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亦望

包亦望

包亦望,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國檢集團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中國矽酸鹽學會測試技術分會秘書長,全國工業陶瓷標委會副主任委員。先後獲得德國洪堡基金(1995),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1)、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2001), 英國皇家工程院“Distinguished Visiting Fellow" ( 2007)等人才計畫。2013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201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

在無機非金屬材料力學性能評價領域,發明60多項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新設備。其中九項創新技術被制訂為國際標準而服務於世界,十多項技術制訂為國家標準廣泛套用於材料行業和檢測行業。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300 多篇,SCI收入128篇,EI收入200多篇,個人H因子26。發布專利56項,出版專著三部。參編大型叢書5部。制定國際標準6項,國內標準20多項。建立我國先進陶瓷力學性能評價標準體系。代表性成果有:1)相對法評價技術;2)陶瓷界面與表面性能評價技術;3)極端環境下力學性能評價技術和設備;4)建築玻璃幕牆自爆與墜落風險檢測預測技術;5)預應力高強陶瓷與力學性能標準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亦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西
  • 出生日期:1957-4-28 
  • 畢業院校:武漢工業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材料性能檢測與評價 
  • 職務:國檢集團首席科學家 
  • 主要成就: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次,專著3部,全國勞模 
  • 學術代表作:《先進陶瓷力學性能評價方法與技術》,《玻璃幕牆安全評估與風險檢測》   
  • 性別:男
  • 發表論文數目:300多篇(截至2019年7月) 
人物簡歷,學術成就,人物事跡,

人物簡歷

包亦望
包亦望,男,武漢工業大學1982年本科、1985年碩士畢業,1990年在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取得博士學位。現任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國檢集團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中國矽酸鹽學會測試技術分會秘書長。1997年被評為跨世紀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998年被授予有重要貢獻中青年專家;1999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先後獲得德國洪堡基金(1995),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1)、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2001), 英國皇家工程院“Distinguished Visiting Fellow" ( 2007)等人才計畫。2013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201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
在無機非金屬材料力學性能評價領域,發明60多項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新設備。其中九項創新技術被制訂為國際標準而服務於世界,十多項技術制訂為國家標準廣泛套用於材料行業和檢測行業。
創建了中國矽酸鹽學會測試技術分會、中國建材院脆性材料性能評價與表征試驗室。
包亦望完成國家項目30餘項,在脆性材料的力學性能評價技術和材料最佳化設計、脆性材料的強度與斷裂理論以及脆性材料的可靠性和壽命預測等方面有豐富經驗和創新,特別在陶瓷和玻璃的高溫和常溫力學性能評價,動態與靜態失效性能研究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在結構陶瓷的強度理論、斷裂力學、脆性材料的實驗方法和測試技術等研究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在該院創建了材料性能評價與表征試驗室。
多項創新技術被制訂為國際和國內標準在國內外廣泛套用。

學術成就

先後(1995,2015,2017)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9項。
發明了十字交叉法、相對法、痕跡法等測試技術用於極端環境下陶瓷力學性能評價以及各種特殊條件下的性能測試,解決了多項國際性難題。在測試技術方面,共有九項國際標準的技術來源於中國包亦望。
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300 多篇,SCI收入128篇,EI收入200多篇,個人H因子26。發布專利56項,出版專著三部。參編大型叢書5部。制定國際標準6項,國內標準20多項。建立我國先進陶瓷力學性能評價標準體系。
代表性的學術成果有:
1)發明相對法評價技術, 解決了陶瓷塗層的彈性模量、殘餘應力、強度、密度、界面結合強度、膨脹係數等性能測試難題以及特殊條件下的性能評價,並制訂為系列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填補了國內外陶瓷塗層的性能評價和測試技術的多項空白;
2)陶瓷界面與表面性能評價技術,發明了十字交叉法測試常溫和高溫界面拉伸強度和界面剪下強度,以及界面疲勞損傷的方法和裝置。該測試技術成為我國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中自主智慧財產權轉化的第1項和第2項國際標準;利用相對法和壓痕技術,建立了材料的硬度、彈性模量、能量耗損率三者之間的解析關係。
3)超高溫極端環境下力學性能評價技術和設備,發明局部受熱同步載入法、相對缺口環法等技術測量超高溫極端環境下的力學性能,並研製出世界上首台超高溫極端環境力學性能試驗系統,用於航空、航天等領域的超高溫極端環境的性能測試。2014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4)攻克俗稱為玻璃癌症的鋼化玻璃自爆診斷難題,建立了建築玻璃自爆和墜落風險檢測預測理論、技術、標準和設備系列,發明光彈掃描法和動態相對法測試技術和機器人,廣泛套用於玻璃幕牆的檢測和風險預測,保障城市建築安全,2017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5)陶瓷強度學及其標準化體系建設,提出陶瓷的均強度準則和強度衰減壽命預測模型。有效地解釋了彎曲強度的厚度效應和裂紋尖端應力奇異性等疑難問題。提出超高強預應力陶瓷設計方法和模型。建立先進陶瓷力學性能評價標準體系,199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玻璃、陶瓷等脆性構件的失效分析與風險診斷方面具有20年經歷和經驗,解決了多項實際工程難題。

人物事跡

2015年4月28日,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建材總院包亦望教授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包亦望教授是國資委推薦的34位全國勞動模範之一,也是建材行業唯一獲此殊榮的人物。
包亦望教授1957年出生於江西南城,青少年時期做過木匠、當過售貨員,恢復高考第二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武漢工業大學,1982年大學畢業後繼續攻讀研究生,1985年碩士畢業後留校任北京研究生部講師,1988年進入我國無機非金屬材料的最高科研機構——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攻讀博士學位,1990年博士畢業後留院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性能評價科研工作。先後師從老一輩著名力學家王龍甫教授、金宗哲教授和吳中偉院士。包亦望教授繼承了老一代科學家的刻苦鑽研、獻身科學的優良傳統,並不斷探索創新,在脆性材料力學性能檢測與評價領域做出了突出成就。他先後完成“973”、“863”、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重大科學儀器研發專項、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北京市重大科技計畫等國家和省部級級科研項目20多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0多篇,其中SCI收錄128篇,EI收錄200多篇;獲得國家專利50多項,出版專著3部;主持制定國際標準6項,國家和行業標準20多項;先後多次解決玻璃陶瓷等脆性器件的失效和破壞分析的疑難問題以及被稱為“玻璃癌症”的鋼化玻璃自爆風險診斷難題。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獎13項。
包亦望教授在建材行業創造了很多個第一:1995年獲德國洪堡基金會資助,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建材行業科研院所中的第一位洪堡學者;1997年被國家人事部等七部委評為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國家級人選;1998年被授予有重要貢獻中青年專家;2000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成為我國材料領域企業型科研院所中第一位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和中科院百人計畫項目資助的研究員;2003年獲全國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2007年獲英國皇家工程院傑出訪問學者(Distinguished Visiting Fellow)稱號和英國伯明罕大學“榮譽高級研究員”(Honorary Senior Research Fellow)稱號;2011年主持完成了我國建材行業第一項由自有智慧財產權轉化的ISO國際標準;2013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諸多第一的背後,是包亦望教授對科學苦苦求索,同時也是對包亦望教授學術成績的認可和褒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