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體長雄性79~101 mm,雌性68~97 mm。背面紅棕色,不規則散布無數深色小點,四肢背面有若干深色橫斑;腹面色較淺淡。吻寬圓而扁,口寬,吻棱顯著;瞳孔縱置,眼球上半淺綠,下半深棕褐色;鼓膜隱蔽;顳褶顯;上頜有齒,無犁骨齒;舌寬大深缺。脛跗關節達頜角或肩部,跟部不相遇;指趾端圓禿;指游離,趾間微蹼。背面滿布網狀膚棱,四肢背面縱膚棱極強;腹面及體側滿布淺色小疣粒。腋腺大而扁橢圓形,胯部白色月牙斑極顯著;有股後腺。
基本介紹
基本介紹,識別特徵,分布,生物學,估計數量,保護動物,致危及現狀,現有保護措施,新保護措施,
基本介紹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兩棲綱 (Amphibia)
目:無尾目 (Anura)
科:角蟾科 (Megophryidae)
屬:髭蟾屬 (Vibrissaphora)
別稱:崇安髭蟾、瑤山髭蟾、九龍山髭蟾、坑鵝、大水螞、角怪
英文名:Liu`s moustache toad
同物異名:Vibrissaphora yaoshanensis Liu et Hu, 1978
Vibrissaphora jiulongshanensis Wei et Zhao, 1981
瀕危等級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等級:近危 NT
依據標準:由於出現範圍僅20,000 km2,分布區分裂,棲息地的面積和質量持續下降,過度捕獲使得該物種接近“易危”等級,因此被列為“近危”等級
中國紅皮書等級:漸危
中國紅皮書等級生效年代:1996
CITES附錄:未列入
CITES附錄生效年代:1997
國家保護級別: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國家保護級別生效年代:1989
識別特徵
繁殖季節雄蟾上唇緣近口角處兩側各有1~2枚黑色錐狀角質刺,有單咽下外聲囊。
分布
生物學
棲息于海拔1000~1600 m山區常綠闊葉林帶,鬱閉度大、濕度高、枯枝落葉腐植層厚、土質鬆軟地區。非繁殖季節成體營陸地生活,白天隱伏於疏鬆土壤中或洞穴內,晚上外出覓食昆蟲;繁殖季節才進入水域。繁殖季節短,持續僅15~20天,11月(浙江及福建)或12月(廣西瑤山)產卵于山溪上游或溪流源頭水流平緩、水質清徹環境。卵彼此粘連呈圓團或中空的圓圈,粘附在沒於水中的大石塊下方;每一卵群有卵298~356粒。卵灰白色,卵徑3.8~4.6 mm。蝌蚪尾基部背面有淺色\"Y\"形斑,唇齒式Ⅰ:5-5/4-4:Ⅰ。
估計數量
繁殖季節在浙江九龍山內北坪選擇一段山溪取長350 m寬2 m地段於傍晚根據鳴聲統計有雄蟾37隻(顧輝清等,1986)。又據文獻報導自1980年至1985年在浙江九龍山採到標本數量如下:1980年9雄2雌(韋今來等,1981);1983年11月23雄1雌,1984年11月68雄34雌(吳雲龍等,1986);1983~1985年133雄23雌(顧輝清等,1988)。
保護動物
為三有保護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加強對我國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外的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和管理,經研究,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於2000年5月在北京召開專家論證會並制定了《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簡稱“三有名錄”),於2000年8月1日以國家林業局令第7號發布實施。
致危及現狀
①森林砍伐造成棲息地範圍縮小。②旅遊業發展及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③蝌蚪期長以及天敵危害。④人為大量捕捉。以上都是劉氏髭蟾數量劇減的原因。[馴養繁殖狀況] 未見報導。
現有保護措施
江西省已將髭蟾列為該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新保護措施
①建議有劉氏髭蟾分布的省與自治區,主要是浙江、福建、廣西應將它列入該省(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②上述各省(區)已有自然保護區範圍內有劉氏髭蟾分布者,應將它列為該保護區保護對象之一。③劉氏髭蟾主要分布區如未隸屬現有保護區者,可新建自然保護區以保護劉氏髭蟾及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