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有機分子化學與技術實驗室依託於我校1923年建校時創辦的有機化學學科點。80多年來,許多著名的專家學者對學科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如留蘇博士蔡昆教授、留美博士李俊甫教授、留美博士魏明初教授、留日學者姚從工教授、化學系老主任楊清堂教授等。有機化學學科198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4年被評為河南省重點學科點,2008年合併為河南省化學一級重點學科點,2009年獲準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建設
學術帶頭人,研究方向,主要研究,
學術帶頭人
學術帶頭人渠桂榮教授,女,博士生導師,河南省化學會常務理事、有機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先後獲得河南省勞動模範、河南省十大女傑、全國巾幗發明家創業獎、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模範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教學名師等多種榮譽稱號。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國家發改委及河南省重大項目多項。套用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獲河南省科技進步1等獎、二等獎多項,發明專利6項,並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優秀獎;其基礎研究成果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涉及本學科領域頂級期刊和其他國際著名SCI源期刊有J. Org. Chem., Org. Lett., Green Chem.等。
學術帶頭人張貴生教授:男,博士生導師,留美博士後,河南省省級特聘教授,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勞動模範,河南省優秀青年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在J Am Chem Soc、J Med Chem、J Org Chem. 等國際重要SCI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其創新型研究成果已經申請國際專利和美國專利。
學術帶頭人范學森教授,男,博士生導師,留美博士後。河南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河南省青年科技專家,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在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畫項目與河南省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先後在Green Chem., J. Med. Chem., Antiviral Res.,等SCI源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
學術帶頭人郭海明教授,男,博士生導師,留美博士後。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獲得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發表SCI論文20餘篇(J. Org. Chem., Org. Lett., Green Chem. 等),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完成人,河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獲得者。
該實驗室擁有一支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和專業技術職務結構合理、學歷層次高的科研團隊,各方向學術帶頭人具有較深的學術造詣。現有專職科研/教學人員3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3人,博士學位獲得者18人,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者占86%,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81%。博士生導師6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省管優秀專家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專家4人,省管優秀青年專家1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3人,河南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省創新人才培養對象2人,河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9名。
研究方向
本實驗室設立4個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
1、創新藥物分子設計、合成及其藥物活性研究,
2、核苷類藥物及中間體合成及產業化研究,
3、創新藥物與仿製藥物的研究,
4、不飽和共軛脂肪酸類抗癌藥物的研究。
其特色是套用研究與基礎理論研究並舉,套用研究建立在基礎理論研究之上,既能發表高級別學術論文,又能獲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產品,產業化後獲取巨大的經濟效益。
主要研究
1、創新藥物分子設計、合成及其藥物活性研究方向,正在基於已發現的數個先導化合物,利用藥物優勢結構及電子等排原理等對先導化合物進行結構最佳化,合成先導化合物類似物庫。並進一步開發新型抗腫瘤候選藥物。
2、核苷類藥物及中間體合成及產業化研究方向
該研究方向的特色是產、學、研聯合研發,既有套用方面的突破又有理論上的創新,已經建成了我國核苷產品的產業化示範工程,合作企業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河南省高科技高成長性50強企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方向的基礎理論研究主要開展核苷類藥物及其中間體的綠色合成新方法研究。其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J. Org. Chem., Org. Lett., Green Chem., Synlett.,等國際著名雜誌上。該研究方向上的科研工作,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3、創新藥物與仿製藥物研究方向
該研究方向主要以創新藥物與仿製藥物研究為主,目標是獲取國家新藥證書,目前已經獲得3項新藥證書。 "創新藥物5-氨基水楊酸鋅及結腸靶向新劑型研究與開發"入選國家"863"計畫。
實驗室堅持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主要是請進來、走出去和承擔國際合作項目。2009年邀請專家講學16次,其中院士講學4次;2009年選派年輕人出國訪問2人,2010年出國訪問3人;近幾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交流項目1項、河南省重點"引智"項目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