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奇蔚

姚奇蔚

姚奇蔚(1916—2003)江西南昌人,世代中醫,家學淵源,1937年畢業於江西中醫專門學校。原任江西中醫學院中醫系中藥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中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江西省第六、七屆人大常委,江西省中醫學會副會長,江西省中醫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第一副主任,江西省中醫工作諮詢委員會副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姚奇蔚
  • 出生日期:1916年
  • 逝世日期:2003年
  • 出生地:江西南昌
著作,醫學研究,養陰建中湯,益氣建中湯,

著作

著有《脾胃疾病常用治法和方藥》、《用藥十八法》、《中醫治療學概要》等書,發表了《舒肺達肝法》和《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肝、肺有密切關係》等學術論文共20餘篇。 姚奇蔚出身中醫世家,1937年畢業於江西中醫專門學校,從事醫療、教學、科研50餘年,是一位造詣殊深、醫術精湛的中醫學家,在醫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先生治歧黃之學,注重臟腑生克制化之理,特別是肝、肺兩髒。他本著“人之有生,全賴此氣;治病之道,以氣為主”的思想,在治病時尤重肝肺氣機的宣降條達。他認為:百病生於氣,以氣鬱為多,氣鬱諸病,又以肝鬱不達者為多;肝鬱不達,又以肺氣不暢者為常見;肺氣不暢與肺虛無力有關,肝鬱不達與肺虛不宣有關。欲開肺氣必先補肺氣,欲達肝氣必先舒肺。由於肺為清虛之體,難任厚味,故姚老補肺益肺提倡“運用通展,藥貴輕靈,輕撥機關”。在處方中多採用黃芪、北沙參、桔梗、甘草、桑葉、枇杷葉等,以黃芪、北沙參合用,不寒不熱,味薄氣清,補益肺氣而不壅滯;以桔梗、甘草合用,開提肺氣而不耗散。其中用黃芪、北沙參時,量必重至20~50g不等,補開兼施,以暢張肺氣。姚老治病是以辛平甘潤、清輕靈活之品開肺氣與舒肺氣,最終達到補肺氣之目的,這一方法被廣泛用於許多疾病的治療,成為其最大的特色。

醫學研究

姚奇蔚多年來,他對現代醫學中慢性萎縮性胃炎病症進行了專門研究,根據中醫理論認定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病機制與肝肺有密切關係,提出寓舒肝達肺於建中養胃之中的治療方法,經治病例達5000餘例,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打破了“胃黏膜腺體萎縮不可逆轉”的觀點,並將其臨床治療經驗輸入電腦系統中。通過專家鑑定會鑑定,認為“姚奇蔚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電腦系統具有較嚴密的科學性,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這一成果由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成紀錄片在全國放映。1985年獲江西省優秀科技成果三等獎,1987年獲江西省教委科技成果二等獎。此外,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姚奇蔚治療萎縮性胃炎常用益氣建中湯養陰建中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養陰建中湯

【組成】北沙參30克 桑寄生20克 玉竹20克 青黛10克懷山藥30克 白芍10克 石斛30克焦山楂30克 浙貝母10克
【功能】養陰建中。
【主治】胃痛胃脹嘈雜灼熱,口乾苦,舌質淡紅,無首或少苦,脈細軟,表現為肺虛肝熱胃陰受傷,胃陰不足型萎縮行胃炎患者。
【用法】將上藥置砂缽內加冷水浸過藥面,浸泡10分鐘即可煎煮。煮沸後改用微火再煎15分鐘,濾取藥液約 400毫升服用。
【方解】本方雖脫胎於葉天士的益胃湯,但去麥冬之膩、冰糖之甘,更增白芍、桑寄生柔肝平肝,淮山藥、焦山楂一補一消,益陰健脾,浙貝母、青黛舒肺達肝,解郁清熱。全方甘淡味薄,清虛靈達,滋而不膩,清而不勝,清滋之中寓流動活躍之性。用其養胃,又能清肺;用其益氣,又能達肝。喻氏治燥熱傷肺,善清胃熱以肅治節;余治“萎胃”用益胃以舒肝肺,用藥不同,治法無異。
【按語】對於“萎胃”的治療,多從肝胃論治,有效有不效。姚氏則不僅著眼於肝胃——沙參、玉竹、山藥、石斛甘淡養胃;白芍、青黛舒肝清肝,而且還養眼於腎——桑寄生補腎平肝。考“腎為胃之關”,肝胃相生相剋,故胃病可從腎、肝論治。視野開闊,思路清新,可師可法。

益氣建中湯

【組成】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甘草3克 大棗3枚 黃芪50克太子參30克 懷山藥30克 黃精20克
【功能】益氣建中。
【主治】胃痛胃脹,喜噯喜按,遇寒加重,口淡不乾,四肢欠溫,舌質淡,苔薄白,脈遲或緩,表現為中陽不振、肝氣升達無力、胃陽不足型之患者。
【用法】將藥置入砂缽內加冷水浸過藥面,浸泡10分鐘,即可煎煮。沸後改用微火再煎 15分鐘,濾取藥液約 400毫升服用。
【方解】本方源於《金匾要略》黃芪建中湯,但去飴糖之大甘,更加太子參、懷山藥、黃精益氣養液;重用黃芪補肺制肝,舒達肝氣,於溫建之中寓展運之用。黃茂甘溫味淡,輕虛不變,於補氣之中含上升外達之性,對氣虛不足、肝氣升達無力者,確為”首選良藥。陳修園在《傷寒醫訣串解》中,主張重用黃芪助少陽生髮之氣逆轉其不利之樞機。余用黃芪助肝氣升達之力,舒展其不達之郁滯,義正相同。此方雖經加減,但達到了溫不燥液,補不壅氣,寓舒肺達肝於建中益氣之中,以建中益氣之劑,收達肝和胃之用。至於黨參、白朮,只有當患者出現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四肢乏力時,方可選用之。
【按語】以上是治療“萎胃”常用的兩個基本方,其有陰陽兩虛者,則合二方之意化裁為養陰益氣湯。若症現夾雜,則各守其方而加減之。其加減之法,隨症應變,總以平淡輕靈為務。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器質性損害之病變,以中虛胃弱為基礎,肺虛肝鬱為主因。肺為嬌髒,以輕虛靈達為用;肝為剛髒,以舒運條暢為貴。胃氣直舒展活躍,通降和順。因此,組方用藥必須注意輕靈。凡味厚甘膩、辛溫燥烈、氣味不純、有礙胃氣的壅滯之品,皆非所直。組方力求清潤不膩,寓流通之性;甘補不變,具展運之用,才能達到寓舒肺達肝於建中養胃的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