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極科學考察隊

中國北極科學考察隊

中國北極科學考察隊,是指中國科學家在北極所進行的科學考察活動的隊伍。2012年8月24日,中國科學家在北極高緯地區發現新型污染物

2018年9月26日中國第9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完成,歷時69天。

基本介紹

考察背景,考察歷史,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八次,第九次,考察設備,考察意義,

考察背景

中國作為北半球最大的開發中國家,受北極地區氣候與環境變化的影響最為直接、快速而深遠。自1999年中國首次組織開展北極考察以來,針對北極海冰、海洋與大氣變化同中國氣候環境變化的關係,先後開展了三次以“雪龍”號科學考察船為平台的北冰洋區域綜合考察,對北極地區氣候與環境變化的機理,有了初步的認識與了解,獲得了一批有價值的科學考察研究數據與樣本。

考察歷史

第四次

中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將於2010年7月1日出發,前往北冰洋區域執行科學考察任務。這次北極考察是繼1999年、2003年、2008年3次北極科學考察之後,中國第四次進行北極科學考察,也是歷次北極考察中時間最長、人數最多的一次。此次北極考察隊由來自20多個單位的科研人員、後勤保障人員、媒體記者、“雪龍”號船員組成,同時邀請來自美國法國芬蘭愛沙尼亞韓國的7名科學家參加,考察隊總計122人。
中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出色完成科學考察任務,2010年9月20日上午乘坐“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載譽凱旋,順利返回位於上海浦東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國家海洋局和上海市政府舉行熱烈歡迎儀式。
中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歷時82天,是我國曆次北極考察時間最長的一次。“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總航行12000多海里,最北到達北緯88度26分,創造了中國航海史上新紀錄。
中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緊緊圍繞著北極海冰快速變化及其北極海洋生態系統對海冰快速變化的回響兩大科學目標,共完成135個海洋站位的綜合調查、1個“長期冰站”的海冰氣綜合考察和8個“短期冰站”的考察、1個北極點站位的觀測,考察範圍涵蓋白令海、白令海峽、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門捷列夫海脊、弗萊徹深海平原海域、北極點等海域,南北縱貫2300海里,東西橫跨1100海里,範圍之廣、內容之全、取得的資料和樣品之多,以及到達的緯度之高,均創造了我國曆次北極科學考察中的新紀錄。

第五次

2012年8月24日,參與中國第五次北極科考的科學家說,最新研究發現,一些新型溴代阻燃劑、全氟烷基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質首次在北極高緯度海區出現。這些新型持久性有害污染物對生物和人類多具有致畸、致癌以及內分泌干擾等特徵,它們對北極地區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影回響當引起更多關注。
據介紹,自中國開展北極科考以來,尤其是2008年和2010年開展第三、第四次北極科考後,科學家在海洋大氣化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獲得大量重要樣品,通過後續樣品處理和數據分析得出初步結論,北極地區污染程度總體呈下降趨勢。

第六次

2014年9月10日,“雪龍”號伴隨著R1斷面水文站作業的完成,我國第六次北極科學考察隊10日圓滿完成了北冰洋科考任務。雪龍船駛出位於北緯66度33分的北極圈,啟程回國。
“雪龍”船在北冰洋科考期間,漂移到的最高位置約為北緯81度11分50秒、西經156度30分52秒,這也是本航次考察所到達的最北地理位置。
本次北冰洋區域的科考,共完成了53個綜合考察站位、7個短期冰站、1個長期冰站以及地球物理的考察作業。考察隊首席科學家潘增弟表示,北冰洋海域的科考任務很多都超額完成,同時亮點紛呈。
在加拿大海盆作業時,考察隊在約3900米海深的海域成功布放了一套沉積物捕獲器錨系潛標,這是我國繼第三次北極考察在該區域布放沉積物捕獲器後的又一次成功布放。
地球物理考察是北冰洋科考的重要部分。考察隊員在北冰洋海底放起“風箏”,在北冰洋區域開展了我國在加拿大海盆首次做近海底磁力測量。
在北冰洋考察作業期間,考察隊在自帶的海豚直升機保障下,完成了國內首次海冰浮標(海冰溫度鏈浮標、海冰漂移浮標)陣列布放,共布放4組。浮標陣的布放,一般以“雪龍”船停船位置為中心,等距離四邊形,在不同方位的浮冰上布放,同時在冰站上布放冰浮標,最終組成冰漂移浮標陣列。
建立冰漂移浮標陣是更詳細、全面地了解海冰形變過程,研究北極海冰變化特點和規律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改變過去我國在北極地區布放單個、零散的冰浮標,觀測單個海冰漂移軌跡的情況。

第八次

2017年9月23日,我國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完成在楚科奇海的最後一個站位作業後,通過白令海峽進入白令海,順利完成首次環北冰洋考察。
此次環北冰洋考察中,我國科考隊不僅在北冰洋公海區首次沿中央航道開展了全程科學調查,在白令海、楚科奇海、北歐海等海域開展了系統的業務化調查,還填補了我國在拉布拉多海、巴芬灣等海域的調查空白。
本次考察中,科考隊員們共實施了7個海冰站位和49個海洋站位作業,開展了以海洋基礎環境、海冰、生物多樣性、海洋塑膠垃圾等要素為重點的多學科綜合調查。科考隊收集了豐富的冰芯、岩心及生物樣品,獲取了大量大氣、海冰、海洋觀測數據和影像資料,推進了我國北極業務化調查體系建設,為北極航道和生態環境的系統分析與評價積累了第一手珍貴資料。

第九次

2018年7月20日,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啟動。本次考察主要在白令海、白令海峽、楚科奇海、西北太平洋、夾克而洋中脊以及北冰洋中央海區開展考察作業。本次科學考察還計畫開展海洋氣象、水文、聲學、化學、生物、漁業、地質和地球物理學多學科綜合考察。
2018年8月11日6時左右,29名考察隊員乘坐“雪龍”號極地科考船所載的“黃河”艇到達作業區。此次短期冰站為多學科聯合作業,隊員們在約6小時內成功開展了海冰物質平衡浮標布放、海冰物理冰芯採集、海冰溫度鏈浮標布放、光學觀測、生物和化學冰雪樣品採集等多項科考作業。
2018年8月25日,由中國自然資源部組織的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在北緯84度24分、西經156度06分的北冰洋海域完成第九個短期冰站作業。至此,本次北極考察冰站作業全部結束。
2018年9月26日,中國第9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完成考察任務返回上海,考察歷時69天。實施了88個海洋綜合站位和10個冰站的考察,冰站數量、冰基浮標以及錨碇觀測平台的布放量都是歷次北極考察之最,並首次成功布放我國自主研發的“無人冰站”等無人值守觀測裝備。

考察設備

中國開展極地科學考察事業27年來,一共使用過三代考察船,分別為中國“向陽紅10”號、“極地”號和“雪龍”號。27年來中國這三代極地考察船在南大洋海洋調查總時間,還不及美國1艘考察船1年的調查時間。“雪龍”號的破冰能力不足,也難以滿足南極科考需要。
1984年,中國首次開展南極考察使用的是“向陽紅10”號,這是一艘滿載排水量為13000噸的普通船隻,無破冰能力。
1986年,中國南極考察開始使用“極地”號科學考察船,這艘船原系芬蘭勞馬船廠建造的一艘具有1A級抗冰能力的貨船,中國購進後改裝成南極科學考察船,在完成了6個南極航次考察任務後,於1994年退役。
1993年,中國從烏克蘭購來了“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該船全長167米、滿載排水21000噸,配備了現代化的航行、定位和導航系統,具備以1.5節航速連續破冰1.1米(含0.2米厚的雪)的能力,可搭乘科考隊員120人,主要承擔了南極考察站物資補給運輸、科考隊員的交替和南北極大洋調查等三大任務。
根據設計規劃,中國新建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將採用國際先進的最優船型設計,電力推進系統,破冰等級為PC3(即在兩極水域混有陳冰的次年海冰中,破冰厚度不低於1.5米海冰加0.2米雪),連續破冰速度2-3節;舶總尺度為長100米-120米、寬20米-24米,最大吃水9米,輕載排水量8000噸級,續航力20000海里,載員90人,自持力60天,能滿足南北兩極海域航行和綠色環保要求。
據介紹,在科學調查功能設計上,將充分考慮系統性、兼容性和柔性,涵蓋物理海洋、海洋化學、海洋生物、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大氣科學等眾多專業,同時具備一定的考察站後勤物資補給能力。

考察意義

作為近北極國家,北極氣候變化對中國的氣候環境有著直接和間接的影響。與此同時,北極海冰快速變化對航道的影響、北極環境保護等問題越來越受國際關注,有必要進一步加大對北冰洋重點海域的考察力度。
本航次為促進中國極地事業發展進一步夯實了基礎,為維護和促進北極的和平、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