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葉,出生在武平縣武所文興隘扁岑十幾戶人家的山寮農民家。他從小喜愛學武,十七八歲時,他父親出七去黎山學法,每年學用費銀元50元。三年後師傅令他回家,師娘(蝙蝠精)知道後,對劉說今要考考你,我身上從頭到腳都穿白色衫褲、帽、鞋襪,你手浸墨水,如能在我任何地方點到一點黑色就可以,結果很久都點不到,即時跪在師娘面前,請師娘再教導。師娘再教他三年,直到劉會飛檐走壁了,師娘方允回家,說回去後千萬不可胡作非為,要為子民百姓辦實事。劉回家後記住師囑沒有胡作非為,並盡力為民辦實事,有幾件事至今還廣為流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鳳喜
- 國籍:清朝
- 民族:漢人
- 出生地:武平縣
- 職業:山寮農民家
- 信仰:鋤強扶弱
- 朝代:清末中葉
比武顯身手,腰纏八扁擔,菸斗點石頭,制服刁和尚,赴宴斗群雄,
比武顯身手
劉鳳喜為上代在野湖墩下建墳,亦逢有人阻擋,揚言要比武,才肯同意。劉鳳喜和幾個青年前去,向不同意的人說理,還說要比武,劉鳳喜說可以試試,當即打個筋斗翻在樓屋上撂下七塊瓦,隨即又個筋斗把七塊瓦蓋得和以往一樣。那些人看了瞠目結舌,皆稱劉武術高強。讓他建吧!
腰纏八扁擔
明清時牛綱圩,設在武所(今中山)西山崗,閩粵贛邊沿地區均在此山崗進行耕牛交易。有一圩天,有外省來的一群顧客,不講理強買。劉鳳喜目睹,心中很不是滋味。即刻去看他們買的牛,有手模一下牛背,外來顧客是一父七子武術師,一眼看出買來的牛筋骨被模斷了,當即圍攻劉鳳喜,爭吵不休。八個外省人以為他們均是武術師各持一條扁擔欲打劉。劉不慌不忙,心平氣和地勸說,但他們不服,堅持要打,八條扁擔打劉,劉不得已解下腰帶,當扁擔打來時腰帶的一揮。八條扁擔纏在腰帶上。這群人看來不是他的對手,馬上跪下,說:“有眼不識泰山,師傅饒命”。劉對外商教訓說絕不可以武術欺人,買賣要公道,請回去吧!
菸斗點石頭
劉鳳喜在一塊空地上建造廳堂,沒料到有一些人不同意,出來搗蛋,劉鳳喜就在此地放一張張太師椅坐下,反對的人亂丟石頭打劉,鳳喜一聲不響,和忍為本,拿一支長煙筒將他們丟來石頭用煙筒一點,石頭堆放一處,如此二天,第三天劉開口對他們說,多謝你們,做屋石頭夠了,請你們不要亂丟了,再丟石頭後果自負。但還有個別人仍然不聽,還投石頭,劉用煙筒反回一下,石頭正好落在丟石頭人頭上。從此無人再丟了,新屋下的廳堂建起來了。
制服刁和尚
文興隘有個八丘庵內有個刁和尚,他憑自己武藝高強,橫行霸道,特別對婦女,不但到庵求神的受辱,而且到這山上打柴的婦女都不放過。當地民眾都恨這刁和尚,不少想去制服他,但都不是他的對手,他揚言潘雷兆未試過,意思未比過武。潘聽到刁和尚要他比武的訊息,就走到劉鳳喜,向劉鳳喜講述刁和尚的情況,劉問潘:刁和尚有什麼武藝,那么多人敵不過他”?潘說八後坪里刁和尚用石灰打了一小塊坪,很光滑,人去比武,刁和尚就脫光衣服只留內褲,臥在光滑石灰上手舞腳蹈,誰都不好進攻。劉當即問潘,你在五尺凳下還打得挫馬過嗎?潘知意點頭,去八丘庵。問刁和尚是否要我潘某比試比試?刁和尚說是。二人講起誰先放樁?潘請和尚先放樁,和尚即脫卻衣服趟在地板上和往常一樣手腳亂動,潘不慌不忙,向他腳邊打個挫馬,比他腳底,用手抓起刁和尚的腳,反吊起來,使刁和尚失去了用力之處,當即頭朝地受了重傷。從此刁和尚再也不敢胡作非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