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勿忘心安》分為“生活在別處”“天冷就回來”“看過許多雲”“吃喝縹緲錄”四輯。在“生活在別處”一輯中,作者描寫了他在
南京、
蘇州、
武漢的所見、所聞、所感,從生活點滴中看一個城市的人、一個城市的變遷。在“天冷就回來”一輯中,作者深情地回憶了與母親、父親、伯父、祖母及故鄉親人度過的點滴歲月,尋常的生活中包含真摯的情感。“看過許多雲”一輯則是作者對旅行的記述,寫意地描繪了路途上的風景。“吃喝縹緲錄”一輯,作者細緻地描寫了幾種美食。
作品目錄
第一輯 生活在別處 | 第二輯 天冷就回來 | 第三輯 看過許多雲 | 第四輯 吃喝縹緲錄 |
---|
旅館暢想曲 鼓樓流水賬 騎行筆記 蘇州掠影 此心安處是吾鄉 俗世天堂 電台里的青春 大蛇游過武漢 珞珈山愛情 女租客 瓊花白,瓊花黃 新年初雪 幽暗與光亮 | 母親的嘮叨 三角鋪的日與夜 黃銅水煙壺 父親的故事 姑父的集市 如初叔公 縣城生活 新年舊影 返鄉記 進城記 衛國 童年 少年卡夫卡 回不去的故鄉 老去的村莊 天冷就回來 | 湖畔跑步 騎行十公里 快慢之間 樹木無言 在湖邊拍照 一日不見 山陰路的夏天 回到周莊 孤獨的旅行 人在旅途 去恩施看雲 | 吃遍水西門 臘肉飄香 濃濃藕湯 豬油和辣子 年味 食肉記 留園吃茶 吃喝有詩意 “熱啊乾啊一碗麵” 青島路食神 |
|
作品鑑賞
該書關於城市記憶的部分,許多文章讀來有特別的親切感。對城市旅行者來說,感知較深的除了市井人情、街景風貌外,打交道較多的就是旅館與床。“旅館是城市的附著之物,也是城市的隱秘之所。如果城市是一座高山,遍布各個角落的旅館,就是山上的一個個洞穴,溫暖潮濕,遮風避雨,帶著史前人類的氣息。旅館給城市過客一處棲身之地,一張可以休憩的柔軟大床,一個隨時釋放熱水的淋浴噴頭,一扇推開便能看見街道風景的窗戶。讓旅客們暫時放下日常生活的一切,離開熟悉的場所、熟悉的朋友,享受片刻的安逸或放縱。”(《旅館暢想曲》)當然,城市和城市之間的比較,沒有親歷貼己的體驗,終究有隔膜。一個人能否適應一個城市,“體感”特別重要,就像每夜安置自己入眠的一張床,舒適與否,身體知道。“房間裡有兩張床。每天睡哪一張,常常讓人糾結。自從女兒來過我房間,並把這個地方稱為‘兩張床’後,我就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之前長期睡東面這張,熟悉床墊結構,身體無意識地陷入這些輕微的凹凸起伏,隨即進入沉睡狀態。西側的床靜悄悄的,一言不發。第二日又換了另一張床睡。許久不躺這張床,床單漿洗後的味道進入鼻腔,帶著陌生人氣息。”(《旅館暢想曲》)作者濃墨重彩描摹了自己求學與工作的幾個城市,讀者從字裡行間感受到,比較和選擇一個城市,有時也像作者從兩張床里選擇合適的那張床一樣,面臨選擇綜合徵。
鄺立新的童年鄉村記事,因為強烈的主觀色彩與獨特視角,反而紀實效果突出,逼真得魔幻。作者自然流露出的懷舊、憂鬱、傷感與無奈,構成其特有的行文風格。作者成長為作家,並未依仗“不幸的童年”,相反,童年在成為他的創作“寶庫”的同時,還平添他對今後生活的勇氣和對未來的信心。作者的童年生活雖有貧窮、困窘,但作為家裡唯一的男孩,得到了父母和祖父母的寵愛。他在有關祖母的記憶和描述中,尤用心力。“祖母的靈柩抬出去了。上一代人的隱秘,血濃於水的根源,從此長眠地下。我與故鄉,也少了一絲勾連。靈柩經過之地,嗩吶激揚,鞭炮震天,黃裱飛舞,留下一地紙屑。人們從這些紙屑上走過,到田野里耕作,到河流里濯衣,到集市上買賣。紙屑一天天腐爛,終有一天,與泥土融為一體。”作者花費了不少筆墨,將留守故鄉三角鋪的祖母鐫刻在讀者心中。從生至死,這位辛苦、慈愛的祖母形象躍然眼前。作為生命之鏈上的一環,作者最終讓讀者從死亡的視角去識得生命的真相。結束了勞累、苦難的一生,死亡不啻是一種安息。在鄉人眼裡,死亡又是生活的一部分,平凡而日常。作者也寫到了自己童年時代眼裡“偉岸”的父親,在自己年齡漸長後形象的坍塌。“父親在母親跟前的忍氣吞聲,在子女升學和工作時束手無策,甚至在大風大浪面前猶豫不決。雖然年歲日長,成熟男人的寬容、從容、堅決、果斷,卻始終與他無緣。”(《父親的故事》)作者生動刻畫了父親在現實面前無能為力、無所適從的卑微與辛酸的真實形象。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22年11月25日,該書獲第十一屆金陵文學獎優秀獎。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鄺立新,1982年出生,畢業於武漢大學,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專業碩士,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青年文學》《雨花》《長江文藝》《小說月報•原創版》《西湖》《青春》《脊樑》等期刊。短篇小說曾獲第十屆金陵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