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正氣散(加減正氣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臨床套用古人成方時,歷來有兩種看法:一種是原方原藥不作更動,對號入座。一種“古方新病不相能也”,主張在原方基礎上加減藥味及劑量,以適應現有病情症狀變化的需要。筆者從臨床觀察體會,兩者皆有至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加減正氣散
  • 處方來源:《普濟方》卷一四七引《衛生家寶
  • 方劑主治:傷寒傷風,不論表里
  • 製備方法:細末
加減正氣散,藥物組成:,處方來源:,方劑主治:,製備方法:,用法用量:,加減正氣散(溫病條辨方),

加減正氣散

藥物組成:

藿香葉、半夏(研細,用薑汁搜和,炙黃色)、厚朴(去皮,姜炙)、陳皮(去白)、甘草(炙)、白茯苓、草果子仁各等分。

處方來源:

《普濟方》卷一四七引《衛生家寶》。

方劑主治:

傷寒傷風,不論表里。

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

用法用量:

每服2大錢,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1枚,煎7分,食前稍熱服。

加減正氣散(溫病條辨方)

如現有病證與古人方劑所主病證相符合,即用原方無須增減。如傷寒表實證,頭痛,身痛,腰痛,骨節疼痛,無汗而喘即可用麻黃湯原方。唐宋時期的《千金方》、《肘後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普濟本事方》等皆是辨病選方,現在日本用經方研製的葛根湯沖劑,小柴胡湯沖劑,桂枝湯沖劑,也是原方原量。但從臨床角度看,單純的病證與成方所主病證密切相對的較少。即使仲聖,對於自己的方劑也有加減變化,再取麻黃湯證為例,若在麻黃湯症中出現了煩躁,就要在原方內加生石膏一味清里熱去煩躁,方名便是大青龍湯了,一個桂枝湯就化裁出幾十個方劑來,可見成方加減變化套用的機會更多。
臨床套用成方如何加減,《溫病條辨》的五個加減正氣散為我們作了示範。藿香正氣散出於《和劑局方》,由藿香、紫蘇、白芷、桔梗、白朮、厚朴、半夏曲、大腹皮、茯苓、陳皮、甘草組成,原方為散劑,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煎服。此方主治病證為:外感風寒,內傷積滯,四時感冒。但偏於夏秋季節腸胃性感冒效果較好。症見發熱惡寒,頭痛咳嗽,胸悶泛惡,腸鳴腹泄,舌苔白膩者。
《溫病條辨》濕溫病中焦篇選用該方治中焦濕溫病時,對原方增減化裁出五個加減正氣散方。
一加減正氣散是由“三焦濕郁,升降失司,脘連腹脹,大便不爽”而設:藿香梗9g,厚朴9g,杏仁9g,茯苓皮9g,廣皮6g,神曲9g,麥芽9g,綿菌陳9g,大腹皮6g。中焦濕溫,無須解表。故去紫蘇、白芷;病在中焦無須上提故去桔梗、甘草;病為濕溫去術之溫燥;藿香用梗,取其走中不走外;加杏仁利肺與大腸之氣;茵陳宣濕郁;茯苓用皮以瀉濕熱之勝;麥芽升脾胃之氣。
二加減正氣散,仍治濕郁中焦,證變:“身痛、便溏、脘悶、苔白、脈象模糊。”病機為濕郁三焦,經絡受阻,脾胃升降失常。仍取正氣散之藿、朴、陳、苓祛濕滯;加防已走經絡中濕郁;大豆黃卷能化蘊釀之濕熱;由於“便溏”不比上條之“大便不爽”故加通草;薏苡仁利小便以實大便。
三加減正氣散病機為“穢濕著里,久則醞熱”,症見“苔黃、脘悶”,取正氣散之藿、朴、陳、苓瀉濕滿,加杏仁利肺氣,滑石清利濕中之熱。
四加減正氣散,病機為“穢濕著里,邪阻氣分,脾陽為濕阻而不運,症見”苔白滑,脈右緩,仍取藿、朴、陳、苓加草果、山楂,神曲以運脾陽。
五加減正氣散治“穢濕著里”,症見“脘悶、便泄”,病機為濕困中焦,脾胃不和。仍用藿、朴、陳、苓外,又選原方中大腹皮、蒼朮運脾氣,加麥芽一味升胃氣。
五個加減正氣散均為“濕溫之邪,蘊結中焦,脾胃氣機升降失常”,所以治以祛濕除滿,芳化滲泄,均用正氣散為主方。但由於濕溫病中的濕重、熱重,在脾,在胃,在腸,在經的不同,方劑加減亦隨病機有所差別。而五個加減正氣散治療各有所側重,即一加減調升降,二加減宣經絡,三加減利濕熱,四加減運脾陽,五加減和脾胃之不同。所以吳鞠通在五個加減正氣散方後云:“按今人以藿香正氣散,統治四時感冒,試問四時止一氣行令乎?抑各司一氣,且有兼氣乎?況受病之身軀臟腑又各有不等乎?厲觀五法均用正氣散,而加法各有不同。亦可知用藥非絲絲如扣,不能中病,彼泛論四時不正之氣,與統治一切諸病之方,皆未見軒岐之堂室也,烏可雲醫乎!”
吳氏此為精闢論述了用成方治病,要根據時令不同,臟腑差別,病機的變化,條分縷擇,加減變化,方能切中肯綮,並糾正一方統治四時之病的偏頗。五個加減正氣散雖為濕溫病而設,但對臨床選用成方作出了規範。我們臨床依此為借鑑,對選用成方時不無裨益。(吳順明 吳新科 河南省固始縣中醫院內科)
2、《溫病條辨》方。藿香二錢,厚朴二錢,杏仁二錢,茯苓皮二錢,陳皮一錢,神曲一錢三分,麥芽一錢五分,茵陳蒿二錢,大腹皮一錢。水煎服。治三焦濕郁,升降失司,脘腹脹滿,大便不爽。
藿香6 厚朴6 杏仁6 茯苓皮6 陳皮3 神曲4 麥芽5 茵陳藁6 大腹皮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