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排便障礙

排便障礙是指排便不順暢、大便不能順利排出的狀態,包括便秘、排便不爽、排便不盡感、下墜感、排便困難、長時間用力排便、排便習慣不規律、排便次數減少等大便不正常表現。凡排便時伴有上述症狀者均屬於排便障礙。由於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常伴有上述排便障礙症狀,所以出口梗阻型便秘與排便障礙密切相關。

排便障礙可見於器質性肛門直腸病變,如直腸狹窄、肛管直腸癌等;也可見於功能性肛門直腸疾病,如直腸前突、直腸黏膜脫垂、恥骨直腸肌綜合徵、盆底和會陰下降綜合徵、盆底失弛緩綜合徵等,均可造成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而引起排便障礙。由於功能性肛門直腸疾病引起的排便障礙則稱為功能性排便障礙。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常見發病部位:肛門、盆底
  • 常見病因:病因不清,可能與肛門及盆底肌痙攣、肛門直腸感覺障礙、盆底鬆弛有關
  • 常見症狀:出口梗阻型便秘;肛周潮濕、瘙癢;尿頻、尿急、尿痛、張力性尿失禁;墜脹嚴重、伴月經不調、腰骶部疼痛
  • 作者: 
  • 職稱: 
  • 單位: 
  • 貢獻: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

病因

功能性排便障礙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很多研究表明,其發病可能與下列因素相關。
1.肛門痙攣及盆底肌痙攣
肛門痙攣,最早由Preston等提出,認為由於盆底橫紋肌不能鬆弛,排便時恥骨直腸肌反而收縮,可表現為排便困難、有排便不盡感等。Ron等認為,肛門痙攣是出口梗阻的常見原因。盆底肌痙攣,主要是精神因素引起的神經肌肉反應,以及超負荷收縮所致的痙攣。
2.肛門直腸感覺障礙
可能是由於長期排便費力、衰老或分娩時損傷了支配肛門外括約肌、尿道括約肌及恥骨直腸肌的會陰神經而引起排便困難。
3.盆底鬆弛
長期的慢性腹壓增高(如分娩、經常排便過度用力等),可導致肛提肌張力下降、萎縮下陷,導致原包被於肛提肌隧道內的肛管大部分暴露,排便時盆底下降程度超過正常範圍以下,腹壓壓閉肛管而造成排便困難。

臨床表現

其症狀主要為出口梗阻型便秘。此外,還可出現墜脹,肛門周圍皮膚出現潮濕、瘙癢等;有時出現尿頻、尿急、尿痛、張力性尿失禁;有時出現墜脹嚴重、大便改變不大,但伴有月經不調、白帶過多、腰骶部疼痛以及性交疼痛、不適等。

檢查

對懷疑有肛門直腸疾病的便秘患者,應進行肛門直腸指檢,可幫助了解有無直腸腫塊、存糞以及括約肌的功能。行常規檢查如糞便檢查和隱血試驗。必要時進行相關生化檢查。結腸鏡檢查或影像學檢查有助於確定有無器質性病因。

診斷

1.病人必需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診斷標準(參見功能性便秘)。
2.在反覆用力排便時至少有以下兩項:
(1)氣囊逼出試驗或影像學檢查有排便功能受損的證據。
(2)肛門直腸測壓、影像學或EMG檢查發現盆底肌(如肛門括約肌或恥骨直腸肌)有異常收縮,或肛門括約肌鬆弛少於靜息狀態的20%。
(3)肛門直腸測壓或影像學評價,蠕動力不足。
診斷前至少6個月中最近3個月有症狀發作。
根據病史及口梗阻型便秘症狀,結合腹部的診斷性檢查可協助診斷。必要時進行相關生化檢查。結腸鏡檢查或影像學檢查有助於確定有無器質性病因。

鑑別診斷

應與腫瘤、炎症、內分泌、精神因素及精神、麻醉藥物等原因引起的排便障礙進行鑑別。

治療

本病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除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及排便習慣外,口服藥物、生物反饋治療、肛內局部用藥、針灸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等均有一定的療效。
1.調整生活習慣
避免使用導致便秘的藥物及不良的排便習慣。增加纖維和水果的攝入以及運動量。合理的使用瀉劑及如廁時間的訓練。
2.瀉劑的使用
飲食調整效果不佳時,考慮服用一般瀉劑,如滲透性瀉劑、番瀉葉、大便軟化劑等。
3.生物反饋療法
生物反饋療法,實質是利用聲音或圖像的反饋刺激大腦來調控身體的功能,訓練患者學會控制某一現象的發生。目前所用的生物反饋治療技術包括肌電圖介導的生物反饋方式、壓力測定介導的生物反饋方式以及指導患者控制肌肉活動的其他方法。
4.手術治療
對於有典型症狀,經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5.中醫治療
針灸、按摩、中藥穴位敷貼、腹部閃罐等對本病均有一定的療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