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清和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02年
- 性 別:男
人物生平,劉清和在黃埔軍校時期,劉清和在陝軍第三師甄壽珊部時期,劉清和在麟遊起義中,趙啟民將軍與劉清和烈士,劉清和烈士遺詩,
人物生平
籍 貫:陝西三原
犧牲日期:參加了保衛武漢、反擊夏斗寅叛軍的戰鬥。大革命失敗後,返回陝西,入陝軍第三師甄壽珊部開展兵運工作。曾任該師教導營軍士隊隊長、教導團第一營中隊長,並擔任該部中共地下黨小組組長,積極進行思想政治宣傳和發展中共黨團組織的工作。1928年,參與發動麟遊起義。失敗後,在三原、富平等地從事黨的秘密活動。1930年,入楊虎城第十七路軍,任第十七師補充旅教導隊隊長。1932年,任十七路軍騎兵團第二連連長,曾因進行革命活動而被捕。出獄後,任中國工農紅軍渭北游擊隊第二大隊參謀長、中共黨支部書記。1933年10月,被叛徒暗殺。
劉清和在黃埔軍校時期
劉清和(1902年—1933年),字雨青,陝西三原大程鎮人。1922年,考入三原師範學校,接受進步思想,是該校共進社骨幹分子。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7月,由組織派遣到廣州進黃埔軍官學校第四期學習,政治科。畢業後,隨軍北伐,參與籌辦黃埔軍校武漢分校,任該校第六期學生隊隊長。參加了保衛武漢、反擊夏斗寅叛軍的戰鬥。
劉清和在陝軍第三師甄壽珊部時期
當時駐紮陝西的國民革命軍首領甄壽珊,其思想傾向於革命,他積極與中國共產黨合作,這為共產黨的組織在其軍中的發展壯大創造了必要條件。甄壽珊曾經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他是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擁護者和支持者。1926年,王泰吉到甄壽珊部隊作政治工作,他利用共產黨員的身份積極傳播馬列主義,宣傳國共兩黨合作的前景,使甄的思想不斷傾向於革命。甄壽珊曾被選為國民黨陝西省黨部第一屆執行委員,國共合作期間,他曾經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共事。大革命失敗後,陝西黨組織把從武漢回來的周益三、劉清和、李葆蔚、蘇士傑、孫樹倫等10多名共產黨員派到甄壽珊部隊工作或隱蔽在該部隊中,保存了黨的實力。至此,加上原派到甄壽珊部隊工作的黨員,雨金支部黨員總數已發展到36名。由於黨員人數的不斷增加,該部隊中又增設了黨小組。其中軍官隊、軍士隊為一個黨小組,劉清和擔任黨小組長,學兵隊黨小組長由王泰吉擔任。在此期間,王泰吉、劉清和又發展高昌林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劉清和在麟遊起義中
一九二八年五月前後,為了配合渭華起義,在陝西省委的統一領導下, 先後在陝西境內組織了旬邑、禮泉、淳化、三原、澄城等縣的農民武裝起義。 其實就在省委決定渭華起義的前夕,麟遊縣已經發生過一次短暫的武裝起義了。起義的領導人就是後來在渭華起義中擔任工農革命軍參謀長的王泰吉,當時王泰吉在原國民二軍甄壽珊部教導團一營當營長。大革命失敗後, 馮玉祥“清黨”,黨組織將從武漢回到西安的一些共產黨員也轉入尚未清黨 的甄部,不久教導團成立了黨的支部,王泰吉任書記,共產黨員劉清和、魏書林、趙希和分別任一營一、二、三中隊隊長。一九二八年三月,甄壽珊率 部去隴縣圍剿吳山的王友邦股匪,將教導團遷駐他的家鄉麟遊縣城。恰在這 時,王泰吉接到省委關於舉行武裝起義的指示,立即召集全營八名黨員開會 傳達,決定連夜發動教導團一營一中隊舉行起義。
起義於當晚舉行。劉和清集合起一中隊共五六十人,王泰吉宣布了起義命令,就率領隊伍離開了麟遊縣城,向禮泉縣南坊鎮方向急進。起義隊伍急行百餘里,在禮泉南坊鎮一個廟裡休息時,被地方民團圍攻,
有的被迫繳械,有的跑散,起義遂告失敗。王泰吉隻身回到西安後,被省委派往陝東,準備組織渭華暴動。
麟遊起義是陝西黨領導的武裝的微弱一搏,但是也是意義重大的一博。雖然麟遊起義是失敗了,但那清脆的槍聲,在西府地區打響了共產黨人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麟遊起義是共產黨人繼清澗起義後在陝西發動的第二次起義,對於西府和陝西的革命武裝鬥爭起到了示範引路和鼓舞人心的重大作用。正因為如此,麟遊起義被寫進《中國共產黨七十年》和《中國革命起義全錄》。
趙啟民將軍與劉清和烈士
節選自趙啟民將軍之子趙振川在《父親的微笑——思念親愛的父親趙啟民》中對趙啟民將軍與劉清和烈士兄弟戰友情誼的點滴追憶:
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後,許多共產黨員和革命民眾遭到了反動派的大屠殺,共產黨人痛定思痛,從血泊中站起來,堅決改變在與國民黨的聯合中輕視獨立自主,放棄武裝的“右傾”政策,紛紛組織起義和暴動,組建自己的武裝部隊,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鎮壓和屠殺。1928年三四月父親參加了由王泰吉和劉清和等人領導的麟遊起義1930年2月他轉入共產黨。並在同年秋與楊珊、楊森、白耀庭、林之屏、齊振國等人組織了藍田縣藍橋農民暴動,先勝、後敗。1931年加入楊虎城部騎兵團,協助王泰吉同志組建部隊(該部於1933年7月在陝西耀縣起義,編為紅“二十六”軍紅三團,成為陝北紅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同時做黨的秘密工作,以城防司令部文書的公開身份及掌管城防印信之便為黨組織提供關防通行證件和情報。1932年調任騎兵團第一連任排長,同年八九月間隨第一連連長魏志堅同志一起組織領導了山陽兵暴(軍隊武裝暴動起義),起義失敗後,攜少數槍枝與部份同志參加渭北涇陽紅軍游擊隊,組織擴大部隊,任第三中隊中隊長。1933年春,涇陽游擊隊與主力紅軍紅二十六軍匯合,當時游擊隊正遭敵人重兵“圍剿”,紅二十六軍領導劉志丹等人為保護游擊隊,與游擊隊商定:游擊隊暫隨主力行動,先避風頭,敵人撤退之後再回原駐地活動。但游擊隊領導思想不純,在敵特的挑撥下,臨時改變計畫,企圖拉走隊伍脫離主力紅軍。父親得知情況後,勸阻無效,游擊隊長同意他向主力紅軍匯報。紅二十六軍的領導同志聽了匯報後,經研究,為團結和教育游擊隊,決定不採取什麼行動。同時志丹同志勸父親說:“估計他們已經跑了,你就不要再回去了,回去有可能遭壞人的暗算。”父親十分感激志丹同志的關心,但他為了把部隊拉回來,執意返回遊擊隊駐地。回去,果然不出志丹所料,隊長趁他匯報之機,瞞著指導員劉清和同志在深夜將部隊拉跑了。當他們再次返回紅二十六軍的時候,劉志丹同志再也不讓他走了,從此父親就加入了主力紅軍。
後來他尊愛的兄長和戰友劉清和同志又去尋找游擊隊,那時游擊隊已被搞散了。劉清和同志在收集人員時被叛徒殺害。從1928年至1932年父親和他的戰友們不怕犧牲,不怕失敗一次又一次的參加和組織多次起義和暴動,終於在劉志丹和謝子長等同志的努力下組建了一支人民的武裝---西北紅軍。
劉清和烈士遺詩
劉清和烈士遺詩
石頭城上草如茵,
朝朝暮暮復逡巡;
仰面長嘯日失色,
俯首頓足地為沉;
聊借胡琴養浩氣,
只看立馬奮雄心。
1930年蔣介石背叛大革命後,實行獨裁統治。在南京洪武門養病的劉清和,面對秀美的江山、昏暗的政治仰天長歌,抒發共產黨人憂國憂民之苦心、改天換地之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