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澇村

該行政村隸屬景東彝族自治縣文龍鄉,地處文龍鄉西邊,距文龍鄉政府所在地9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45公里。東鄰龍街村,南鄰 義昌,西鄰幫邁,北鄰文錄。轄施家、五家等10個村民小組。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sup][1][/sup]顯示,2008年該村有農戶315戶,有鄉村人口1181人,其中農業人口1176人,勞動力92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88人。[sup][1][/sup]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勐澇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景東彝族自治縣文龍鄉
  • 人口:1181人
資源環境,農村經濟,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資源環境

全村國土面積12.3平方公里,海拔1650米,年平均氣溫16.5℃,年降水量1250毫米。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54畝(其中:田168畝,地1386 畝),人均耕地1.32畝,主要種植糧食、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1235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91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3.33畝,主要種植核桃、茶葉 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80畝,其他面積4255畝。有森林資源。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38.8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3.31萬元,占總收入的39.34%;畜牧業收入117.83元,占總收入的34.7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25頭,肉牛50頭,肉羊244頭);漁業收入 0.02萬元;林業收入80.74萬元,占總收入的23.82%;第二、三產業收入3.01萬元,占總收入的1.24%。農民人均純收入185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人(占勞動力的1.3%),在省內務工6人,到省外務工6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250戶通自來水,有65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7.62%)。有31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4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8.41%和44.7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2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82戶(分別占總數的70.48%和57.78%)。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9公里,距離集貿市場9公里。全村共有拖拉機6輛,機車12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8畝,有效灌溉率為5.6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7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6戶。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1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04戶,共鄉村人口1223人,其中男性638人,女性585人。其中農業人口1180人,勞動力925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5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9.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290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0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589.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8.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00萬元,有固定資產7.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公路等級低,晴通雨堵; 2、引水裡程遠,缺乏資金建設設備,人畜飲水困難。 3、排灌溝渠為土溝,水滲漏嚴重,造成農田用水不足。。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提高糧食單產、鞏固完善現有的產業:核桃、茶葉,今後大力發展蠶桑產業718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328頭、牛404頭、羊85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41人。到"十一五"未,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1339元增加到2342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