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加拿大海盆
- 別名:波弗特海盆
- 大部水深:3,000-3,500米
- 地址:門捷列夫海嶺以東
加拿大海盆,又名“波弗特海盆”。北冰洋最大海盆。位於門捷列夫海嶺以東、北美及亞洲的北冰洋沿岸大陸坡之間。大部水深3,000-3,500米,最深3,879米。洋底呈波...
阿蒙森海盆,又名弗拉姆海盆,是北冰洋的主要海盆之一,也是世界上緯度最高的海盆。阿蒙森海盆也是北冰洋最深的海盆,其最大深度為4665米,是北冰洋最深點。...
波弗特海(Beaufort Sea)是北冰洋邊緣海,因1806年英國海軍水文地理學家F·波弗特到此考察而得名。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北部和加拿大西北部沿岸以北至班克斯島之間,...
又名“阿爾法海嶺”。北冰洋海底山脈。1949年發現。起自俄羅斯北冰洋岸的弗蘭格爾島北側,延伸到加拿大北部埃爾斯米爾島東北側,與羅蒙諾索夫海嶺會合,長1,500公里。...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期,國家海洋和大氣層管理勘測小組(NOAA)在加拿大海盆區域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探測,這裡是北極最深、也是之前最少進行勘測的海域。目前,科學家們...
考察隊由“雪龍”號科學考察破冰船承載,前往北冰洋加拿大海盆,考察了北緯80。以南的大範圍海域,對北極海洋、海冰、大氣進行了全面考察。...
在加拿大海盆以西有一條門捷列夫海嶺,長1500千米,相對高度小,坡度平緩。在南森海盆外側有一北冰洋中央海嶺,又稱南森海嶺、加克利海嶺或奧托·斯密特海嶺,由幾條...
作布放3套冰基拖曳式浮標,並首次在北極地區成功布放3組由多個冰浮標組成的浮標觀測陣列;繼第三次北極考察成功布放沉積物捕獲器後,再次在加拿大海盆區域成功布放...
門捷列夫海嶺 又名“阿爾法海嶺”。北冰洋海底山脈。1949年發現。起自俄羅斯北冰洋岸的弗蘭格爾島北側,延伸到加拿大北部埃爾斯米爾島東北側,與羅蒙諾索夫海嶺會合,長...
今天北冰洋的加拿大海盆是0.8億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由於板塊擴張而開始出現的,而歐亞海盆更年輕,才剛剛0.53億歲。那么泛古大陸和後來的岡瓦納古陸為什麼會裂解?...
加拿大海盆,深3879米。海溝海溝特徵 編輯 大洋海溝剖面示意圖 海溝是岩石圈板塊的匯聚型板塊邊界(消亡邊界),大洋岩石圈板塊在此俯衝、消亡。主要分布於環太平洋地區...
北極海冰快速變化及氣候與生態效應目錄 編輯 第1章 物理海洋學 1.1 北冰洋加拿大海盆次表層暖水 1.2 加拿大海盆上層海洋熱含量的差異分析 1.3 加拿大海盆上層...
北冰洋的加拿大海盆是0.8億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由於板塊擴張而開始出現的,而歐亞海盆更年輕,才剛剛0.53億歲。那么羅迪尼亞泛大陸和後來的岡瓦納古路為什麼會裂解?...
在加拿大海盆作業時,考察隊在約3900米海深的海域成功布放了一套沉積物捕獲器錨系潛標,這是我國繼第三次北極考察在該區域布放沉積物捕獲器後的又一次成功布放...
盆地北部延伸至海域,東部波弗特海陸架相對較窄(100km)[1],西部楚科奇海陸架較寬(600km)[2],南部以布魯克斯山脈—Herald穹窿造山帶為界,北部為加拿大海盆的...
變化的回響兩大科學目標,在白令海、白令海峽、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加拿大海盆、門捷列夫海脊等海域,開展與海冰大範圍融化相關聯的大氣、海冰和海洋過程觀測,以及...
論文發表: (1) 北極海洋沉積物中錳細菌的分離與系統發育,生態學報,2008年12月 (2) 楚科奇海與加拿大海盆表層沉積物表觀特徵及其環境指示,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今天北冰洋的加拿大海盆是0.8億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由於板塊擴張而開始出現的,而歐亞海盆更年輕,才剛剛0.53億歲。那么泛古大陸和後來的岡瓦納古路為什麼會裂解?...
今天北冰洋的加拿大海盆是0.8億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由於板塊擴張而開始出現的,而歐亞海盆更年輕,才剛剛0.53億歲。羅迪尼亞泛大陸和後來的岡瓦納古陸都曾發生裂解。...
考察區域涉及白令海、白令海峽、楚科奇海、楚科奇海台、門捷列夫海嶺、加拿大海盆等,這次考察也是首次在門捷列夫海嶺開展調查作業活動。 [1] ...
(2) 加拿大海盆氟氯烴的分布及其示蹤研究,極地研究,2006年01月 。 (3) 自養小球藻(Chlorella autotropica)多糖提取純化方法研究,海洋科學進展,2005年12月 。 (...
作布放3套冰基拖曳式浮標,並首次在北極地區成功布放3組由多個冰浮標組成的浮標觀測陣列;繼第三次北極考察成功布放沉積物捕獲器後,再次在加拿大海盆區域成功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