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後

劫後

《劫後》是由舒崇福的紀錄片。

雖然是第一次接觸紀錄片,舒導的豐厚功力還是使其一鳴驚人。在斬獲了第十屆四川國際電視節 “金熊貓獎”、第十五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亞洲紀錄片金獎等多個獎項後,《劫後》再度獲得第八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的評審團特別大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劫後
  • 外文名:Home
  • 出品公司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導演:舒崇福
  • 片長:66分鐘
  • 對白語言:漢語國語
  • 主要獎項:四川國際電視節 “金熊貓獎”
    上海電視節最佳亞洲紀錄片金獎
劇情簡介,幕後製作,回憶拍攝,故事背後,導演感悟,相關花絮,獲獎情況,

劇情簡介

65年前,愛情,只是父親和年輕繼母為償還鴉片債完成的一次的交易。65年裡,她在這裡逃跑過,自殺過但她也在這裡養育了五女一男,繁衍著這個家族。65年,一個漫長的歷史,劉婆婆用所有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打成了一個生命的結,就是這個家。
但是在“512”這一天的兩分半鐘里,家突然破碎了。
地震後,劉婆婆每天都在廢墟里尋找覓拾……重組65年的生命歷史。但是她的重組州縣遭遇了自己的兒子。劉婆婆和兒子爭奪。劉婆婆離家出走。劉婆婆到弟弟家,女兒家躲避,尋找安慰。不管怎么出走,不管有多少怨恨,最終她還是要回到這片廢墟里。
這只是一個老災民面對災難態度的故事,一個82歲老人生命活力的故事,一個多少帶點中國家庭文化色彩的故事。

幕後製作

回憶拍攝

餘震中拍了3個月  記者聯繫到參與攝製的重慶笛女阿瑞斯影視傳媒公司的傅總,傅總說:“地震後第二天,我們就進入災區,冒著餘震,我們拍了三個多月,後來很偶然的發現了紀錄片中的主角劉婆婆,每天跟著她拍,沒想到她在重建家園的過程中,會發生這么多故事,就像一部電影一樣。劉婆婆樂觀的精神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現在他們搬進了新家,那天我打電話告訴她片子獲獎了,她只是很平淡的笑笑,讓我給她寄片子過去看看。”
《劫後》雖然未獲得很好的播出平台,但卻獲獎無數。據傅總介紹,此次在四川國際電視節上,該片就從上千部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了兩大獎項,“現在韓國、法國等國家電視節都邀請我們去,並且已經入圍。想他們都是被片中反映的中國普通百姓面對大災難具有樂觀堅強的生活態度和內在力量所感動。”傅總還透露,“我們目前正在和一些電視台交流,希望可以讓更多的觀眾看到這部片子。同時還打算發行碟片。”

故事背後

這是一個樂觀面對災難的故事,一個閃耀著82歲老人生命活力的故事,一個多少帶點中國家庭文化色彩的故事。
65年前,綿竹女子師範學校的校花劉婆婆嫁了。那不是一場愛情,只是父親和年輕繼母為償還鴉片債完成的一次交易。65年裡,她在這裡逃跑過,試圖自殺過……但最後她在這裡養育了五女一男,繁衍著這個家族。青春美少的劉大小姐跌宕到2008年的5月12日,這一年,她已經是個虛歲83的高齡老嫗。 65年,一個漫長的歷史,劉婆婆用所有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打成了一個生命的結,就是這個家。
但是在“5·12”這一天的兩分半鐘里,家突然破碎了。
地震後,劉婆婆日日都在廢墟里尋找覓拾,重組65年的生命歷史。啥都沒了,重開灶新開。但是她的“重組”首先遭遇了自己的兒子。兒子不喜歡那些已經破碎的東西,一次又一次把她撿回的東西扔掉。同時,在這個家裡婆媳關係也不好。於是,劉婆婆復活生命歷史的過程也成了“戰爭”過程。劉婆婆和兒子爭奪。劉婆婆離家出走。劉婆婆到弟弟家、女兒家躲避,尋找安慰。不管怎么出走,不管有多少怨恨,最終她還是要回到這片廢墟里。

導演感悟

一談到這部紀錄片的內容,舒導就極為興奮。“我完全被劉婆婆(該紀錄片主人公)的笑容所展現的頑強生命力打動了。“當所有的導演都對準廢墟的蒼涼時,我選擇了表現廢墟上的希望。”舒崇福告訴記者,整部影片中一直充滿了劉婆婆的笑聲,只有在最後,劉婆婆幾經周折、最終帶著幾分無奈地堅守在廢墟上時,影片才透出了點點蒼涼。導演想告訴大家,“我們要堅強,劉婆婆撿起的不是廢墟,而是對她66年過去的重新建構。”
“不要像拍紀錄片一樣拍” 雖然是首次製作紀錄片,舒崇福對整個拍攝和製作過程頗有心得。“一定不要像拍紀錄片一樣拍紀錄片!”這是舒崇福一直向他的團隊灌輸的思想。“《劫後》中沒有任何畫外音,而是靠曲折的情節、人物的矛盾衝突來展現故事的全貌。從這一點來看,《劫後》是完全不同於其他紀錄片的。”他希望自己的團隊用拍故事片的手法來拍紀錄片。他認為紀錄片最大的挑戰就是永遠不知道結局,雖然故事的情節無法預設,但可以通過不斷抓取人物的細節來完善故事。
2008年5月14日,地震發生兩天后,舒崇福的拍攝團隊進入災區拍攝。一次,舒崇福看到背著一個大背簍的劉婆婆沖他燦爛地一笑,就是這個笑容改變了整個拍攝的方向。“我一下子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談到遺憾,舒崇福說:“我沒能在影像上找到歷史的佐證,這是我第一次拍紀錄片的最大遺憾。”
除了按故事片的拍攝手法來拍攝紀錄片以外,舒崇福還用故事片的手法來剪輯紀錄片。據介紹,《劫後》曾在BBC國際頻道中播出,還在韓國、法國等國放映。
“紀錄片給我心靈安慰”
以前拍的都是熱播電視劇,舒崇福一向都不用擔心市場的問題。但紀錄片不同,紀錄片一直面臨市場不佳的難題。舒導認為,賺錢不是他拍紀錄片的目的。“紀錄片能給我以心靈安慰。這應該是大部分文人所想的。”他會繼續拍電視劇掙錢,同時也會更全力地投入到紀錄片的拍攝當中。他幽默地說道:“一個導演曾經說,如果哪一天舒崇福不拍紀錄片拍得傾家蕩產,那就不算發燒了。”

相關花絮

【選角】 就是“碰上了”  《劫後》是英國BBC播過的唯一一部有關中國“5·12”地震題材的紀錄片。該片導演舒崇福對很多觀眾來講可能並不熟悉,但由他執導的《突出重圍》以及由他出品的《士兵突擊》卻如雷貫耳。談起第一次拍攝的紀錄片《劫後》,這位多次榮立二等功的電視劇導演坦言就是“碰上了”:“5·12地震,我們5月14日到了北川縣城,本來打算拍劇、拍救援,於是跟著部隊進村入戶,就碰到了片中劉婆婆的兒媳,她是村里一個小幹部,正在講話鼓勵民眾,我被深深感染了,就想拍她,於是去了她家。”而談起和劉婆婆的“巧遇”,舒崇福更是記憶猶新:“就是在她兒媳家附近,我看到一個80多歲、滿頭白髮的老太太,在廢墟上挖東西,然後對我燦爛地一笑。我瞬間就像被雷打到了一樣,全身發麻,一下就被打動了。”說到這裡,他反問現場記者:“我不知道你們有多少人去過地震現場,反正我當時一直見到死人,直到遇見劉婆婆,才感受到人的生命力和那種活的狀態,於是我決定———我要拍這老太太!”
【開拍】 “蝸居”廢墟中
《劫後》沒有對災區和災民的泛泛而談,只是抓住震後一個普通家庭來挖掘生命的力量,以及中國人在面對大災難時的樂觀態度。雖然片長只有一個小時,但該片的拍攝時間卻長達8個月之久。
談起拍攝過程,舒崇福直言非常困難:“一片廢墟中,劇組就找了些門板、木板,在離劉婆婆家300米左右,搭了個很小的簡易房。組裡還有個女的,我們就拉了塊帘子,隔了一下。劇組每天起早貪黑地拍,比婆婆的家人起得還早、睡得還晚。”當問及近距離紀實拍攝震後災民會不會遭到排斥時,舒崇福則用了“幸運”兩個字:“因為有不少媒體採訪拍攝過,他們對鏡頭已經不當回事了,而且我們真的是在和他們做朋友,經常一起吃飯、生活,他們也不把我們當外人,所以拍到了很多細節。”回憶起那段日子,舒崇福不禁感嘆,“那幾個月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經歷之一”!
【拿獎】 感覺很“奇怪”
第一次拍紀錄片就接連拿下多個大獎,並在國外備受肯定,但舒崇福卻說當初自己並不看好片子能在上海電視節拿到金獎,那實屬意料之外,“宣布得獎時,半分鐘沒人上去領獎,我當時都懵了”!而現在,已經多獎在手,他卻說“到處拿獎,感覺有些奇怪”,引來現場一片笑聲。舒崇福透露,他後來聽說《劫後》一出來,就震動了所有評審,所有人一直從頭看到最後,很多國外的評審都被打動了。
但是,這部屢獲褒獎的紀錄片,卻幾乎沒有中國的電視頻道願意播出。“他們說不合適,我就不知道為什麼不合適?”雖然不解,但樂觀的舒崇福還是希望中國的紀錄片有前景,並表示現在很想拍一個《焦點訪談》調查記者的故事,“只是有風險,不知道能不能成”。

獲獎情況

2009 第十五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亞洲紀錄片金獎
第15屆上海電視節人文類最佳紀錄片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