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旗桿

功名旗桿

犀溪(北浦)村錦山中軍府大厝的前堂,明末時期,上犀溪(北浦)錦山中軍府大厝的前堂代替宗祠功能,所以在大厝前豎立有功名旗桿,今存兩副半的殘缺旗桿夾,據考它們分別是:葉昌一,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入太學,侯選縣丞;葉秀二,明天啟九年(1629)入太學,清順治二年(1645)授內閣中書;葉育二,明崇禎十一年(1638)入太學,侯選縣二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功名旗桿
  • 位於:福建省壽寧縣
  • 朝代:清
  • 側長:38厘米
功名旗桿簡介,功名旗桿的結構,功名旗桿的由來,

功名旗桿簡介

清順治五年(1648),泰邑武牟焚燒中軍府大厝。康熙四十一年(1702),北浦葉氏宗祠建成,當時並沒有豎立功名旗桿,而是在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宗族補立進士葉有挺、邳州州判葉英、恩貢葉萃、正蒙、貽庵、文齋、起佐等七位先賢的功名旗桿。隨後,北浦葉族文武簪纓,甲第蟬聯,宗祠前旗桿林立,古驛官道從中穿插而過,煞是壯觀!除了仙峰村葉姓貢生的旗桿豎立在仙峰眾廳門前,北浦宗祠前的旗桿約有二十餘副。1966年,壽泰公路從宗祠前經過,功名旗桿被遷移後幾乎散失。1999年修祠,門牆前重立兩副有代表性的功名旗桿夾,分別是進士葉有挺與清朝最後一位貢生葉蕃升。

功名旗桿的結構

大體可以分為兩部分:旗桿夾與旗桿。現以犀溪葉姓的功名旗桿為例來說明:旗桿夾其實是兩塊條石豎立組成,條石規格為:×面寬12厘米×總高1900厘米,條石埋入地下50厘米,露出地面上的條石各開兩個通孔,在清康熙之前的旗桿石上孔為12.5×7.5厘米的長方孔,下孔為9×9厘米的菱形孔,兩孔中心相距85厘米;在清康熙之後的旗桿石上孔為9×9厘米的菱形孔,下孔直徑為10厘米的圓孔,兩孔中心相距65厘米;兩條旗桿石相距約33.5厘米。旗桿選用約大於33厘米大口徑的杉木,高度達十幾米,旗桿的下半部開鑿有兩個孔,與旗桿夾的孔相一致,用硬質雜木做成的銷將旗桿與旗桿夾連線起來。旗桿的上半部有一定講究,若是進士出身的旗桿上半部將做兩個四方斗,舉人做一個四方斗,貢生沒有斗。旗桿的頂部因文武功名不同而不同,文功名頂部多雕成筆鋒,武功名的旗桿頂部多雕刀戟或鐫座獅。功名旗桿的主人署名則在旗桿夾的正面體現,左邊條石上雕刻主人得功名的時間,右邊條石上鑿刻主人獲得具體功名。功名高低在旗桿上除了在旗桿上端區別外,還與旗桿底部的礎石有關。據村耆模糊回憶,旗桿底部都有磐石墊底,舉人、進士無需再墊礎石,而貢生等則需在磐石上加一塊圓礎石。

功名旗桿的由來

顧名思義就是科舉中功名後,在宗祠前豎立旗桿,它是封建社會科舉功名的象徵。作用有二: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後,社會地位提高,花錢豎立旗桿可以光耀門楣;二是旗桿豎立後,作為後人學習榜樣,激勵後人積極進取。豎立功名旗桿的資格因地而異,就壽寧縣而言,只要貢生以上資格即可。當然因人而異,也有部分家庭因貧困潦倒,無力出資,再者宗族實力不強,就不能豎立旗桿了。晚清時期,例貢生的增多,豎立功名旗桿的排場也加大,首先請石匠做旗桿夾、木匠做旗桿等,然後請嗩吶班吹奏,最後宴請官員、嘉賓、族老、親戚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