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衡源,祖籍衡東縣,生於民國15年(1926)2月,畢業於廣州文化大學歷史系,曾任湘東區司令部青年工作大隊第一中隊副中隊長。195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3月,任宜章縣一中副校長(主持工作)、黨支部書記。10月,升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1986年2月23日,他因積勞成疾,在郴州地區人民醫院病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衡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衡東縣
劉衡源,“文化大革命”期間,1985年,
劉衡源
民國38年(1949)5月,畢業於廣州文化大學歷史系。同年7月,參加地方游擊武裝,任湘東區司令部青年工作大隊第一中隊副中隊長。9月,先後任衡山縣文昭中學教師,湘陰縣區秘書,汝城縣縣中學教師,郴州香祖中學教導主任,臨武縣一中副校長,臨武縣一中、二中聯合黨支部書記,臨武縣教育科長。195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3月,任宜章縣一中副校長(主持工作)、黨支部書記。10月,升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文化大革命”期間
,他堅守教育崗位,保持了一位共產黨員的本色。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帶領學習一班人,銳意改革,制定學校“十大規章制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嚴格學生管理,調動教與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使學校教育質量躍居郴州地區前列。1980年6月,宜章一中被湖南省教育廳確定為省屬重點中學。改革開放新時期,他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德、智、體、美、勞一起抓;均衡部署教學力量,起始年級與畢業班一起抓;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好、中、差生一起抓,樹立“重德育、勤學習、講文明、守紀律”的校風,“勤奮、刻苦、踏實、頑強”的學風,“熱愛教育事業、精心教書育人、處處為人師表、事事嚴肅認真”的教風。他明確提出:學校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必須狠抓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他深入到各教研組,從思想上、政治上關心教師,在工作上、生活上為教師排憂解難,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和創造性;他經常深入課堂聽課,了解學校教育教學情況,在他的領導下,學校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1984年高考,學校本科上線81人,錄取94人,為郴州地區各校之冠,位列全省前列。
1985年
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劉正到校視察,稱劉衡源“是全省少有的幾個懂行的中學校長之一”。1986年2月23日,他因積勞成疾,在郴州地區人民醫院病逝。他曾擔任宜章縣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是湖南省第六屆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