貫徹落實,村集體組織和農民的維權意識增強。流轉契約以書面形式簽訂。
3.5 土地流轉效果初步顯現
土地流轉對於轉出土地的承包戶來說,不僅可以擁有長期穩定的土地收益,還能安心外出打工:對於轉入土地的經營戶來說。人均占有土地資源量增加,也可以通過規模經營增加收入。
影響土地流轉的因素分析
4.1 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影響
近年來,包爾海鄉農村勞動力轉移速度明顯加快。2008年達到1320人,農民外出勞務收入達509萬元,人均純收入達935元,比上年人均增收248元,增幅36.1%,外出務工的工資性收人大幅增加,說明包爾海鄉農民逐步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收入構成也從以前單一向多元化收入轉變。轉移勞動力在外務工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據調查,包爾海鄉農機總動力14508千瓦,年增長率7%;擁有各類拖拉機808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03台),較上年同期增長3.5%;擁有各類配套機引農具1318台,年增長率8%。包爾海鄉3.56萬(667m2)的耕地實現全部機耕,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使農村勞動力進一步得到解放,對土地流轉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土地流轉奠定了基礎。
4.3 農業比較效益的影響
農產品價格低、農業比較效益低。是多數農民願意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因。近年來。隨著中央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以及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種田收益日趨回升。目前,農村土地流轉價格逐步提高,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由最初的“低價”轉為“高價”。2003年土地一次性轉讓費1000元/667m2左右,2008年達到3000元/667m2以上。
土地流轉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5.1 土地流轉範圍比較小
主要發生在本村親戚之間、鄰居之間或者要好的本村居民之間,大多以村內流轉為主,沒有向科研單位、企業和村外人員流轉。
5.2 土地規模化經營程度不高
目前,包爾海鄉50(667m2)以上的規模經營戶有146戶,大部分是農戶前些年開荒形成的。通過農戶間相互流轉土地形成的規模經營戶不到1%。總的來說,包爾海鄉農村土地流轉還處在一個分散的、自發的、不規範的階段。
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的幾點建議
6.1 加強宣傳引導,搞好服務工作
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大力宣傳有關農村土地流轉的法律法規。通過流轉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讓農民了解政策,消除誤解。放心流轉土地。提高基層幹部“以地生財”的意識,引導農民民眾提高組織化程度,增強集中土地、運作土地的能力。
6.2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充分發揮包爾海鄉的地緣優勢。引導農民集中土地,積極發展生態農業、高效農業;引導農戶向產業化龍頭企業、種養大戶有償轉讓土地經營權。壯大產業規模。同時,從“方便生產、提高效率”的角度出發。積極引導同村同組農戶以互換形式加快土地集中。改變目前土地布局過小、過散、過亂的問題,切實提高耕種效率。
6.3 加強管理和服務,實現依法有序流轉
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管理服務機制。按照“流轉形式多樣化、運作方式市場化、實施程式合法化、流轉契約規範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各項機制,儘量避免或減少因土地流轉不規範而引發的矛盾和糾紛。
6.4 加強政策引導,保護農民利益
進一步明確土地權屬。允許農戶把土地作為要素在市場上依法自由流轉,促進農業生產要素最佳化組合,保障農民權益。對於引導農戶流轉土地較多、增收效果顯著的行政村給予適當獎勵;對於通過轉包、租賃、入股等合作方式集中農戶土地進行規模化種植,並能切實帶動農戶增加收益的龍頭企業和種養大戶進行重獎,並從扶持資金、稅收政策、技術指導等方面給予傾斜。
6.5 加快推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
整合現有培訓資源,加速發展職業教育。採取多種培訓方式,由財政負擔經費對農村勞動力進行針對性培訓,提高農民轉移就業的能力。
加大“陽光工程”的培訓力度和勞務輸出工作力度,多為城市輸出有一定專業技術水平的農民工。只要承包土地的農戶特別是戶主有了穩定的非農職業和穩定的收入來源,他們必然會離土經營,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給他人。
抓好現代農業科技培訓。使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一部分農民成為種田大戶或企業家,增強他們轉入土地的欲望和能力。
繼續堅持招商引資,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擴張企業規模,增加就業崗位;儘快研究建立企業最低工資標準,並採取優惠政策鼓動企業更多地吸納當地農村勞動力就業。對帶動農戶較多、安排農村富餘勞動力較多的農業企業,可按照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對待,實現農戶、企業、政府“三贏”的目標。
大力發展新型服務業。如餐飲娛樂、物流配送、產品推介等,引導中心集鄉附近的農民率先從土地上脫離出來。
繼續加大農村勞動力輸出力度。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制度和勞動力市場,健全勞務協作機制和信息網路。建立長期穩定的勞務輸出基地,切實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養老保險、子女上學、就醫等各方面保障農民工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引導更多農民在輸轉中實現勞務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