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爾比斯金融深化模型是西班牙經濟學家V·加爾比斯闡述麥金農觀點的模型。麥金農認為,提高利率是擴大銀行實際規模,緩和金融壓制,刺激經濟成長的必要條件。由於貨幣與實質資本互補,貨幣積累是投資的先決條件。而貨幣的積累是建立在實質現金餘額需求M/P增加的基礎之上,要增加M/P,則必須提高利率。所以,他認為,貨幣供給條件d-P*的提高是增加儲蓄和投資的第一推動力,而提高銀行的貸款利率,則是擴大貨幣體系實際規模和緩和金融壓制的一個必要條件。
提高利率帶來貨幣實際收益率的提高,從而有效地增加了實質現金餘額需求M/P和貨幣積累,刺激了儲蓄和投資的增長。提高利率的這個作用過程,被麥金農稱為“渠道效應”。此外,他還認為: “如果對金融資產支付的利率,大大高於現有技術條件下的投資邊際效率,金融資產就會引誘一些企業家從落後的生產過程中抽出資金,來為進行先進技術和擴大生產規模的其他企業提供資金。” (麥金農: 《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17頁,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88) 麥金農的觀點被加爾比斯用模型作了進一步地闡述。他首先假定經濟中有落後部門1和先進部門2。部門1得不到銀行貸款,部門2則可以根據銀行存款得到一定的貸款。部門1的投資函式I1=H1(r1,d-P*) Y1,r1為部門1的資本收益率 (r1=əY1/əK1,Y1、K1分別代表部門1的收入和資本),d-P*為存款的實際利率。他認為, əH1/ər1>0,əH1/ə(d-P*) <ρ,當r1上升或d-P*下降時,投資I1將擴大,反之,該部門的投資將縮小。部門2的投資函式ID2=H2(r2,d-P*)Y2,b為銀行貸款名義利率,b-P*為貸款的實際利率,r2為部門2的資本收益率 (r2=əY2/əK2)。əH2/ər2>0, əH2/ə (b-P*) <0,如果r2上升或b-P*下降,則部門2的投資需求ID2將擴大;反之,ID2將減少。在他看來,由於r2遠遠大於b-P*,所以,部門2的投資需求總是很大,而滿足這種投資需求的資金又來自銀行儲蓄。所以,加爾比斯認為,提高存款的實際利率b-P*,不僅能縮小部門1的低效率投資,而且將會增加銀行儲蓄,從而促進部門2的高效率投資,加速整個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