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天

劉振天,男,博士,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振天
  • 畢業院校:廈門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高等教育原理
  • 任職院校:廈門大學
個人經歷,研究方向,學術成果,

個人經歷

教育背景
1983—1987
東北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獲學士學位
1987—1990
東北師範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獲碩士學位
1996—1999
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0—1999
山東煙臺師範學院,講師、副教授,山東省學術骨幹
1999—2005
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常務副主任,研究員
2005—2019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先後任院校評估處處長兼綜合處處長,專業評估處處長
2019—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兼職
系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兼職教授、南京大學兼職教授及校外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原理、高校教學理論、高等教育評估與質量保障

學術成果

主要發表論文
  1. 一流本科教育的價值指向,教育科學2019年12期。
  2. 明確邊界強化跨界 推進高教研究事業,中國高教研究2019年12期。
  3. 學術導向還是取法市場:套用型高校建設進退與搖擺,高等教育研究2019年10期。
  4. 共治·分類·增效:新時代高校教學評估變革的三個向度,中國高教研究2019年10期。新華文摘2020年04期全文轉載。
  5. 從水平評估到審核評估:我國高校教學評估理論認知與實踐探索,中國大學教學2018年8期人大高等教育2019年1期全文複印,新華文摘2019年1期全文轉載。
  6. 推進高校教學變革的內在原理與外在方法,中國高教研究2018年6期。人大高等教育2018年10期全文複印。入選2018年10大學術熱點。
  7. 教學與科研內在屬性差異與高校回歸教學本位之可能,中國高教研究2017年6期。人大高等教育2017年10期全文複印。新華文摘2017年17期全文轉載。
  8. 系統·剛性·常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三個關鍵字,中國高教研究2016年9期。人大高等教育2017年1期全文複印。
  9. 為何要提高等教育質量文化?光明日報2016年2月13日。人大高等教育2016年8期全文複印。
  10. 理論的力量何以可能——潘懋元高等教育學及其研究立場,山東高等教育2015年2期。
  11. 高校教學型研究及其超越,大學教育科學2014年11期。人大高等教育2015年期全文複印。
  12. 高校教學評估效能的特性及因應策略,現代大學教育2014年11期。新華文摘2015年7期論點摘編。
  13. 從外延式發展到內涵式發展:轉型時代中國高等教育價值革命,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9期。
  14. 中國高等教育評估體系及評估市場完善化,高教發展與評估2014年7期。
  15. 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認識論與方法論訴求,中國高教研究2014年6期。新華文摘2014年19期論點摘編。
  16. 從象徵性評估走向真實性評估:高等教育評估制度的反思與重建,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2期。
  17. 回歸教學生活:我國新一輪高校本科教學評估制度設計及範式革命,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年12期。人大高等教育2014年5期全文複印。
  18. 內涵式發展:高等教育本質論、價值論與方法論重建,大學教育科學2013年11期。人大高等教育2014年3期全文複印。新華文摘2014年7期全文轉載。
  19. 高校教學評估結果使用及其規範化探究,中國高等教育2013年11期。
  20. 高校教師教學投入的理論、現況及其策略,中國高教研究2013年8期。
  21. 論“過程主導”的高等教育質量觀,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3年7期。高等教育2013年9期全文複印。
  22. 高校教學評估何以回歸教學生活本身,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4期。新華文摘2013年17期全文轉載。
  23. 高校自我教學評估的價值、特徵及實施策略,中國高等教育2013年4期。
  24. 整體設計教學評估,書寫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新篇章,中國高等教育2012年11期。
  25. 新建高校教學主要矛盾與解決策略,學術交流2012年8期。
  26. 我國新一輪高校教學評估總體設計與制度創新,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3期。人大高等教育2012年7期全文複印。
  27. 推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幾個前提性問題,中國高等教育2010年6期。
  28. “教育先行”需統籌謀劃,光明日報2010年1月13日,新華文摘2010年8期全文轉載。
  29. 新一輪高校教學評估擔負的三重使命,中國高等教育2009年11期。
  30. 論高校教學評估與大學自由精神,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8年2期。
  31. 高校教學水平評估期待五個轉變,中國高等教育2008年1期。高等教育2008年4期全文複印。
  32. 本科教學評估中幾個深層次問題的認識,中國高等教育2007年10期。
  33. 大學社會批判:知識、政治與道德,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7期。人大高等教育2005年9期全文複印。
  34. 大學社會批判的視野及其立場,教育研究2004年9期。人大高等教育2005年1期全文複印。
  35. 文化的先進性及其東西方文化的實質,現代大學教育2003年12期。
  36. 大學定位:觀念的反思與秩序的重建,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37. 大學社會批判精神的源泉及當代境遇,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7期。人大高等教育2003年8期全文複印。
  38. 重建教學與人類知識史的結合:創新目標下高校教科書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5期
  39. 現代化視野中的高等教育民族化與國際化,教育發展研究2003年2期。人大高等教育2003年6期全文複印。
  40. 高等教育研究應該樹立怎樣的前沿意識,雲南教育2003年5期。人大高等教育2003年8期全文複印。
  41. 擴大高校自主權深化專業建設體制改革,現代大學教育2002年10期。人大高等教育2003年2期全文複印。
  42. 論大學教學內容更新策略,中國大學教學2002年9期。
  43. 教育學:無“教”抑或無“學”,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2年6期。
  44. 當代知識發展不平衡與教育戰略選擇,現代大學教育2001年12期。人大高等教育2002年2期全文複印。
  45. 論“通識”與通識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7期。
  46. 透視中國高等教育研究50年,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5。人大高等教育2000年8期全文複印。
  47. 志當存高遠:改革開放以來高等教育理想的新探索,廣西大學學報2000年4期。人大高等教育2000年7期全文複印。
  48. 提高質量:21世紀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主旋律,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1期。高等教育2000年5期全文複印。
  49. 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文化反思,學術交流1999年9期。人大高等教育2000年1期全文複印。
  50. 發揮大學中心作用,促進知識經濟發展,教育研究1999年6期(潘懋元、劉振天)人大等教育1999年10期全文複印。
  51. 關於深化高等教育結構改革的若干看法,教育與現代化1998年9期。
  52. “研究問題”還是構建體系:善於教育學研究的若干思考,中國教育學刊1998年8期。人大教育學1999年1期全文複印。
  53. 重建大學理想: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道路的反思與展望,社會科學戰線1998年8期。
  54. 科學體系中的教育學:它的地位和追求,教育研究與實驗1998年8期。人大教育學1998年12期全文複印。
  55. 近二十年來高校課程觀與課程模式的變革,有色金屬高教研究1998年7期。
  56. “大教育學體系”建構論批判,教育理論與實踐1997年10期。
  57. 我國高等教育思想的跨世紀選擇,教育與現代化1997年9期。人大高等教育1998年2期全文複印。
  58. 關於大學理念的再思考,高等師範教育研究1997年9期。
  59. 大學文化創新功能的特徵及其啟示,教育理論與實踐1997年4期。人大教育學1997年9期全文複印。
  60. 可持續發展與高等教育戰略地位,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3期。新華文摘1997年9期全文轉載。
  61. 法國中學內部管理體制及組織過程,比較教育研究1997年3期。人大中國小教育1997年7期全文複印。
  62. 試論現代教育的消費性,教育理論與實踐1996年12期。人大教育學1997年4期全文複印。
  63. 西方國家教育管理體制中社會參與,比較教育研究1996年5期。人大教育管理1996年9期全文複印。
  64. 加強整體教育,克服科技負效應,教育研究1995年8期。
  65. 俄羅斯教育體制改革與新辦學模式探索,比較教育研究1995年7期。人大中國小教育1995年11期全文複印。
  66. 俄羅斯教育體制改革的總體趨勢,外國教育研究1995年7期。
  67. 俄羅斯普通教育財政危機與改革前景,比較教育研究1994年11期。
  68. 論高等教育過程合理流動的人才培養模式,教育研究1994年8期。
  69. 俄羅斯的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比較教育研究1994年7期。
  70. 善於高等教育過程合理流動辦學模式再思考,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4年3期。
  71. 蘇聯心理受阻兒童的補償教育,比較教育研究1992年1期。
研究報告
  1. 吳岩主編、劉振天副主編,《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年
  2. 吳岩主編、劉振天副主編,《新型大學新成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評估報告》,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年
  3. 范唯主編、劉振天等副主編,《中國高校本科教育質量報告(2013—2018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
社會服務
主要參與教育部本科專業結構調整、本科教學質量工程、教育振興行動計畫、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等教育檔案的調研與起草工作;組織高校本科教學評估方案(合格評估與審核評估、新時代五位一體評估制度等)研製工作;組織開展評估與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成效及改進調研工作;組織開展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國外高校一流本科教育情況調研活動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