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瞻(唐代宰相)

劉瞻(唐代宰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瞻,字幾之,唐代連州人。父親劉景曾就教於詩人劉禹錫劉景進士及第,開了連州學子進士之先例。劉禹錫欣然寫詩以贈:湘中才子是劉郎,望在長沙住桂陽。昨日鴻都新上第,五陵年少讓青光。 劉瞻則是於唐大中年間登進士第的。因“貌奇偉,有文學,才思豐敏”,大得當時宰相劉琢的賞識,薦為翰林大學士,拜中書舍人,戶部侍郎承旨,出太原尹,兼刑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即為宰相。時為唐懿宗九年(公元869年)。

基本介紹

  • 本名:劉瞻
  • 字號:字幾之
  • 所處時代:隋唐時期
  • 出生地:唐代連州
  • 主要成就:官職宰相
人物生平,歷史記載,舊唐書,新唐書,軼事典故,歷史評價,

人物生平

劉瞻,唐桂陽人,祖籍彭城,字幾之。宣宗大中進士,又登博學宏詞科。累拜中書舍人,出為河東節度使。懿宗鹹通十一年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同昌公主卒,殺醫官二十餘人,瞻力諫,懿宗怒,貶驩州司戶。僖宗立,召瞻還朝為相,未幾卒。

歷史記載

舊唐書

劉瞻,字幾之,彭城人。祖升,父景。瞻,太和初進士擢第。四年,又登博學 宏詞科,歷佐使府。鹹通初升朝,累遷太常博士。劉彖作相,以宗人遇之,薦為 翰林學士。轉員外郎中,正拜中書舍人、戶部侍郎,承旨。出為太原尹、河東節度 使。入拜京兆尹,復為戶部侍郎、翰林學士。十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中書侍郎, 兼刑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
十一年八月,同昌公主薨,懿宗尤嗟惜之。以翰林醫官韓宗召、康仲殷等用藥 無效,收之下獄。兩家宗族,枝蔓盡捕三百餘人,狴牢皆滿。瞻召諫官令上疏,無 敢極言。瞻自上疏曰:
臣聞修短之期,人之定分。賢愚共一,今古攸同。喬松蕣花,稟氣各異。至如 籛鏗壽考,不因有智而延齡;顏子早亡,不為不賢而促壽。此皆含靈稟氣,修短自 然之理也。一昨同昌公主久嬰危疾,深軫聖慈。醫藥無征,幽明遽隔。陛下過鐘宸 愛,痛切追思,爰責醫工,令從嚴憲。然韓宗召等因緣藝術,備荷寵榮,想於診候 之時,無不盡其方術。亦欲病如沃雪,藥暫通神,其奈禍福難移,竟成差跌。原其 情狀,亦可哀矜。而差誤之愆,死未塞責。
自陛下雷霆一怒,朝野震驚,囚九族於狴牢,因兩人之藥誤。老幼械繫三百餘 人,鹹云:“宗召荷恩之日,寸祿不沾,進藥之時,又不同議。此乃禍從天降,罪 匪己為。”物議沸騰,道路嗟嘆。
陛下以寬仁厚德,御宇十年,四海萬邦,鹹歌聖政。何事遽移前志,頓易初心。 以達理知命之君,涉肆暴不明之謗。且殉宮女而違道,囚平人而結冤,此皆陛下安 不思危,忿不顧難者也。
陛下信崇釋典,留意生天,大要不過喜舍慈悲,方便布施,不生惡念,所謂福 田。則業累盡消,往生忉利,比居濁惡,未可同年。伏望陛下盡釋繫囚,易怒為喜, 虔奉空王之教,以資愛主之靈。中外臣僚,同深懇激。
帝閱疏大怒,即日罷瞻相位,檢校刑部尚書、同平章事、江陵尹,充荊南節度 等使。再貶康州刺史,量移虢州刺史。入朝為太子賓客分司。翰林學士戶部侍郎鄭 畋、右諫議大夫高湘、比部郎中知制誥楊知至、禮部郎中魏紵、兵部員外張顏、刑 部員外崔彥融、御史中丞孫瑝等,皆坐瞻親善貶逐。京兆尹溫璋仰藥而卒。

新唐書

劉瞻,字幾之,其先出彭城,後徙桂陽。舉進士、博學宏詞,皆中。徐商辟署 鹽鐵府,累遷太常博士。劉彖執政,薦為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進承旨。出為 河東節度使。
鹹通十一年,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昌公主薨,懿宗捕太醫韓紹宗 等送詔獄,逮系宗族數百人。瞻喻諫官,皆依違無敢言,即自上疏固爭:“紹宗窮 其術不能效,情有可矜。陛下徇愛女,囚平民,忿不顧難,取肆暴不明之謗。”帝 大怒,即日賜罷,以檢校刑部尚書、同平章事為荊南節度使。路岩、韋保衡從為惡 言聞帝,俄斥廉州刺史。於是,翰林學士鄭畋以責詔不深切,御史中丞孫瑝、諫議 大夫高湘等坐與瞻善,分貶嶺南。岩等殊未慊,按圖視驩州道萬里,即貶驩州司戶 參軍事,命李庾作詔極詆,將遂殺之。天下謂瞻鯁正,特為讒擠,舉以為冤。幽州 節度使張公素上疏申解,岩等不敢害。僖宗立,徙康、虢二州刺史,以刑部尚書召, 復以中書侍郎平章事,居位三月卒。
瞻為人廉約,所得俸以余濟親舊之窶困者,家不留儲。無第舍,四方獻饋不及門,行己終始完潔。

軼事典故

劉瞻為宰相時間不長,但有兩件事卻足以讓他名垂青史。
一件是同昌公主事件。鹹通十一年八月,同昌公主因病而亡,唐懿宗悲痛不已,認為是御醫醫治不力。把為同昌公主醫病的翰林醫官韓宗劭等二十多人殺了,還不肯罷休,又把這些醫官的家屬親人三百多人逮捕,關進死牢,準備斬首。一時整個長安鬧得沸沸揚揚。
作為宰相的劉瞻聞訊後,立即召集諫官,準備勸阻懿宗這一暴行,但諫官們都畏懼懿宗,不敢說話。劉瞻只得親自上疏諫阻,他說:“修短之期,人之定分……縱劭等診療之時,惟求疾愈,非不盡心,而禍福難移……今械繫老幼三百餘人,物議沸騰,道路嗟嘆……伏願少回聖慮,寬釋系者。”(《資治通鑑·唐紀六十八》)
然而懿宗哪裡聽得進去,立時便拉下臉來,劉瞻不顧,仍據理力爭。懿宗大怒,把劉瞻貶到了離京都萬里之遙的驩州(今越南義安一帶)為司戶參軍
劉瞻為救三百多無辜性命而冒死直諫,雖然獲罪被貶,但他剛正不阿,不畏強暴,堅持正義的行為卻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並光照後人。
再一件就是劉瞻的清正廉潔,為世人所景仰。據史書載,劉瞻正是因為“素有清名”才入閣為相的,在他為救無辜而獲罪於皇帝時,皇帝命翰林學士鄭畋草罷瞻宰相制詔。什麼罪呢?鄭畋列不出,反而在制詔中表薦了他:“安數畝之居,仍非己有,卻四方之賂,惟畏人知。”(《資治通鑑》)

歷史評價

一個位極人臣的宰相數畝之居還不是自己的私房,而且還能拒絕四方只賄賂,真是難得的清廉之官。我想,正是因了他的無私,才有了敢於冒犯皇帝的無畏。
在榮譽面前,劉瞻卻是躬謙之至。懿宗死後僖宗即位,為劉瞻平反,官復原職。長安的百姓聽說這位賢相又要回長安了,無不歡欣鼓舞,加額以慶。他們還準備在劉瞻到京城之時湊錢請百戲來迎接這位賢相。這本來是件多么榮耀風光的事呀。但劉瞻聽到了這個訊息後立即改變了回京城的日期和路線,迴避了這一別人求之不得的殊榮。
劉瞻,就是這樣一位清正廉潔,剛正不阿,不慕虛榮的賢相。他與曲江張九齡相比,毫不遜色。不幸的是他第二次入相不到三個月,卻不明不白地去世了,有的說是暴病身亡,也有的說是奸妄所害,史書沒有定論,反正死因不明。
劉瞻死後,家鄉的族人為他在連州巾峰山麓堆了一座衣冠冢,並立有墓碑。墓、碑均在文革中被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