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魚

勒魚

勒魚,中藥名。為鯡科動物鰳魚Ilisha elongata (Bennett)的肉。我國從北到南沿海及台灣均有分布。具有健脾開胃,養心安神之功效。常用於脾虛泄瀉,消化不良,噤口不食,心悸怔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勒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魚綱
  • :鯡形目 
  • :鯡科
  • :鰳屬
  • :鰳魚
  • 分布區域:我國從北到南沿海及台灣均有分布
  • 採收時間:四季均可
  • 用量:內服:焙乾研末,每次5g
  • 毒性:無毒《綱目》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附註,

別名

鰳、鯗魚、鱠魚、白鱗魚、克鰳魚、火鱗魚、快魚、力魚、白力魚、曹白魚。

入藥部位

肉。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脾、胃經。

功效

健脾開胃,養心安神。

主治

脾虛泄瀉,消化不良,噤口不食,心悸怔忡。

相關配伍

1、治慢性腹瀉:鰳魚1條,蔥、姜各適量,煎湯,食肉飲汁。(《中國動物藥》)
2、治心悸、怔忡:鰳魚1條,焙乾研末。每服5g,日服2次。(《中國動物藥》)

用法用量

內服:焙乾研末,每次5g,或煮食。

使用注意

不宜多食。
《隨息居飲食譜》:“多食發風,醉者更甚。”

採集加工

四季均可捕撈,捕後,去鱗片及內臟,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體很側扁,一般體長約40cm,大者可達49cm。頭中等大,頭上部通常有2條低隆的嵴。吻短,略上翹。眼大,脂眼瞼發達,遮蓋眼的1/2。口小,口裂近垂直,上頜骨末端圓鈍。下頜發達,上下頜、齶骨和舌上均具細牙。鰓蓋膜彼此分離,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6,鰓耙較粗(11-12)+(23-24)。體被薄圓鱗,縱列鱗52-54,橫列鱗15。無側線,腹部窄而尖,有鋸齒狀的銳利棱鱗,腹鰭前為23-27;腹鰭後為12-15;胸鰭和腹鰭基部有腑鱗。背鰭15-17。臀鰭48-50,其基底長約為背鰭基長的4倍。胸鰭16-17,向後伸達腹鰭基。腹鰭甚小,位於背鰭前下方。尾鰭叉形,下葉略長於上葉。體背黃綠或藍綠色,體側銀白色。背鰭、胸鰭和尾鰭黃綠色。其他各鰭色淡。

生長環境

為近海回遊性中上層魚類,主食橈足類、頭足類及魚類等小動物。每年春夏集群由外海游向近岸、河口一帶泥沙底質的淺水產卵,卵浮性,卵徑2.2-2.4mm,懷卵量14萬-16萬粒。我國從北到南沿海及台灣均有分布。

相關論述

1、《中國藥用海洋生物》:“滋補強壯,用於心悸怔忡,慢性腹瀉。”
2、《中國動物藥》:“養心安神,補脾強胃。”

附註

鰳魚鱗含有豐富的油脂,清蒸時可不去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