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霞(1877~1922) ,河南省安陽蔣村人,原姓馬,清朝兩廣巡撫馬丕瑤之女,同盟會成員,辛亥革命女志士,近代著名女活動家、教育家、政治家。18歲時嫁與尉氏縣劉耀...
《劉青霞》還是一部由河南省豫劇三團打造的精品豫劇,該劇由著名編劇張芳歷時兩年先後15次修改成稿,由連續6次榮獲國家級大獎的總導演謝平安親執導筒,並由國家一級...
劉青霞舊居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城區,故居原為尉氏縣大地主“劉半縣”莊園的一部分,始建於清末,占地約19畝,磚木結構。劉青霞舊居的建築風格是清末典型的我國...
劉青霞(約公元一七一一年前後在世),字嘯林,河南襄城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清聖祖康熙五十年前後在世。群從六人,皆績學砥行,有“中州六劉”之目。青霞尤...
此圖是劉青霞遊學日本期間與二哥馬吉樟在日本的合影。二排中間即劉青霞和馬吉樟。現收藏於劉青霞故居。 ...
劉青霞故居紀念館是為了紀念我國近代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辛亥革命志士劉青霞女士而在開封劉家胡同大院的基礎上建立的。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青霞,河南安陽人,原名馬青霞,後來嫁於開封尉氏縣劉耀德為妻,遵夫姓,改稱劉青霞。她與當時的秋瑾齊名,享有“南有秋瑾,北有青霞”的美譽,是我國近代一位傑出...
1922年,馮玉祥豫督時,了解到劉青霞的情況,提出讓她出任河南省教育廳長,振興河南的教育事業。劉青霞隨後便把自己家中價值300萬的財產清單和現洋120萬元親手交給了...
劉青霞還認為,想要喚醒中國民眾,女子的教育也非常重要,於是,1908年,她在開封尉氏縣創辦了河南省第一所私立女校——華英女校,劉青霞把女子教育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
劉家的萬貫家財被劉青霞用於鋪路修橋、辦新學、出雜誌、甚至資助革命黨人的行為遭到了劉氏族人的怨恨和養子的背棄,同時辛亥革命的失敗,也使她的理想破滅,抑鬱而...
劉青霞因“樂善好施”被封為清王朝的“一品命婦”,之後卻扮演了滿清掘墓人的角色。劉青霞後來加入了同盟會。...
劉青霞出身於名門。他的父親馬丕瑤先生是清政府一個清正的官員,清末頭品冠戴,從知縣做起,直至廣西、廣東巡撫,相當於現在的省長,是一個典型的具有儒家思想的知識...
1907年是劉青霞人生的轉折點,劉青霞跟隨二哥馬吉樟前往日本考察實務,在日期間結識了孫中山,魯迅,秋瑾、黃興等人,特別是與孫中山的會面使她眼界大開,思想銳進,走...
民國初年,劉青霞舉辦愛國捐,她被推選為河南國民捐總理。...... 民國初年,劉青霞舉辦愛國捐,她被推選為河南國民捐總理。圖集 劉青霞舉辦愛國捐圖冊 V百科往期回...
劉青霞故居是劉青霞女士在開封的住所。故居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東西並排兩座三進四合院,距今133年,是中原地區不可多得的典型清末民居。故居作為劉青霞生活的...
1913年初,劉青霞曾兩次赴上海覲見當時的鐵路督辦孫中山,並表示願意將自己的全部家產捐獻給國家,作為修建鐵路的費用。當時的孫中山正發愁資金短缺的問題,劉青霞此舉...
劉青霞是父母最年幼的女兒,她有四位兄長,兩個姐姐。大哥馬吉森從商,是河南近代工業的創始人之一,最為著名的企業是在安陽與譚世楨合作創辦的安陽六河溝煤礦(是...
劉青霞(1877~1923),辛亥女志士。河南安陽縣蔣村人。原姓馬,18歲時嫁與尉氏縣富戶劉耀德,故稱劉青霞。25歲時夫亡,因無兄弟子嗣,劉氏族人為爭財產而與青霞...
《巾幗英雄·馬青霞》是2011年上映的中國電影,張寶雯 、王時雨等主演。《巾幗英雄·馬青霞》講述了一代女傑馬青霞的人生歷程。...
舞台藝術方面的主要代表作品有:話劇《誰動了我的乳酪》、越劇《榮華夢》、豫劇《山野秀才》《紅旗渠》《雲錦人家》《劉青霞》、評劇《長霞》《五女拜壽》、舞劇...
著有女傑系列長篇歷史小說《大晉女傑荀灌娘》、《大唐女傑花木蘭》、《豪門女傑劉青霞》和長篇傳記文學《中日民間索賠第一案》。中文名 鄭旺盛 國籍 中國 職業 ...
劉青霞故居紀念館是為了紀念我國近代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辛亥革命志士劉青霞女士而在開封劉家胡同大院的基礎上建立的。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