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勉齋學派
- 創始人:黃榦
- 時代:南宋
- 簡介:理學流派
學術主張,主要著作,影響,
學術主張
勉齋學派主要繼承程朱理學之思想體系,並有所發揮。以維護師門為宗旨,對朱熹所談理學觀點,幾乎皆有論述。他們持“太極本體論”觀點,力倡“道統”學說。認為“有太極而陰陽分,有陰陽而五行具,太極士五妙合而人物生,賦於人者秀而靈,精氣凝而為形,魂魄交而為神,五常具而為性,感於物而為情,措諸用而為事。物之生也,雖偏且塞,而亦莫非太極二五之所為,此道之原之出於天者然也。聖人者又得其秀之秀而最靈者焉,於是繼天立極,而得道統之傳”。他們認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于思、孟子相繼傳授“道統”,孟子以後,道統一度中斷。北宋周敦頤繼孔孟道統不傳之緒,二程又得統於周敦頤,朱熹又得統於二程,儒家道統之學才又被傳下來。
勉齋學派對宗儒的“理一分殊”說作了進一步闡述,認為“道之在天下,一體一用而已。體則—本,用則萬殊。一本者,天命之性;萬殊者,率性之道。天命之性,即大德之敦化;率性之道,即小德之川流”。“大德之敦化”為“大莫能載”,“是萬物統體一太極也”。“小德之川流”為“小莫能破”,“是一物備具一太極也”。此派又提出,“致知乃人道之方”,但以“默認實體”為致知之根本方法。
他們又認為封建倫理道德,“根於人性之本然”,主張“居敬以立其本,窮理以致其知,克己以滅其私,存誠以致其實”。以達到維護封建倫理綱常的目的。(《宋元學案》卷六十三《勉齋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