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黃耆建中湯是一種藥品,主要用於氣虛自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加減黃耆建中湯
- 組成:白朮、白茯苓、桔梗等
加減黃耆建中湯是一種藥品,主要用於氣虛自汗。
加減黃耆建中湯是一種藥品,主要用於氣虛自汗。《得效》卷九:加減黃耆建中湯 處方 白朮3錢,白茯苓3錢,桔梗3錢,人參3錢半,秦艽5錢,北柴胡(去蘆)5錢,防風5錢,白芍藥5錢,甘草5錢,當歸(去尾)5錢,澤瀉5錢,生乾地黃5錢,熟地5錢,黃地5錢,骨皮肉5錢,豆蔻(煨)5錢,檳榔5錢,縮砂仁5錢...
黃芪建中湯於小建中湯內加黃芪,是增強益氣建中之力,陽生陰長,諸虛不足之證自除。名家論述 著有《溫熱論》的清代著名中醫溫病大家葉天士為黃芪建中湯治虛勞提出具體指征:1、久病消瘦;2、胃納不佳,時寒時熱,喘促短氣,容易汗出;3、脈虛無力;4、有操勞過度史;5、陰虛內熱者忌用。來源 源於《金匱...
芪連合劑,由黃芪建中湯加減而成。材料 黃芪、蒲公英各15g,桂枝9g,白芍24g,白朮、薏苡仁、連翹、烏賊骨各12g,丁香3g。做法 每日l劑,每日次,飯前溫服。3個月為1個療程。功效 本方由黃芪建中湯加減而成,功可益氣健脾,理氣止痛,清熱祛濕。主治慢性淺表性胃炎。曾有報導以本方治療100例,結果總有效率達...
大加減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方類聚》卷二一二引《施圓端效方》。具有溫補氣血,和里緩急之功效。主治婦人胎前產後,氣血虛損,月水不調,臍腹㽲痛,往來寒熱,自汗,口乾煩渴。組成 芍藥二兩(60g),當歸、川芎、黃芪、桂各一兩(30g),甘草(炙)、白朮各三分(22g)。用法 上為細末。每服二...
加減建中湯是一味藥物,主治吐利轉筋,肋下痛,脈弦者。《保命歌括》卷十九 處方 小建中湯1劑,加柴胡、木瓜各等分。功能主治 吐利轉筋,肋下痛,脈弦者。用法用量 水煎服。摘錄 《保命歌括》卷十九 《醫統》卷三十九 處方 人參3兩,炙甘草,官桂,白茯苓2兩,當歸4兩,附子(炮)半兩,厚朴(姜制)半兩...
加味黃耆建中湯是主治傷寒愈後,陽虛,無熱惡寒,盜汗,無力下虛者的藥 【來源】《證治準繩·傷寒》卷七。【組成】黃耆 白芍藥各6克 當歸4.5克 人參 白朮 麻黃根 牡蠣粉各3克 官桂1.5克 飴糖10毫升 大棗2枚 【用法】上作一服。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溫服。【主治】傷寒愈後,陽虛,無熱...
良附黃芪建中湯 良附黃芪建中湯,中成藥名。配方由黃芪、白芍、桂枝等組成。【功效】溫中健脾,散寒止痛 【藥物組成】黃芪20克,白芍30克,桂枝、甘草各10克,良姜、香附各5克,飴糖20克 【藥方用法】水煎服 (成人常用劑量: 5劑)
黃耆建中加當歸湯主治虛勞病,陰陽氣血俱虛,里急腹痛,喜溫喜按,形體羸瘦,面色無華,心悸短氣,自汗盜汗。現用於胃、心、肺等慢性消耗性疾患。方劑名稱 黃耆建中加當歸湯 方劑別名 黃耆建中湯、黃耆湯 藥物組成 黃耆1兩半(蜜炙),當歸(洗,去蘆,薄切,焙乾)1兩半,白芍藥3兩,桂枝1兩1分(去粗皮,不...
陳修園在《傷寒醫訣串解》中,主張重用黃芪助少陽發之氣逆轉其不利之樞機。余用黃芪助肝氣升達之力,舒展其不達之郁滯,義正相同。此方雖經加減,但達到了溫不燥液,補不壅氣,寓舒肺達肝於建中益氣之中,以建中益氣之劑,收達肝和胃之用。至於黨參、白朮,只有當患者出現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四肢乏力時,方...
黃芪建中丸,補氣散寒,健胃和中。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惡寒腹痛,身體虛弱。功能主治 補氣散寒,健胃和中。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惡寒腹痛,身體虛弱。規格 每丸重9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禁忌 孕婦、糖尿病患者禁用。注意事項 1.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2.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3.本品宜飯前服用...
加減化裁 若中焦寒重者,可加乾薑以增強溫中散寒之力;兼有氣滯者,可加木香行氣止痛;便溏者,可加白朮健脾燥濕止瀉;面色萎黃、短氣神疲者,可加人參、黃芪、當歸以補養氣血。附註 附方 黃芪建中湯 組成 桂枝、甘草、大棗、芍藥、生薑、膠飴、黃芪。用量 黃芪15g,大棗10個,白芍15g,桂枝、生薑、甘草各10g...
建中法 建中法,《傷寒雜病論》中的一種中醫治法。來自《傷寒雜病論》的一種中醫治法,在陰陽兩虛的情況下,用甘溫之劑,以恢復脾胃的健運功能,則氣血自生,升降自調,而偏熱偏寒的整狀自然消失。具體方劑有大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
加減化裁 咳嗽者,加款冬花,咳血者,加阿膠;便精遺泄者,加龍骨;怔忡者,加茯神。禁忌 本方辛甘溫熱之性較強,素體陰虛者慎用,寒凝氣滯者亦不宜套用。附註 附方 黃芪建中湯 組成 桂枝、甘草、大棗、芍藥、生薑、膠飴、黃芪。用量 黃芪15g,大棗10個,白芍15g,桂枝、生薑、甘草各10g,飴糖50g。功用 溫...
2、《簡明方劑辭典》:“建脾湯《備急千金翼方》治脾氣不調,身重如石,飲食即嘔,四肢痰削不收方。黃芪、芍藥、炙甘草、生地黃各一兩,生薑二兩,白蜜一升。水煎去渣,沖蜜服。按。此為黃芪建中湯加減方。”3、《普濟方注錄》:“建脾湯治身重,欲食即嘔,四肢酸削不收。白芍、生地黃、甘草炙、黃芪...
陳修園在《傷寒醫訣串解》中,主張重用黃芪助少陽生髮之氣逆轉其不利之樞機。余用黃芪助肝氣升達之力,舒展其不達之郁滯,義正相同。此方雖經加減,但達到了溫不燥液,補不壅氣,寓舒肺達肝於建中益氣之中,以建中益氣之劑,收達肝和胃之用。至於黨參、白朮,只有當患者出現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四肢乏力時,...
二、 複方三根湯治療胃癌術後胃脹痛醫案 /94 三、 以“中焦如衡”為指導治療胃癌術後化療消化道反應醫案/ 95 四、 健脾化濕解毒法治療胃癌化療消化道反應醫案 /97 五、 補益脾胃法治療胃癌腫瘤標誌物升高醫案/ 99 六、 大柴胡湯加減治療胃癌晚期醫案 /101 七、 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
益肝湯(2)B肝滅依散 B肝散 虎芪丹桂飲 複方通遙散 益氣調肝湯 B肝丸 白蘭黃胡根湯 B肝寧 愈肝湯 強天解毒湯 柴胡大黃寧肝湯 茵陳術附湯 益氣活血舒肝湯 反流性食管炎 消炎護膜方 治噎丸 橘皮竹茹湯 食管癌 食道癌湯 食管賁門失馳緩症 加減旋覆代赭湯 消化性潰瘍 加減黃芪建中湯 蒲芨胃瘍湯 ...
調氣和胃湯,是一種中藥藥劑。【處方與加減】白芍15克,白朮12克,香附、枳殼、蘇梗、代赭石各10克,旋覆花(包煎)、炙甘草各6克。肝胃不和者,加疏肝健胃散;濕熱中阻者,合連朴飲;胃氣陰兩虛者,合生脈散;脾胃虛寒者,合黃芪建中湯;淤血阻絡者,合失笑散或丹參飲。【功效與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理氣止痛治療慢性胃炎 王道坤用萎胃靈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 王靜安重視氣機郁滯治療胃炎 方和謙保胃氣安五臟治療慢性胃炎 巴坤傑重視氣血治療胃炎 盧化平順應脾喜燥惡濕特性治療慢性胃炎 田文用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 田玉美用養胃理氣湯治療慢性胃炎 史濟招重視中焦脾胃之強弱治療胃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