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錫瑛,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電機專家。年輕時發奮苦讀,成績優異,先後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系、哈佛大學研究生院學習,並於192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電機工程學碩士學位,是一位進步的、愛國的知識分子。回國後,他一直從事教育和科學研究研究,曾任國內數所知名大學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錫瑛
- 出生日期:1894
- 逝世日期:1966
- 畢業院校:北洋大學
- 職稱: 教授
- 籍貫: 直隸灤州(今河北灤縣)
人物介紹,基本資料,生平簡歷,歷史追憶,發奮苦讀,成為博文強志的學問家,長期從事教育 為教育事業發展做出傑出貢獻,追求進步的愛國知識分子,
人物介紹
基本資料
學歷學位:1917年畢業於北洋大學。192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電機工程學碩士學位。
歷任職務:河北工學院、東北大學教授,西北工學院、北洋大學教授兼電機系主任。建國後,歷任北洋大學教授、校委會主席,天津大學副校長、校長,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天津市委主任委員,天津市第一至四屆政協副主席。是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生平簡歷
1894年 出生於直隸灤州(今河北省灤縣)王輦莊
1917年 北洋大學
1920年 麻省理工學院電機系學習
1922年 哈佛大學研究生院
1924年 獲電機碩士學位
1925年 歸國,直隸公立工業專門學校,任物理和機械教員
1926年 私立馮庸大學,擔任電機學系教授。
1929年 東北大學工學院。
1932年 北洋工學院,任電機學系教授。
1937年 西北臨時大學
1938年 任西北工學院電機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1943年兼任“西工”的教務主任
1946年 北洋大學任教授兼教務長。
1949年 北洋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
195l年 天津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
1952年 天津大學第二副校長,主管教學與教師工作。
1957-1966年 先後擔任九三學社天津市第一、二、三屆委員會主委
1966年9月19日 逝世
歷史追憶
劉錫瑛,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電機專家。年輕時發奮苦讀,成績優異,先後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系、哈佛大學研究生院學習,並於192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電機工程學碩士學位,是一位進步的、愛國的知識分子。回國後,他一直從事教育和科學研究研究,曾任國內數所知名大學教授。他治學甚嚴,注意培養青年教師,在他的培養下,一些人成為學術骨幹或學校的各級領導。他在電機領域取得很多重要成果,在學術界很有影響。解放後,他擔任過多種領導職務,為教育界和社會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一位保持愛國知識分子本色的教育家和政治活動家。他歷任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天津市委主任委員,天津市第一至四屆政協副主席,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劉錫瑛熱愛祖國,追求進步,待人平易,謙虛寬厚,嚴於律己,生活勤儉,為人們尊敬和愛戴。
發奮苦讀,成為博文強志的學問家
劉錫瑛,字毓華,直隸灤州(今河北省灤縣)王輦莊人。1894年出生在王輦莊一個小康之家,幼年得以專心讀書。在學校里,他早起晚睡,勤奮好學,加之天資聰穎,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同時在課外他還大量閱讀書籍。1917年,他考入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但由於他的家境每況愈下,已無法供得起他上大學,甚至連每月十數元的學雜膳宿費用都難以保證。但生活的困難絲毫沒有減少他求知的欲望,他發奮苦讀,成績優異。為了減輕家庭經濟負擔,他大學未畢業,便決定參加官費留學考試。可是1920年留學考試的專業,沒有他所學採礦專業,他就想改考電機專業。採礦專業所學的數學程度較低,達不到電機專業的要求,於是他便抓緊考試前的幾個月時間,一邊上課,一邊利用課餘時間補習數學,經過一番努力,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官費留學生。
1920年夏秋之交,劉錫英帶著憂國憂民的激憤心情,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系學習,決定以滿腹學問報效祖國。兩年後又考入哈佛大學研究生院,並於1924年獲電機碩士學位。
1925年,劉錫瑛回到祖國,將自己的畢生精力投入到教育和科學研究事業中,在這片國土上一展他的才華,成為著名的電機專家和教育家。
長期從事教育 為教育事業發展做出傑出貢獻
劉錫瑛一生中有很長時間從事教育工作,勤勤懇懇,無怨無悔,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回國後。曾任河北工學院、東北大學教授,西北工學院、北洋大學教授兼電機系主任。建國後,歷任北洋大學教授、校委會主席,天津大學副校長、校長。他在大學任教授,也擔任學校行政職務,可他在教學上是非常認真的。在教學實踐中,劉錫瑛還十分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他自己治學甚嚴,同時對他們要求也甚嚴,是他們很快的成長起來,有些很快成為學術骨幹或是學校的領導。
劉錫瑛對教育事業的專注執著是有目共睹、廣為稱讚的。1925年春,他歸國來到天津。唐山啟新洋灰公司得知後,便找到他,表示願以高薪聘用。但是,他考慮洋灰行業非己專長,另外對象啟新這樣老牌的官商性質的大企業有所反感,於是毅然放棄了優厚的待遇,投入到自己所鐘愛的教育事業中,受聘於楊育平長校的直隸公立工業專門學校,任物理和機械教員。這裡的待遇遠比不上啟新,但工作性質符合自己的志向和性格。是年11月底,由於戰亂,劉錫瑛受聘於私立馮庸大學,擔任電機學系教授。
1929年劉錫瑛受聘於張學良自任校長的東北大學工學院。當時,東北大學在國內已小有名氣,薈萃了不少知名的教授,劉錫瑛以他淵博的學識、嚴謹的治學態度,很快便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和同行的認可。有了用武之地,他更加勤奮。正當他才華初露、欲展宏圖的時候,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劉錫瑛回到天津,並於1932年春受聘於母校——北洋工學院,任電機學系教授。
1937年7月9日,天津淪陷,北洋工學院奉民國政府教育部之令遷往西安。當時由於情勢緊迫,又值暑期,正在灤縣故鄉休假的劉錫瑛未曾接到院方內遷的通知。當他回津得知訊息後,決定投奔西北臨時大學,在歷盡千辛萬苦後於10月11日達到西安。這時,西北臨時大學已經開學。他在一家小旅店臨時安頓下來,即接受了教學任務。學校條件很差,生活很艱苦,根本談不上發工資。但教師們深感因難當頭,非但不計較待遇高低,而且教課非常認真,他同大家一樣,幹勁十足。
1938年春,同蒲鐵路南端的風陵渡失陷,日軍進逼西安,西北臨時大學遷到大巴山區的城固縣。劉錫瑛因胃病嚴重,未隨遷,滯留在西安治療。他惦記著學生們的課程,大約過了半個月,他的胃病稍有好轉,便匆匆趕到了城固。大巴山自然環境優美,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但辦學條件比西安更差,連電都沒有,交通也不方便。他和大家一起擠在借用的“中山堂”里的一個大通鋪上,每人安身之處不過兩平米左右。
1943年底,潘承孝繼任“西工”院長,劉錫瑛任“西工”的教務主任,仍以教學為主。這期間,每當潘院長離校公幹,院務工作即由他代為主持。
1945年抗戰勝利後,淪陷時期內遷的高等院校紛紛籌備復員。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保留“西工”建制,並決定將校址遷往西安。“西工”院長潘承孝決定,凡願回原校工作的教師一律放行。劉錫瑛遂於1946年暑假後回到已經復校的北洋大學任教授兼教務長。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了,北洋大學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1949年4月北洋大學全面複課,實得校務委員會領導。校務委員會主席劉錫瑛主持北洋大學工作,他成為人民的北洋大學第一任主要負責人。195l年6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長馬敘倫簽發的《高三字第533號》檔案,批准合併後的校名為“天津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是劉錫瑛、副主任是趙今聲、潘承孝。建國以來,天津大學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與關懷,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同志先後來校視察,作了許多重要指示。1952年院系調整後,天津大學的校長由天津市長吳德兼任,第一副校長張國藩,劉錫瑛任第二副校長,主管教學與教師工作。他嘔心瀝血,夜以繼日的工作,為教育事業傾注了全部精力,是全國教育工作者的楷模,是全國人民學習的楷模。
追求進步的愛國知識分子
劉錫瑛是一位愛國的知識分子。在美留學期間,由於國內政局不穩,戰爭頻仍。但是國難當頭,學子又哪得安心就讀,他心中時時刻刻牽掛著自己的國家。1925年春在獲得哈佛大學電機碩士學位後,他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和科研條件,回到了自己戰火紛飛、貧窮落後的祖國,以滿腹學問報效祖國。
劉錫瑛1926年夏,受聘於私立馮庸大學,擔任電機學系教授。但是,由於馮庸同其父受日本帝國主義者的唆使,出兵與蘇聯軍隊作戰,國人深為不滿,劉錫瑛教授因此謝絕了馮庸大學的續聘,1929年暑假後受聘於張學良自任校長的東北大學工學院。正當他才華初露、欲展宏圖的時候,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突然炮擊瀋陽北大營中國軍隊駐地,一夜之間,瀋陽淪陷。未及數月,東北三千里大好河山,遍遭日軍鐵蹄的踐踏。東北大學的師生不甘心作亡國奴,劉錫瑛也以同樣的心情隨同流亡人群進關,回到天津,後受聘於母校北洋大學。
1948年末,平津戰役的序幕已經拉開,國民黨在華北一帶的統治大勢已去,劉錫瑛堅決反對學校南遷。劉錫瑛家在冀東,從喪權辱國的《塘沽協定》簽訂之日起就切身體驗到國民政府腐敗無能造成民眾的不幸。及至抗戰爆發,對於共產黨堅決抗日的諸多事實早有所聞,面對現實,他的心是傾向共產黨的。他毫不猶豫地留在了天津,並以北洋大學教務長的身份和師生們一起保護著學校,準備迎接解放的曙光。1949年4月北洋大學全面複課,實得校務委員會領導。校務委員會主席劉錫瑛主持北洋大學工作。劉錫瑛以鑽研科學的堅韌精神和嚴肅態度,認真攻讀馬列書籍,用馬列主義的理論改造自己、武裝自己,是一位保持知識分子本色的社會主義教育家。
解放後劉錫瑛作了很多社會工作,歷任北洋大學教授、校委會主席,天津大學副校長、校長,九三學社中央常委、天津市委主任委員,天津市第一至四屆政協副主席。是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他生活儉樸,個人修養非常好,素以“四不”自律,不閒聊天、不發牢騷、不夸已長、不論人短;以致與他共同生活了18年的夫人杜碧濤都很少了解他的生平事跡。因毓華回家之後,除了看報,就是讀書,他不僅對專業書刊勤學不輟,而且涉獵頗廣。他熱愛毛主席,很喜歡閱讀毛澤東的著作,尤其是《矛盾論》、《實踐論》等哲學著作,不知反覆讀了多少遍,紅筆劃了藍筆劃,注眉批,記重點,整本書上沒有一點空白。他的古文底子很厚,經常捧起《左傳》、《史記》來朗讀幾段;他還酷愛書法,能臨摹“二王”、“南帖北碑”,談起來津津有味……。但從不與家人敘家常,也不聽別人閒聊天,更沒有聽到過他發牢騷。就是“文革”期間,家遭橫掃,人被觸及“靈魂”兼及皮肉,直到鬱悶而故,家裡人也沒有聽他發過一句牢騷。
劉錫瑛1966年9月19日逝世,享年73歲。他終生獻身於祖國的教育事業,將勘為人師的高尚品德永遠留給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