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兆會

包兆會

包兆會,男,1972年生,浙江臨海人。文學學士(浙江師範大學,1995),文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1998),文學博士(南京大學,2001)。現為南京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副教授。主要從事先秦兩漢美學與文論、莊學、神學美學與詩學研究。曾任《中國美學》主編,現為《文學與圖像》執行副主編。工作以來,共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兆會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臨海
  • 出生日期:1972年
  • 職業:教師
  • 研究方向莊學研究
研究成果,所授課程,研究課題,獲獎情況,

研究成果

【論著】
《我動我眩暈:流行音樂》(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參編:《古代文學理論教程》,李壯鷹、李春青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5萬字
《大眾文化導論》,王一川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萬字
《大學美學》,王一川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即出)
《西漢國中期文藝思想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
【發表主要論文】
1、《學科通約與學術失序——對八十年代前期美學中的“科學熱”的反思》,《文學評論叢刊》(第2卷第2期,2000年3月);
2、《莊子美學的泛“自然”傾向》,《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3、《重新認識“網路文學”——兼評“網路文學出版熱”》,《書與人》(2001年第3期);
4、《論中國古代文論現代轉型》,《江海學刊》(2001年第5期);
5、《速度對“看”的影響》,《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第5期);
6、《速度對視覺經驗的挑戰和影響》,《文學前沿》(2002年第5期);
7、《學科研究中的跨學科發展研討會綜述》,《文學評論》(2002年第4期);
8、《後現代景觀下的“速度”》,《讀書》2002年第9期;
9、《二十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啟蒙的困境》,《文藝爭鳴》2002年第5期;
10、《論莊子“象說”》,《文學評論》2002年青年學者專號;
11、《修正與挑戰——關於網路文學的“互動性”》(《文藝報》2003年2月11號);
12、《〈莊子〉的神秘主義》,載《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0輯,2003年1月;
13、《從現象學的視域看莊子一文的朦朧和晦澀》,《人文雜誌》,2003年第1期;
14、《〈豐乳肥臀〉中的生命意識》,載《人文雜誌》(馬來西亞),2003年3月號。
15、《二十世紀〈莊子〉研究的回顧與反思》,《文藝理論研究》,2003年第2期;
16、《論莊子之“游”》,《南京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17、《〈英雄〉中“空間”生產的政治經濟學及其視覺文化》,載《問題》第2輯,2003年9月;
18、《英語世界〈莊子〉研究回顧與反思》,載《文藝理論研究》2004年第1期;
19、《火星登入與“空間”政治經濟學》,載《書城》2004年第1期;
20、“語言暴力”的符號學分析——《暗示三人談》,載《文藝新觀察》,2004年第1期;
21、《論莊子文辭之“大”、“奇”》,載《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22、《漢代經學對漢代文論的影響》,載《人文雜誌》,2005年第1期;
23、《人在自然前的沉思》,載《環境教育》2005年第2期;
24、《信仰、智性與苦難》,載《基督教文化學刊》第13期;
25、《漢代士人文化心態對漢代文論的影響》,載《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3輯,2005年12月;
26、《中國詩學的精神、向度及可能——讀胡曉明的〈中國詩學精神〉》,載《文藝研究》,2006年第1期;
27、《無厘頭文化中喜劇的笑與中國式後現代》,載《文藝爭鳴》,2006年第2期
【翻譯】
《本真思維與現象學方法》(譯文),載《現象學在中國:胡塞爾〈邏輯研究〉發表一百周年國際會議》特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9月。

所授課程

1、 本科生:中西文論名篇導讀
2、 作家班:文學概論
3、 研究生:中國古代美學專題研究

研究課題

1、《當代前沿文體與形式創新研究》
2、《漢語文體與民族認同》

獲獎情況

專著《莊子生存論美學研究》獲江蘇省第九屆(2005年)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文學變體與形式》(與趙憲章合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獲江蘇省第十二屆(2012年)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