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所總董,亦稱“學董”。清末勸學所行政首長。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始設,各廳、州、縣設勸學所一處,設總董一員,由縣視學充任,經提學使委派。稟承地方長官總理本所事務,領導轄下各學區勸學員,巡視各鄉村市鎮學堂,檢查指導教育事宜。1911年改稱勸學員長,1915年改稱勸學所長,均任期三年。1923年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勸學所總董
- 簡稱:學董
勸學所總董,亦稱“學董”。清末勸學所行政首長。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始設,各廳、州、縣設勸學所一處,設總董一員,由縣視學充任,經提學使委派。稟承地方長官總理本所事務,領導轄下各學區勸學員,巡視各鄉村市鎮學堂,檢查指導教育事宜。1911年改稱勸學員長,1915年改稱勸學所長,均任期三年。1923年廢。
勸學所總董,亦稱“學董”。清末勸學所行政首長。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始設,各廳、州、縣設勸學所一處,設總董一員,由縣視學充任,經提學使委派。稟承地方長官總理本所事務,領導轄下各學區勸學員,巡視各鄉村市鎮學堂,檢查指導...
宣統二年(1910年),勸學所總董改稱勸學員長,他繼任勸學員長,年底去職。中華民國成立後,董任鄒縣公署地方財政管理員,年薪大洋300元。他把從民國七年(1918年)至十三年(1924年)7年的年薪2100元,全部捐作教育經費。因此,縣教育局局長張成漢為董錫蕃請求褒獎,縣知事尹祚章轉報省教育廳,稱董錫蕃“潔己...
勸學所長 勸學所長,見“勸學所總董”。
勸學所 勸學所始設於清光緒32年,為各廳州縣全境學務之總匯。簡介 以本地方官為監督;設總董一人,綜核各學區之事務;勸學員每學區一人。其性質為輔佐行政機關之地方自治機關。民國初年被廢除,1915年復設,惟章程有修改。1922年改為教育局。
苗雨潤,男,創建公立國民國小,並親任傳學所教授。,1880年出生於山西襄垣大黃莊村。目錄 苗雨潤的生平經歷 生平經歷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考入山西師範。清光緒三十年(1904)被保送到日本宏文學院學習。畢業歸國後,歷任師範傳學所教員、高等國小教員、勸學所總董、縣視學、本省咨議局議員兼任山西提學司省視...
刁蔭堂在擔任勸學所總董時期(後稱勸學所長),在推廣新學、籌措經費、勸導入學、調查學務、宣傳新學宗旨。辛亥革命成立民國以後,刁蔭堂繼續作勸學所的領導與管理工作。1916年,依據他的主張議定了“私塾改良辦法”。辦法規定:“甄別塾師資格,合格者發證任職;私塾按縣立國小要求設定課程,並必須有運動場;學額在...
督理勤密,發展甚速,於是次第設大達輪船公司、廣生油廠、復興麵廠、阜生綢廠、資生鐵廠及淮南鹽墾各公司,歷任大生紗廠、崇明大生紗廠、福新麵粉廠協理,勸學所總董、籌備自治公所董事會副會長,通崇海泰總商會、農會、南通港務會會長,南通河工學校校長,南通紡織專門學校、商業學校及醫科專門學校校長並總董,...
推薦和支持,歷任直隸學務處參議,津郡學務總董、天津縣勸學所總董、社會教育辦事處總董、廣智館館長和《星期報》社長等職,並曾於1909年(宣統元年)被派赴日本考察教育。經過30年的努力,在天津創辦了多處公私立男女國小和各種職業學校、補習學校,造就出難計其敷的各項職業人材,門牆桃李,遍及海內外。又復開展...
不久回鄉致力教育,曾任紹興中西學堂監學、明道女學校校長、紹興中學堂監督、紹興學務公所議員、山陰勸學所總董,籌辦張漊曙光兩等國小及管墅啟林初等國小校。與蔡元培、徐錫麟、章太炎均為故交。1907年因出賣秋瑾,1910年被革命黨人王金髮暗殺身亡。人物生平 胡道南(1862—1910),字任臣,號鐘生,紹興山陰人。光緒...
1907年,首任象山勸學所總董,經他贊助與發動,設立的國小有30餘所。擔當象山民意代表,力挽縣域被分割。不忘公益事業,出資資助創建“象山縣公立醫院”(象山縣第一人民醫院前身)。1922年,漢章先生從北大回鄉探親,受聘擔任民國《象山縣誌》總纂。後帶稿北上,在北大四年完成了縣誌編寫,故成“獨纂”縣誌(該...
光緒三十二年( 1906 年),許州成立勸學所,他任勸學總董,總管許州教務。在任職期間,他不畏守舊派的攻擊,毅然以興學育才為己任,創立了新式教育體制。先後開辦許州初等國小堂 40 所(每保 1 所),官立高等國小堂 1 所。為充實師資,又籌設了師範傳習所,他兼任教員,親自講課。學生學習 1 年畢業後,任...
陳國琪(1872-1922),譜名克琛,字曉儋,號筱丹。清蘄州舉人陳瑞林第五子。湖北省蘄春縣檀林鎮桐山村陸基塆人。人物簡介 清末蘄州勸學所首任總董,中華民國蘄春縣勸學所第一任所長。清末民初湖北學者、教育家。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18歲以科試入州庠。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23歲參加歲試以詩賦優等,由...
金粟山,原名金鳳翥,字粟山,號叔子,生於清朝同治十年(1871)。光緒末年參加科考,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中秀才,後入選拔貢,因朝廷下詔停止科舉,其後再無機會參加科考。宣統元年(1909),被任命為薊州勸學所勸學總董。民國以後,任薊縣簡易師範校長。人物生平 金粟山在故鄉創辦學校,設帳授徒。民國《薊縣誌》的...
白永貞(1867-1944年),字佩珩,滿洲鑲白旗人,世居城西唐馬寨螞蜂泡村。自幼家貧,靠母親勞作和同學周濟完成學業。個人生平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丁酉科拔貢。1905年廢科舉,興學堂之後,熱心興學,先後歷任啟化學堂校董、勸學所總董、教育會副會長等職,因辦學成績突出,當選為省咨議局議員,後任海龍知府。
1906年10月,莊河建置伊始,同知廷瑞比較重視興學施教,遂敦請劉滋桂回莊河任勸學所總董。劉滋桂就任後,積極倡導擘畫辦學,邀集地方紳士,反覆勸導募籌學款。1907年,他在天后宮兩廊舊房創建莊河第一所新式國小校,聘常英額為校長,附屬傳習、勸學、宣講閱報諸所。當時曾有一記載他辦學經歷的匾記:“竊維斯校之...
字伯初,又名訪梅,晚年自號寒叟。上海川沙龔路鄉人。青年時期,思想激進。1903年陷入南匯黨獄案,遂與黃炎培等亡命日本,回國後,參與創辦浦東中學。l909年任川沙撫民廳視學員兼勸學所總董。1911年當選為川沙廳議事會議員、參事員。民國年間,曾任江蘇省民政司總務科長,兼代教育科長,江蘇省行政公署第二科科長。
辛亥革命前,劉顯世在興義任勸學所總董,分赴四鄉,勸導鄉紳籌辦初等國小。當時鄉紳頑固派、老學究堅持八股科舉制度,反對西學。劉顯世以其家庭的權威,到各鄉宣傳科舉制度的弊病;主張創辦新式學堂,學習西方的科學知識,培養人才。經過辛苦奔走,各鄉成立初等國小堂。僅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到光緒二十九年(1903...
清宣統二年(1910年)勸學所總董改為勸學員長,張生祿任勸學員長。張在勸學所設立師範教育講習科,為河內縣培養了不少師資。中華民國建立後,勸學所撤銷,張返鄉里。民國8年(1919年)沁陽縣毆立教育會,張出任會長,並恢復了勸學所,所長由郭鎮擔任。民國11年(1922年)郭辭職,張生祿兼任所長。他在勸學所下...
翌年返回興平,任勸學所總董,在全縣勸立初等國小堂180餘處,皆有基金。又同邑紳商量,在縣設立學堂經費處,成立各村學堂基金會,興平教育基礎自此以立。晚年主講愛日堂(宏仁書院)和正誼書院,遠近至者,室不能容。元際先生師承關學賀復齋、柏子俊、劉古愚諸先生教誨,立志振興關學。一生重講學,廣交友,切磋...
革職還鄉後又被定海廳同知委任為勸學所總董(相當於現今的教委主任),丁中立在定海聲望頗高,鄉紳們辦事都喜歡他共同參與,是時的丁家在上海灘暴發,竄升為北門首富。光緒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1907年7月4日),定海西鄉八莊(岑椗、紫微、鹽倉、叉頁河、大沙、小沙、馬岙、乾(石覽))農民數千人,湧進定海...
畢業歸國後,賀民范任寶慶勸學所總董、邵陽駐省中學堂監督,他利用職業的特殊性,秘密參加反對清政府的革命活動,曾被選為湖南臨時省議會議員,並擔任臨時省議會秘書長。1918年,目睹軍閥混戰,他感到自己“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夢想已成為泡影,毅然棄官還民,“寄居省垣,閉門讀書”,閱讀了大量的馬克思主義譯本和...
三十三年任鄞縣勸學所總董,宣統元年(1909)選為浙江省咨議局議員,繼任預算審查委員會委員長,主持草擬省第一部地方財政預算。寧波光復後,任寧波軍政分府財政部長,被選為第一屆全國國會眾議院議員。1922年因不滿曹琨賄選總統,毅然辭議員職,奔廣東投孫中山,任廣東政府國會議員。1924年參加國民黨,主持鄞西七鄉...
考取進士,授戶部主事。後以父母年高辭官,與吳道鎔、石炳樞設教於羊城學宮,從學者數百,成才甚眾。後受聘寶安書院任教九年,為莞邑育才不遺餘力。曾主管東莞明倫堂沙田經理局,無分毫染指。熱心公益,倡辦虎門團練、太平育嬰堂、溥善堂。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任東莞勸學所總董,籌辦學校百餘所,開新學之盛。
孫陳國瓚,光緒戊子科副舉人,清廷資政院議員;孫陳國曹,蘄州庠生;孫陳國珩,國學生;孫陳國琪,光緒丁酉科舉人,蘄州勸學所首任總董。曾孫陳志純,蘄州庠生,中國同盟會會員,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政治人物,中華民國漢陽縣縣長,中共武漢市人民法院副院長;曾孫陳廷璆,中華民國通山縣公安局局長、蘄春縣第四區區長;...
1906年,在榮成青山設立了賓興國小,接著又創辦了勸學公所,被推舉為勸學總董。其間,劉培源籌劃經營,不遺餘力,一月之間,全縣成立了數十處國小。是年,山東優級師範學堂招生,劉培源赴省報考被錄取。在全校百餘名學生中,他品學兼優,深受教師們的器重。1910年,劉培源畢業,被推舉為登州中學及登州師範兩校校長...
曾憲文,字述堂,遼寧省鐵嶺縣人;生於1865年;清末歲貢生(秀才),在當地從事教育多年,曾任鐵嶺銀岡書院幹事數年。1910年任鐵嶺勸學所總董。1913年任鐵嶺教育公所所長,後歷任臨時(奉天)省議會議員,正式省議會議員,眾議院議員,省立女工傳習所所長,鐵嶺地方儲蓄會兼吉長儲蓄總會會長。乃地方著名學者紳,曾於...
後歷任東陽教育會會長、東陽勸學所總董,並再與陶成章會晤後,加入同盟會,成為革命黨人。宣統三年(1911)九月十五日杭州光復,浙江軍政府成立,被委任為宣慰使。民國2年(1913)被選為國會眾議院議員(駐京)。3年國會被袁世凱解散,即南下滬杭,投入反袁護國運動。5年浙江獨立,出任浙江護國軍政治顧問。國會重開,...
李吟秋(1867-1923)名漢丞,衡山縣既字十二區夏家橋(今衡東縣大橋鄉)人。1906年赴日留學,常與黃興、孫中山等往來,積極擁護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光緒三十四年,歸國。先後任衡山縣勸學所總董,湖南高等學校齋務長。辛亥革命爆發,他一度舉兵於鄉,回響武昌起義。次年(1912年)一月一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
1909年任山陰勸學所總董,同年被選為浙江咨議局議員。辛亥革命紹興光復後,任紹興軍政分府總務科科長。1912年任成章女校校董,參與籌組紀念徐錫麟的“徐社”。後任嵊縣知事、蘇州高等審判廳書記長。1923年任紹興中國銀行行長,1929年任紹興商會會長。1932年創立“龍山詩巢壬社”。1934年從中國銀行退休後,倡議修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